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讯 (杭娜/文)人物简介:David Wang ,中文名王勤辉,中美混血儿,父亲为香港人。2005届“美国布鲁克兰高中高新一中交换项目”交换生,高三曾在高新一中学习过近半年。现任美国麻省国际学院的学生项目总监,以帮助中国学生融入美国,增加中美文化交流为己任。
背景简介:高新一中从1998年开始与美国布鲁克兰中学互派留学生,进行长达半年的交流活动,现已交流12届,双方学生收获都很大。David Wang是05年通过该项目来高新一中学习的美国学生。现在高新一中还与美国赛格斯中学、夏伦中学,澳大利亚圣罗萨中学,新加坡海星中学、丹绒加东女校、英华初级学院互派留学生。学校近几年考入国际名牌大学的学生,有50多名都有国际交流的经历。
华商网记者:David Wang 你好,你是哪一年来高新一中学习的?在高新一中呆了多久?
David Wang:我是2005年来的高新一中,那年我正好读高三,在高新一中呆了四个月,将近半年。
华商网记者:那你在高新一中学习的这四个月还习惯吗?有没有什么样的学习或者是生活的障碍呢?
David Wang:障碍是肯定会有的,刚来的时候我完全不懂汉语,老师在讲些什么都听不太懂,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比较困难。而且中国的教育形式是老师进行提问,学生需要站起来回答问题,然后再坐下,这和我们美国的教育完全是不同的。刚来到高新一中进行学习的时候,这确实令我非常紧张。
华商网记者:那么最后你是怎么样克服这样的障碍的呢?老师和同学们有没有帮助你?
David Wang:有的。我的同学们非常高,他们自己本身有一些人英文是非常好的,对人也很友善。最初的时候,正是他们带着我一起打篮球踢足球,带着我一起玩,通过这些简单的交流使得我了解了中国的生活,更快地融入了中国的文化。另外,我有一名老师非常好,他经常在课下与我交流,用中文提一些简单的问帮助我熟悉中国的生活。我非常喜欢这种方式,他让我感到非常的亲切,更像是朋友之间的交流,也更接近我们美国的交流方式。还有我的中国父母,他们非常地爱我,对我非常的用心。这让我觉得很温暖,对中国也有了很深的感情。
华商网记者:那你觉得在高新一中做交换生进行学习的这几个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David Wang:最重要的收获就是让我产生了对汉语对中国的兴趣。那时候我的汉语很不好,在交流上非常有障碍,后来我专门去学习了汉语,直到现在能够很流利的用汉语进行交流。我高中毕业后在洛杉矶Pomona College念的大学,在大三的时候我再次回到了中国,在首都经贸大学学习了汉语,去年我又获得了西安交大的奖学金,进行了关于“亚洲体育”这个课题的研究。随后我很想家,就回到了美国就业,做了麻省国际学院的学生项目总监。主要负责与中国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帮助中国学生更快地融入美国社会,加强中美之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
在高新一中做交换生的这四个月对我影响非常大,一方面使得我产生了浓厚的对中国的兴趣,帮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另一方面也培养了我的国际化视野,对我全方位的成长非常有帮助。此外,它对我选择现在的职业,包括树立拍一部能够还原真实的中国社会的纪录片给美国公民看,帮助美国公民更正确地了解中国社会这样的目标,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华商网记者:听说你昨天特别回到高新一中来对校长进行了采访,为这个宣传片取材。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动机,促使了你想拍这样的一部宣传片呢?
David Wang:我是“布鲁克兰高中—高新一中交换项目”steering committee组织中的一名成员,近期我采访很多当初创办了这个项目并且参与了这个项目的相关人员,希望能够将这些真实的素材整合起来,向更多美国的学校以及美国的社区和家庭展示这个项目,让他们明白这个项目的好处,让他们看到这个项目都取得了什么样优秀的成果,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因为他对于学生的独立性以及国际化视野的培养真的非常有好处。
另外一个动机就是,我发现美国的公民对于中国仍然有很多的偏见,认为中国仍然是欠发达的、落后的,有着“人权”等种种的问题,但是这种认识确实是错误的、不客观的。事实上现在的中国发展得非常好,许多家庭的生活条件也真的是非常不错,而且中国人民也都是非常好客、非常热情的。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努力,通过讲述我和跟我一样的在中国进行交流学习的留学生的真实的故事,向他们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还原中国真实的样子,帮助美国公民更准确地认识中国,增加中美两国的交流,增进中美两国的友谊。
华商网记者:这个主意真的非常好,也非常感谢你为增加中美交流与友谊所付出的这些努力。那么你的这个纪录片现在进行到什么样的程度了呢?有一些初步的构想没?
David Wang:现在才刚刚起步,还在采集素材的阶段。一方面我会通过采访参与“布鲁克兰高中高新一中”交换项目的这些校长和人员来展示该项目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我会收集一些美国交换生、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生活的真实的故事,让纪录片的情节更丰富、更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