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频道 > 留学专区 > 留学看点

镀金涨身价情形不再 中国留学生海归回本难

2012年01月06日10:25
来源:搜狐出国 作者:太傻网

>>>进入搜狐出国频道      >>>去《搜狐出国》微博看看

  对中国数以十万计的海归们来说,漂洋过海镀金之后就能身价倍增的时代似乎已经一去不復返了。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海归的起薪大多在三千左右,与本土学生「同工同酬」的现实让留学生们纠结出国到底值不值。而随着海外留学人员数量的增加,将有更多海归遭受就业瓶颈。

  对于23岁的沙叶舟来说,出国留学原本看起来很美。但在被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录取后,他却听到了一个「不想听到的事实」。据英国大使馆统计,沙叶舟攻读的金融专业的硕士留学生,归国后平均第一次就业率只有60%,起薪在3000元到4000元。

  《中国青年报》28日消息,沙叶舟并非选错了专业。根据最新发布的一份对7000多名海归调查所得的《海归就业力报告》,如今,海归的起薪一般在3000元左右,58%受访者的工作职位是普通员工。「没想到就业形势已经严峻到和本土大学生同工同酬的地步了。」沙叶舟称,「只算学费的话,每小时的课程折合人民币500元,要是连生活费都折进去,数字更惊人。」

  而这笔投资能否保值,成了留学生们心头的疑问。在心理谘询师赵明遇到的谘询对象中,一名杂志版面主编就成为了海归贬值的牺牲品。原本为了升职而出国进修,却在回国后发现,与他一起竞争的海归越来越多,自己连原来的职位都应聘不上了。这样的例子动摇了很多人出国的信心。

  2011今年4月从美国完成本科学业回国的叶梓,直到现在还在寻找自己的「产出」。在找工作期间,她发现自己昂贵的学费能换来的,只有在接受群体面试时的一句提问:「有国外求学背景的这位同学,你怎么看待这个话题?」这样的冷淡遭遇显然跟很多人选择出国的初衷背道而驰。调查显示,58%的留学生把「增强就业竞争力」作为出国目的首选项,而「专业排名」和「就业前景」则是他们最为优先考虑的因素。

  最终沙叶舟还是踏上了留学路。到达伦敦后,沙叶舟的发现,实际开设的课程似乎和国内大学没有特别大的区别——上课用的是同一套经典教材,授课方式依然是「点名、讲课、问答、下课」的模式,除了站在讲台上的是异国面孔外,这一切并没让他感到「物有所值」。从英国留学回来的淡宁也有着和沙叶舟一样的感觉。每天只是上课下课,没学到多少跟国内不同的东西,连英语也没有提高很多。

  另一方面,不管校内校外,走到哪里都是中国人。沙叶舟所在的金融学专业里,150名学生中有三分之二的中国面孔。而他在伯明罕大学读书的同学则告诉他,自己所在的班上只有十几个外国人,「整个儿一个中国班」。

  教育部统计,中国2010年新增出国留学人员为28万人。预计2011年出国留学人数将超过35万人。如此一来,这些漂洋过海来上学的学生回国的时候,会面临一个庞大的竞争群体。截至2010年底,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达63.22万人,预计「十二五」期间,留学回国新增人员将达50万人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沙叶舟学会了直面现实,在出国前就到处打听回国后的就业形势。目前他已经向国内的几家企业投递了简歷,甚至还收到了几份面试通知。「这都是被现实逼出来的。」沙叶舟摇着头说。

(责任编辑:吴焕彩)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中国教育培训库 找学校 找课程

-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时尚文化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