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频道 > 留学专区 > 留学看点

加拿大留学见闻:多伦多电影节侧记

来源:搜狐出国
2011年07月07日15:11

  全靠电动街车

  “戛纳和柏林当然很棒,不过在这,不一定什么时候,不一定在哪,你可能就会撞上一个大明星。”多伦多街头的一个老爹向南方周末记者点评家乡的电影节。显然,市场再大、再多元,多伦多人也深谙自己的明星。

  9月12日下午,皇后西街(皇后西街好比台北的西门町、广州的北京路,青少年和少数族裔云集)淘宝的人流汇聚在市电视台楼下,等待德鲁·巴里摩尔在娱乐访谈节目E-talk中出场——巴里摩尔执导的《滑轮女孩》将在多伦多电影节上首映。E-talk演播室在电视台一楼。巴里摩尔出场前,演播室临马路的巨大窗户已经像卷帘门一样吊起,站在窗外的粉丝离女明星的距离不会比坐在演播室里的现场观众更远。

  主角还没亮相,《滑轮女孩》中的群众演员已经开始在皇后西街的人行便道上热场。她们身材健硕,身穿果绿色迷你裙,组合成各种队形表演滑轮花样,时不时躺在坑洼不平的柏油路面上等待队友凌空一跃。作为背景的是几米开外平稳驶过的红色街车。

  多伦多市旅游局散发给媒体的宣传资料对这种街车津津乐道:有一次,多伦多被选为好莱坞歌舞片《发胶》的拍摄地,全赖多伦多还有故事发生地巴尔蒂摩早已绝迹的电动街车。

  普通多伦多人跟世界上其他老百姓一样,更关注明星。

  兴建于大工业时代的皇家约克宾馆比邻铁路枢纽,以保证客源。它在阅览室里备有很多19世纪传下来的通俗小说以娱乐客人。但现在这些小说已经很少有人翻阅,新的娱乐项目是摆在房间正中央的电视机,成龙和杨紫琼配合宾馆的部门经理柯林·艾利艾特拍摄的酒店宣传短片“Madein皇家约克宾馆”,可随时应约播放——今天,约克饭店的卖点不是比邻火车站,而是它曾经是多少部大片的拍摄地,那些飞檐走壁、上天入地的惊险动作是怎么拍出来的;它是多少位电影明星在多伦多的首选下榻之所;它可以一边接拍大片,一边保证所有客人的休息,以至于他们不知道有人在拍电影——这一切都是柯林·艾利艾特带来的。

  十年前,艾利艾特是多伦多市某大学公关专业的学生。在皇家约克宾馆实习的时候,她发现宾馆的客房、楼顶、餐厅甚至厨房都曾成为电影片场,而且不断有影视公司上门联系租借场地拍片。艾利艾特主动请缨,要求负责联络申请拍片的影视公司,并且为曾经在皇家约克宾馆拍摄的每一部电影记录详细档案。成龙在约克宾馆拍《燕尾服》的时候,有从高楼往下跳的镜头,艾利艾特负责联络清空场地,确保开拍的时候没人干扰。

  在多伦多,不只艾利艾特一个人看到成为片场的商机。2004年,占地4100平方米的片场“电影媒体村”在多伦多东部开建,工作室预计投资1亿美元,内设若干电影棚、办公室、按摩房、化妆间、更衣室、厨房……任何电影人都可以在电影村租到自己的工作室,只要他能支付每周3000美元的租金。

  在工程审批阶段,电影村总裁肯·佛格森在市政厅游说多伦多市民:过去因为我们缺少顶级设备,没法拍《泰坦尼克号》这样的大片,也赚不到大钱。

  2008年,33部电影、89部电视连续剧、79部电视电影在多伦多拍摄,其制作经费超过6.1亿加元。受经济危机影响,这个数字比上一年度下降了23%。多伦多最重要的主顾美国人,花在多伦多的制作经费更是陡降72%。不过,这并不影响多伦多和好莱坞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人说多伦多电影节是好莱坞工业链条上的一环,其实这并不是它的全部。

  电影节中的电影节

  最初几届多伦多电影节相当艺术。从它选的片子中可略见一斑:雅克·里维特、维姆·文德斯、亚历山大·克鲁格、法斯宾德、沃纳·赫尔佐格——1976年第一届多伦多电影节共展映了127部影片,其中灿若星辰的大师级人物就有这么多。

