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23日电西班牙欧浪网日前刊登了一篇由旅居葡萄牙侨胞撰写的文章,向读者讲述了葡萄牙“00后”华人的思维方式,文章内容如下:
日前,与几个在葡国土生的小孩聊天。我说;中文是一种很灵活的语言,学会中文人也会变得聪明一点。一个小孩说;我不回中国,以后都不会回去,学了没有用。另一个小孩补充说;是啊,我们都不回去,中国什么都没有。我很是奇怪,赶紧问;你觉得中国什么东西没有呢?一个小孩马上从书包里拿出一盒蜡笔颜料,递到我面前,说;中国没有这个。我看了看,指着后面的说明告诉他们;这是中国制造的,是中低价值的中国制造产品,中国怎么会没有呢?另一个小孩马上继续反驳我,中国没有“figo”(无花果)。
小孩子是单纯和天真的,在他们的世界里面,没有见过的东西都是不存在的。这令我想起了一个段子。12年前,我刚到葡萄牙时,一个老华侨跟我说;曾经有一个华侨,来葡国多年,当他第一次看到苹果的时候,很感慨地说;哎,中国没有苹果,我以前从没有见过这东西。
多少年过去了,在今天这个信息涵盖了我们生活每一个角落的新时代,我想不到这种单纯的愚昧可以这样延续。如果说我们的第一代华侨已经通过努力成为海外富裕的一代,那么,这种物资上的富裕,充其量也就只是吃的好点、穿的好点,或者也可以说完全的白人心态,生活在自己的思维里,世界上西方最发达,白人最高尚,中国很落后,很愚昧,原来这些出自外国媒体对中国评价的标准术语,出现在我们自己第二第三代嘴中时,或者我们这两代人的思维已经不能猜到这些00后,他们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生活追求。
我不能责怪单纯天真的孩子们,只是很奇怪他们家长的教育方式。我不知道每年寒暑假孩子们回中国究竟学什么东西?简单的中文字?对于出生在海外的这些孩子们来说,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
“香蕉人”是一个无奈的名词。香蕉人又叫ABC,最初意指出生在美国的华人。现在,这个概念的范围已不再限于美国,而扩及整个海外,泛指海外华人移民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女。他们虽然也是黑发黄皮,但不认识中文,说一口地道的外语。他们自小就受西方文化的教育,其思维方式、价值观也是完全西方化的,同移民的上辈不同。这其中,“黄皮其外、白瓤其内”、“黄皮白心”、“夹缝中的人”、“中文盲”、“边缘化”,是描述“香蕉人”时使用频率最多的词汇。
所幸的是,旅居葡萄牙的华人第二代第三代,大部分都会说流利的中文。而缺少的是中国的文化和思想教育。中国的童话、中国的文化、以及中国500年的历史精髓,对他们来说,很遥远,甚至从没有任何接触和感受。也许他们对父母的传统思维方式没有认同感。一方面,“他们在学校接受的是完全西方的教育,他们的思维方式可以说已经和西方人全无二致,西方世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他们为人处事的基础,而这显然是其父母—拥有中式传统思维方式的第一代移民所不能接受的。他们看不惯父母谨小慎微的行事作风,父辈们也搞不懂子女张扬外露的价值选择。
另一方面,对中华文化的认可程度是他们与其父母争论的又一焦点。作为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父母,当然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中西兼备,然而,脱离了祖籍国的文化氛围,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
于是,一个家庭,两代人,两种思维方式,矛盾在所难免。黑头发、黄皮肤,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汉字却不识得几个。中国人会对他们说:“你是中国人?那你怎么不说汉语?”老外会对他们说:“你是中国人?你的葡语怎么说这么好?”
第一代移民出国的时候通常是一贫如洗,只有创造物质的义务,没有享受物质的权利,很多小孩子鉴于血缘关系,或者是父母养育的原因,小时候对父母还是恭恭敬敬的,但由于受的是西方教育,长大后就脱离了我们重视亲情的民族习惯,当父母被冷冷地丢在一边时,也许我们将要为自己的教育方式负责,当初干什么去了?
海外的孩子缺乏传统的中国式教育,或者日后世界变得全球化,东南西北已经没有国家的界限,但是,中国人永远是中国人,在海外我们是永远的移民,融入永远是一个伪命题,中国文化是支撑我们世世代代得以传承的命脉。对孩子的教育是我们的责任,于中国人来说,活着要有价值,令身边的人幸福,是我们生存的价值之一,我们的感情和善良的同情心,跟西方理性的冷漠有着天渊之别。让孩子读懂、理解中国文化,让我们民族的理念世代相传,是我们推不掉的责任。当孩子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中国人”的时候,也许,才是海外中国人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