搜狐网站
出国频道 > 2010中国国际教育展指定官方门户报道网络媒体_搜狐出国 >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中外合作办学认证:合作与对策

来源:搜狐出国
2010年10月17日23:03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执行校长高严

  江波[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

  下面一位发言的是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执行校长高严。

  高严[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执行校长高严]:

高严[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执行校长高严]
高严[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执行校长高严]

  女士们先生们我非常荣幸在及时的会议上谈我们的想法,所有人应该把意见互相表达出来,互相帮助,帮助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教育的中心。我非常荣幸在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创新阶段我们能够参与到当中,中国2003年开始合资企业法,在中国让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法律法规条件越来越明确、越来越且。今天以一个实践的角度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经验。

  我们必须要保证机构的高质量。我觉得不仅仅是教学方面,还有很多领域都要保证质量,有一些相关思考,我想大家已经了解了英国教育体系和认证体系,我觉得英国主要是一个案例、一个案例的,首先我们认为中国的认证法是灭阶段的,中外办学法要首先证明自己,证明自己的质量才能发展。如果对于世界一流大学来说如果只能先从本科开始再谈研究生的话是有问题的。在授予了颁发学位的许可之后再要求对同一层次的新专业进行申报也是有问题的。

  其实根据国内全球的排名来选择国外合作机构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很多排名有的是按照本科教育排的有些按照学术排的,而不是按照教育教学排名。所以你要做好决定,到底是做本科教学还是学术研究的,这样才能更好地选择。如果你想做学术方面的,可能你要挑选学术性机构进行合作。

  如何保证中外合作教学的质量呢?到底现在要保证教学质量的需求是什么呢?那么首先我们对大学提高质量保证水平的话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呢?联合办学呢?是一个平台。就是说我们必须清楚要有很多经验可以进行转移,比方说中奥大学刚起步的时候新的想法更容易被采纳。像医学中的移植器官一样,80年代、70年代当中每个人都想学习日本管理的风格,但是如果很快转移会受到一些抗力。把一个国家的管理体系转到另外一个国家像把一个人的心脏移植到另外一个人身上,这是需要非常谨慎和小心的。

  我们觉得要先借鉴、同时本地化,然后还要看一看到底中外合作大学对中方大学的提升有多少帮助。同时我们也需要中国的监督、以及一些监管制度和一些最低的要求。还可以通过刺激鼓励咨询顾问有效提升质量标准,比如说有QAA高等质量保证局。

  另外载质量保证方面存在什么问题,依赖于国外大学的持续支持,那么在海外创建合作机构通常是由上至下的决策方式,不能保证下面的院系全心全意支持你,有时候你还需要一些额外资源,所以我们需要非常关注这个问题,并不是每个英国大学在海外的学校、合作办学都是一个好的想法,他们有时候宁愿在自己国内做。还有一个你的信誉的风险问题,有时候合作不合适影响自己学校的声誉。比方说我们选择在宁波,并不是宁波的学生比别的地方好,学术部门不认为在海外建校是一件好事。有时候你觉得自己的教材非常好,但是有时候他们并不见得你的教材在国外被接受。所以我们在海外的团队质量,就会直接关系到我们在海外合作办学的质量。

  有时候海外合作办学取决于英国国内的海外合作办学方面的监督和条例的发展。这样才能有效地监管着我们在海外合作办学的情况。在这方面人们有时候会觉得要求的成本还是很高的。在师资方面,有时候外国短暂派来的教师会作为支援,但是并不能作为主要的师资情况。

  另外关于交税的问题,一些国家给你免税只有三年时间。那么有时候比方头三年可以免税,但是三年之后又重新使用中国的税收办法,三年之后还要交还,这样会影响整个学校的运作。有时候监管的方面我们会受到两方面的制约,一是英国的有关机构,有些是指中国的监管机构,会对你整个课程、其他的方面进行监管。所以在这方面课程或者这些方面需要大量的翻译教材,或者课程的工作。

  要同时满足中外质量保障体系的标准有哪些负担,我已经谈到了,有的法律基础、相关规定架构不够健全,尤其是对一些民办学校的法律法规,我们现在有不同的模式,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比如说诺丁汉、中英国际学校都存在不同的问题。

  再举一个例子,比方说书的问题,如果规定每个学生必须读十本书,那就太生硬了。英文书的成本比中文书成本贵十倍,这也是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有时候都没有考虑到。还有QAA系统,要求看看教科书是不是满足我们的要求。看是不是选对了书籍,而且学生能够借得到。

  对新一代中外合作学校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呢?关键问题在于一定要满足中国对于教育质量的要求。我想我们一定要同高层审核上获得更多信息,成立一个中外合作办学小组共同选择,同时还要考虑帮助中方的合作大学,让他们来实践他们的想法。可能这些方面的想法并不见得适用于海外的合作者。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进步,而且教育部新近发布的一些指导规定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也许我们要首先让这些想加入的机构,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首先进行自查,然后看看是不是有可能性进入到这个过程当中来。对于我和我的家庭来说,第一次来中国,现在我们的高家已经来了好几位家庭成员在中国负责合作的办学机构的工作了。

  谢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责任编辑:许晓书)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中国教育培训库 找学校 找课程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时尚文化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