  创办之初的多伦多电影节被称作“电影节中的电影节”,它不独立选片,而是展映其他电影节上的优秀作品。至于“优秀”的标准,电影节的三位创办者威廉·马萨、汉克·温德克和达斯特·科尔有一个宽泛而模糊的标准:商业电影、艺术电影、实验电影都不拒绝,只要好看、有创造力、能启发心智就是好电影——与同时期创办的圣丹斯电影节力挺美国独立电影的策略不同,多伦多电影节的口味更杂,加拿大电影并不是它惟一的关注。

  两个电影节的相同之处是它们都在好莱坞的身影之下。圣丹斯电影节创办的初衷是为自己所在的犹他州分得电影市场上的一杯羹;第一届多伦多电影节中那些让人高山仰止的大师本身就在与好莱坞的不断纠葛之中:

  导演雅克·里维特曾经是好莱坞电影的推崇者,后来越来越无法忍受千篇一律的类型片,他攻击英国电影只知道模仿好莱坞的类型俗套却不知道那些类型是不能离开美国本土文化背景的,然后法国电影又在模仿本就是二手货的英国;在多伦多电影节诞生前后,维姆·文德斯正受美国公路电影的启发,开拍欧洲式的公路电影;亚历山大·克鲁格不满主流电影在市场和政治的夹缝中腹背受敌,两面讨好的平庸处境,正努力寻找新的电影语言。

  ——这些后来都成为多伦多电影节遗传密码的一部分:对好莱坞式商业电影既热情拥抱又保留一定距离。

  韦恩·克拉克森拉近了多伦多电影节与好莱坞之间的距离。1978年出任电影节总监的韦恩·克拉克森被他的后辈同仁称作“完美秀者(consummate showman),他把总计45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的《飓风》导演诺曼·杰威森介绍到多伦多电影节上。多伦多电影节成为奥斯卡的风向标就是从卡拉克森的时代开始的。从1982年开始,多伦多电影节连续三年向新一代好莱坞电影人的代表人物马丁·斯科西斯、罗伯特·杜瓦、沃伦·比蒂致敬——后来的电影研究者认为,这三次致敬对于多伦多电影节风格和立场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Made in Toronto

  原本是纯民间的多伦多电影节今年第一次获得加拿大政府的资助。作为回报,每个参赛影片放映之前,都会播放一个纪念多伦多建市175周年的宣传短片——这个待遇,跟其他赞助商一样。

  2008年,电影节的操盘机构“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小组”(TIFF Group)被加拿大传媒有限公司和《多伦多星报》前后评为“加拿大百佳雇主”和“大多伦多地区最佳雇主”。

  这两个称号实至名归。多伦多电影节对于所在地安大略省和多伦多市的经济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早就在1994年,多伦多电影节就已经能给安大略省带去3000万加元的收入,其中750万是旅游收入。

  “民办”转“国营”之后,与电影节协调工作的政府机构是多伦多旅游局。多伦多市旅游局特意为外国媒体安排了Made in Toronto之旅,参观地点包括古堡、大学、古酿酒厂、默片时代兴建的古典风格影院……每个地方都是一长串电影的拍摄地——好莱坞大片在其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在电影节前后,多伦多旅游局的另一个大项目是在中国各大城市征集家庭参加“秋天的童话——加拿大安大略省亲子游”。中国家庭报名,多伦多旅游局挑选,标准是:夫妇双方都能用英语熟练交流;孩子6岁左右;全家都漂亮。被选中的家庭将有机会免费到安大略省旅游。“6岁的孩子好带。再小的,什么都记不住;再大的,时间不好安排,因为要上学。外形也很重要。因为我们有媒体跟踪这些家庭,我们还会把他们的游记、照片贴到网上。”项目负责人、多伦多旅游局中国市场经理、十年前移民加拿大的北京人黄雅萍说。

  何平在接受国内时尚杂志访谈的时候说:“咱们教学生第一句话是,电影是一门艺术。国外教电影的可不这么说,电影首先是一项国际商务活动。”

 

(责任编辑:刘丽虹)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中国教育培训库 找学校 找课程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时尚文化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