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强行干预外国金融业
据了解,利用海外金融账户逃税给美国每年造成大约1000亿美元的税收损失,其中300到600亿美元的损失为个人逃税。为打击此类现象,美国先后制定了多部法律。如2010年制定的《海外账户税务遵守法》就将美国人需要申报海外金融账户的规定扩大到诸如股票、债券等所有海外金融资产。
有分析说,美国年底加紧追查国人海外账户资金,主要原因是美国政府目前债台高筑,2011年美国联邦赤字高达1.4万亿美元,未来几年联邦政府的赤字总额将达到8.7万亿美元。为解决如此庞大的财政负担,堵塞税收漏洞便成为开源的重要手段。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宿景祥对《世界新闻报》分析指出,美国调查海外资产的经验积累始于一战。当时,美国为了没收奥匈帝国在美国的财产,进行了为期数年的调查工作。此后,美国多次通过相关法律,实施类似的调查行动。而针对美国人在海外资产的调查则是从1971年开始。当时调查的对象集中于海外的美国公司,针对个人资产的调查很少,原因是很多欧洲国家的银行都对个人资产实行保密制度。
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国将重点转向对恐怖主义资金的追查,并开始强调国家对金融的控制。拥有世界上最严格保密制度的瑞士银行,成为美国控制全球金融业的第一个“实验品”。在美国的重重压力之下,瑞士银行被迫妥协,向美国公开了4450个美国客户的账户信息。最近几年,美国逐渐与更多的海外银行形成了合作机制,这些银行允许美国调查其相关账户资产。“在过去10年中,美国对国际银行业的监控大大加强,这使得美国具备了搜查海外资产的能力。”宿景祥说,堵塞税收漏洞不是最终目的,美国想要证明给世界看,全球的金融业都在美国的掌控之中,“这是国家强权的一种表现”。“以前很多人觉得,到了美国就如同到了一个无人监管的自由世界,现在可不是这回事了。”
中资银行也受美压力
奥巴马政府上台之后,头等大事便是解决债务危机,对海外资产的追查也变得格外严格。美国政府前后两次启动了海外资产主动申报计划,由政府给出自动申报的期限,让拥有海外资产的美国人主动“自首”以获得从宽处理,如果没能在期限内自动上报,就将面临重罚。
据悉,截至2009年10月15日第一轮主动申报结束,美国国税局共收到1.5万份境外资产申报书,涉及60多个国家的银行。第二轮的主动申报则以今年的8月31日为最后期限。据宿景祥介绍,目前,全球多数银行都已同意与美国合作,协助其调查逃税行为,其中包括卢森堡、新加坡等曾经被美国列为“避税天堂”的国家。业内人士认为,美国接下来可能会要求中国大陆的银行提供这样的协助。
美国从银行入手是有原因的。通常情况下,极容易被美国税务部门查到并罚款的多为个人,因为越是收入不怎么高的人,报税相对越简单,因此一旦税务局调查个人账户,很容易就能发现问题。然而,当税务局面对的是某个大公司时,就必须腾出大量的人手,甚至需要组成专门的调查组来应付公司里的众多会计师。而这个时候,银行的帮助就显得格外重要。
美国与海外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后,一旦某些客户的账户出现数目较大的资金转账等异常情况,相关银行就会按照规定,立即把信息转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等相关部门。由此可见,美国政府对全球金融业的流动了然于心,可以轻松查到海外资产的相关记录。
中国富人移民有点慌
根据美国国务院发布的数据,在2009财政年度,通过在美国投资至少50万美元(约合340万元人民币)而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即“绿卡”)的EB-5类签证,即投资移民签证的获批人数同比增长了3倍,从上一财年的1443人骤增至4218人。其中,来自中国的投资移民人数增长最为迅猛,多达1979人,远远超过以903人位居第二的韩国。
当前,中国富人移民美国的热情正浓,一些移民中介也在通报着美国经济略显复苏的积极信号。据移民中介公司迈斯林集团的咨询员介绍,向美国政府申报资产的法律历来就有,是移民美国一个正常的法律步骤,只是近期美国政府加大了追查力度,对于目前按照正当途径移民或投资美国的人来说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至于对未来美国移民市场的影响,现在还不好说。
另有多家移民中介公司对《世界新闻报》记者表示,对美国方面的规定并不知情,金长征公司的咨询员就表示,前两周美国同事来北京并没有提到美国政府有什么新的移民政策变动,“不论是工作还是经商,只要之前在中国已经完税,美国方面似乎就不会重复征税。”
不过,相关报道指出,由于中国是移民美国的大国,大约总计有250万的华人是美国第一代移民,这些人与祖籍地都有或多或少经济上的联系。美政府出“重拳”彻查公民海外资产以来,不少华人惶惶不可终日。有不少人为了保住资产,宁愿选择放弃美国的国籍或者绿卡。
有法律界的人士表示,既然选择移民就必须遵守美国的税法制度,任何人都不该心存侥幸,认为美国国税局不会知道这些收入。移民是要承担风险的,认清风险有助于理性移民。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