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频道 > 留学专区 > 留学看点

澳洲海归回国求职经历:读商科会计的伤不起

2012年01月09日10:02
来源:搜狐出国 作者:滴答网
 

  "这家公司的年报怎么样?"

  "官网没资料,所以我不清楚。"

  "管理机制怎么样?"

  "应该符合要求,满足企业管理的各项要求。"

  "你把它说得这么好,这么高增长,它真的能实现吗?"

  "可以,现在其网上商城正在快速增长。"

  "可是他们网上商城的销量只占总额的1%."

  刘赫彻底虚了。面试官继续摇头,面试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相对刘赫,两年前留学归来的单娜终于在去年找到了她的第六份工作,但是她的心情并不好,因为老板仅给她开了4000多元的月薪,比她的预想少了一大半。在留学澳洲本硕连读的6年里,她花掉家里超过80万元的费用。按照目前的工资,她得工作20年才能把留学花费挣回来。

  理科海归比例小

  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林浩说,早些年,留学是少数"精英"学生的专利。而现在,随着国外教育机构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一些国外高校的门槛和学费一降再降。例如到泰国、大马留学,每年花费不过三五万元人民币。

  最重要的是,低门槛准入让一些学习成绩中下游的学生有了拿钱混张"洋文凭"的机会。据某教育机构负责人介绍,在该校读预科的学生中,有15%成绩较差、很难通过"高考独木桥",有些学生家长甚至是怕孩子继续在国内"惹麻烦"才决定送他们出国读书的。

  据教育部统计,2010年,中国新增出国留学人员为28万人,2011年人数持续增长。如此一来,这些海归回国的时候,也会面临一个庞大的竞争群体。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据显示,预计"十二五"期间,留学回国新增人员将达50万人以上。

  林浩说,目前一份调查指出,有57.24%的海归专业为经济管理类,选择工科类专业的总比例为26.31%.其中计算机电子通信类专业最多,而理科类专业所占比例最小,还不足5%.

  鉴于此,专业过于集中在商科的海归并不是企业最短缺的技术型、创新型人才,甚至在很多企业看来,不少海归的最大优势仅仅是掌握一门外语,在专业学识上、创业能力上,与国内一些顶尖高校毕业生相比并没有太大竞争力。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吴焕彩)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中国教育培训库 找学校 找课程

-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时尚文化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