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年前刚刚落地加拿大时,“新移民”一词差不多就是生计艰难、经济窘迫的代名词。
那时国内的工资水平很低,多数人虽然也辛辛苦苦攒下一点血汗钱带到了加拿大,可一换成加币就剩不下多少了。为了生计,很多人不得不去打累脖,然后再慢慢读书、找专业工作。等生活真正稳定、安逸下来,往往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我的老移民房东曾经对我说过一句话:“在加拿大,一切都不用着急。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这些全都取决于时间。来的时间越长,日子就会过得越好。”
这种说法在当时确实有一定道理,可在今天看来却有点“过时”了。远的不说,单是我认识的几位新移民,与我们当年的境况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就说朋友H吧,登陆多伦多才不到两个月,就买了一幢漂亮的大房子,而且是一次性付款。
熟悉H的人都知道,他在中国并非什么高官富豪,只是普通的白领阶层。这次为了买房,他们夫妇卖掉了国内三套房子中的两套,又加上了多年存款,还有出国前一次性取出来的数目相当可观的社会养老保险金。至于剩下的那套房子,他们打算一直留着,待自家人回国度假时享受。
光是这一件事儿,就足以让许多老移民感慨了。想当初刚来加拿大,不是分租house,就是和人家share 公寓。至于买房,那是连想都没敢想,更别说一次性付款在高尚社区买这么一所大房子了。
可H却说,像他们这种条件,目前在中国大城市里实在太普遍了。人到中年的白领阶层,谁没有两三套房子,谁家手头又没有点存款呢?怎奈国内人才济济,竞争太过激烈,这个年龄的人多半已经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于是为了孩子的教育,H卖了房子,攥着一大笔钱转往加国发展。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