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分子盗用留学生Q号与其家人聊天时骗钱 警方提醒在网络上“眼见也不为实” 留学生长期在国外,大多数留学地区与国内存在时差。由于距离远、联系不便,再加上留学生家庭一般比较富裕,于是成为许多犯罪分子诈骗的目标。大多数犯罪分子会以同学亲属急需用钱为借口,通过技术手段盗取视频后行骗。警方提醒家有留学生的家长:在网络上,眼见不一定是事实,当孩子在视频中提出汇款等要求,应通过多种手段证实,最起码应该先电话核实。
骗子通过视频诈骗的常见手段包括以下几种
一、冒充留学生,在视频聊天时说自己手机、钱包丢失,要家长赶紧汇钱救急,并给了一个陌生的银行账号。
二、冒充国家工作人员。先向留学生打骚扰电话,使其不堪骚扰关掉手机,再冒充交警、医生或外交部工作人员,向学生家长打电话,谎称该学生遭遇车祸,然后骗钱财。
三、假冒绑匪。威胁要支付赎款,否则就会“撕票”。
案例1:一声“妈妈”露马脚
留学生小范表示,某天晚上11时左右她和妈妈通过QQ在视频上聊天后,因为第二天有考试,就较早睡觉。但是两三个小时后,其母却看到小范用QQ通讯,但是没有用视频,对方说:“妈妈,前几天我一个同学回国内了,他暂放了1万美元在我这里,你现在先汇人民币给他在国内急用。”
由于小范平时称呼妈妈都叫老娘或老妈,而不会叫妈妈,加上小范刚与妈妈聊天时也没提起这件事,所以小范妈一开始就疑心,回复说:“你把美元还给他,我没钱,也没时间理这些事情。”对方见小范妈不愿意给钱就说:“不读书了,反正没钱。”小范妈回道:“你回来吧,最好了。”见最终没能骗到手,对方居然跟小范母亲说:“你明天有时间看看美国新闻,留学生自杀案,会不会有我的名字。”还称“你的东西我一样都不会留”、“我没你这个妈”、“我不是你生的”,小范妈看对方说话的语气,更确定是骗子。
小范表示,她不是留学生中唯一被骗子盗用QQ号码诈骗亲人的人,她一个朋友的 QQ号码被盗后,对方跟她朋友的阿姨联系,称自己手头紧在餐馆打工,现在想转到另外一个学校,但家里人不支持,所以问阿姨借钱,结果阿姨还真相信了,跑去质问朋友的父母为什么不管自己的孩子,朋友的爸妈解释一直有寄足够的生活费及学费,孩子根本没有在餐馆打工,这位阿姨才幸免被骗。
案例2:看到视频信以为真
相比之下,留学生小吴的妈妈陈女士就没那么幸运了。一天,陈女士打开QQ,发现远在英国留学的儿子留言:“同学的叔叔在当地做生意,急需一笔资金,没钱的话会损失很大。希望父母能够汇一笔钱过去,帮同学的叔叔渡过难关。”感觉事情有些古怪,陈女士特意要求跟儿子视频聊天。很快,QQ头像有了反应,儿子出现在视频前。陈女士想跟儿子聊几句,但他打字回应说:“信号不好。”只肯和母亲进行文字交流。因为这种情况以前也经常碰到,陈女士没有起疑心。她心想,儿子的朋友有困难,帮一把也是应该的。QQ下线后,陈女士东拼西凑,甚至连钱包里的几百元钱都凑进去了,给“儿子”指定的账号打进去了17.9万元。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儿子在QQ里告诉陈女士:自己的QQ被盗了。陈女士这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警方破案后,据犯罪嫌疑人王某交代,他加入了一个英国留学生的QQ群,加了其中的留学生为好友,然后盗取密码进行诈骗。陈女士在QQ里看到的视频,是王某之前与陈女士儿子聊天时录下来的。
专家:四招识破越洋诈骗
警方提醒,只要是涉及到财物的问题,不管对方有什么理由,都要想办法进行核实。
一个电话可以揭穿骗局首先心态要保持平静,切忌慌乱中作出决断。立即拨通子女电话,一问便见分晓。如果诈骗短信中提到“手机没钱了”,这是骗子设的陷阱,当事人可先给子女的手机缴费,再联系,立马真相大白。
本人联系不上,可联系其朋友有的骗子甚至会注意到时差的问题,会在美国的夜间时间,孩子电话根本打不通的情况下对留学生的家长行骗。因此建议学生务必将同宿舍的朋友或者同行朋友的联系方式告诉家长,定期给家里报平安。
事先约定好揭穿骗局的暗语为了预防诈骗,家长和学生可以提前约定好暗语,只在关键时用,聊天记录中绝不外泄,这样就能保证家人准确鉴别学生的身份。
频繁更换密码针对QQ等通讯工具被盗进而诈骗案频发,警方建议留学生频繁更换密码,并尽量不要用生日、名字等作为密码,以保障密码安全。(记者:李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