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教育的贯彻
新西兰的中小学教育十分重视学生的道德养成。尽管在中小学没有专门的思想品德或道德课程,但在他们看来,道德养成不是通过说教来实现,而是渗透在学校生活的所有细节之中。
新西兰中小学学生的活动空间很大,但它们校园的建筑大都很随意、实用,没有气派的门楼,也没有标志性的雕塑,更没有横幅、标语和宣传栏,教室里也没有校训、班训之类的东西。校园和教室的布置充分考虑学生学习需要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校园里有很多活动和锻炼器材,教室里摆放有教学用具,墙上张贴的都是与学习有关的挂图、卡片,还有一些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和植物等。这样的环境营造了一种十分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新西兰学校十分重视学校内的很多事情让学生自己去处理,在处理事情过程中使学生得到学习和锻炼。例如,有新同学来了,由班级内的同学帮助新同学熟悉环境,同学间发生了争执由学生调解员去劝解,上学放学时由值日学生维持校门口交通秩序。
当然,新西兰不仅仅注重学生行为,也十分注重学生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价值分析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作出符合道德规范的价值观和行为选择。具体说,学校应教育学生下列几种价值观:追求卓越、创新与好奇、多样化、尊重他人、公正、团结合作、关心环境、诚实正直。
在新西兰这样的价值观教育并不是历来如此,而是经历了一个对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过程。上世纪60年代受价值观相对主义理论的影响,认为道德价值标准是相对的,学校也不必对学生给予价值观影响,学校对价值观应该保持中立。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新西兰社会的经济、卫生、教育等发展得很快,但青少年诸如自杀、犯罪等问题却成倍增加,这些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使家长和教育专家们感到忧心忡忡。1993年新西兰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对学生进行基础价值观教育。2006年新西兰教育部修订的2007年课程实施方案中特别强调了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必须把基础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学校各课程之中。
新西兰2007年基础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形成个体的品质和发展学生对基础价值观的理解以及运用基础价值观的能力。
以前新西兰社会认为价值观教育主要是家庭的任务,现在学校开始重视学生价值观教育以后,是不是家庭就可以没有责任了呢?新西兰在加强学校基础价值观教育同时,也十分重视发挥家庭在这方面的作用。父母是孩子最早和最重要的“老师”,孩子所获得的基础价值观大部分还是受到家庭和父母的影响。但是,价值观教育仅仅依靠家庭和父母是绝对不够的,学校一定要担负起这方面的责任,只有学校和家庭的合力才能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