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搜狐通行证
上搜狐,知天下
搜狐提示:为体验更加畅快的网页浏览,推荐您使用双核高速浏览器,点击此处下载搜狗高速浏览器QQ高速浏览器
出国频道 > 留学专区 > 留学看点

追访当年羊城“小市长” 多人留学五人成博士

来源:大洋网 作者:李俊彦
2011年05月10日08:54
时任广州市市长的张广宁与“小市长”们在办公室合影。(资料图片)
时任广州市市长的张广宁与“小市长”们在办公室合影。(资料图片)
第一届羊城“小市长”杨眉,已成为银行总监。记者 萧嘉宁 摄
第一届羊城“小市长”杨眉,已成为银行总监。记者 萧嘉宁 摄
第二届羊城“小市长”何宇航,已成为一个帅小伙。(资料图片)
第二届羊城“小市长”何宇航,已成为一个帅小伙。(资料图片)

  专题撰文 记者 李俊彦

 

    >>>进入搜狐出国频道

    >>>去《搜狐出国》微博看看

    第八届 羊城“小市长”评选活动已进入白热化阶段,11岁的中苏混血儿吕丹华有望成为第一位混血儿“小市长”。

  “小市长”赛事至今已经举行了15个年头,这15年里选出的“小市长”们,如今何在?都实现了当初的服务社会的理想了吗?近日,记者对他们做了一次追踪访问。

  第八届羊城“小市长”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本届评选共吸引了49万多名中小学生参与海选,其中年纪最小的只有7岁。评选活动进行至今已两个月,上周末20名选手在半决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总决赛的“入门券”,他们将于本月29日,同台角逐新一届羊城“小市长”称号。其中11岁的中苏混血儿吕丹华更是以小学组总分第一的好成绩,进入了决赛并有望成为第一位混血儿羊城“小市长”。

  “小市长”有5人已是博士

  羊城“小市长”评选活动从第一届举办至今,已经15年了,先后共评选出了45位“小市长”。经过15年的磨练,该评选活动已经从一个小小的比赛发展为如今在市内中小学极具号召力的大型赛事,伴随着一起成长的还有当年评选出来的“小市长”们。到底当年的“小市长”如今情况如何?记者与其中几位“小市长”取得了联系,其中包括了首届评选出来的“小市长”。令人欣慰的是,“小市长”们大多品学兼优,其中5人取得了博士学位,多人出国留学,也有“小市长”被保送就读名牌学府。当年的小家伙,如今也渐渐走出校园,服务于社会,兑现当选时“关注社会、服务广州”的诺言。当再度提起参选经历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参选羊城小市长,让他们获益终生。

  第一届“小市长”

  杨眉:参赛是一段愉快的回忆

  (1996年参赛;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硕士生;现任花旗银行中国区金融市场部助理总监)

  1996年,第一届羊城“小市长”开赛,优胜者获得时任市长黎子流的接见,杨眉有幸成为了首届被市长接见的“小市长”之一。15年过去了,当年的少女如今已经是拥有硕士学位的高才生,成为高级写字楼的外企白领。

  杨眉说,第一届羊城“小市长”评选并不如现在这般家喻户晓。当年她还是从语文老师那得知比赛信息的。当年的比赛以写一篇“我为建设广州献一计”的征文作为海选。“估计语文老师当时只把它当作是一次对我们写作能力的锻炼机会来鼓励我们参与。”杨眉选择从保护广州古建筑这个主题入手,获得了进入了复赛的资格。这时,她才开始正视这场比赛。因为是第一届的缘故,并无经验可借鉴,用杨眉的话来说,即使老师家人有意帮忙,但也无从下手。每走一步都得靠自己的努力探索。

  当选小市长,最荣幸的莫过于能与市长见面。杨眉说,在见面前,家人对时任市长的黎子流很敬佩。在见到市长那一刻心情既紧张又兴奋,虽然时间不长,但黎市长的和蔼可亲,给杨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在“小市长”评选中的收获,杨眉说,比赛激发了自己对生活更多的思考。“那时开始多了一份对社会的责任感,会有意识地接触一些社会公益事业,包括在大学时参与公益组织,到贫困学校做义工,如今也仍坚持参与公司的一些公益计划。”

  虽然距离第一届“小市长”评选已经15年了,无论是作为被邀请出席的嘉宾还是成为媒体的采访对象,“小市长”的光环似乎从未离开过杨眉。每一份荣耀背后总有一份难以承受的压力。但由始至终,杨眉从不觉得成为“小市长”是一种负担。她说,每次有意无意地回忆起起15年前的经历,等于是又重温了一遍快乐。“毕竟那对于我来说是一段很愉快的回忆”,杨眉说,身边有同事的孩子也长大了,得知自己有此经历,总会替孩子问问关于“小市长”评选的心得,杨眉也乐意和大家分享。

  第二届“小市长”

  何宇航:为除掉门前珠江臭味参赛

  (1998年参赛;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任中级传播管理一职)

  1998年,羊城“小市长”评选活动似乎还没引起学校太多的关注,不少选手还是通过学校以外的途径自行报名参加。虽然如此,评选活动还是吸引了众多小朋友参与。据了解,当时第一轮海选就已经有8000多名小朋友报名,而最后仅5名选手获得“小市长”的称号。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而何宇航就是从这8000多名小朋友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何宇航说,当时参赛的心态很放松,只是去玩玩看看。

  “参赛只是想找个机会表达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相比起其他候选人,何宇航的参赛目的比较特别。何宇航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小时候家就住在珠江边。何宇航回忆,那时的珠江还没开始整治,每到夏天,总是散发一股股的异味,因此家里的门窗长期处于紧闭状态。“闷热的夏天还不能打开门窗,那该多难受。”于是,在何宇航的脑子里一直都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如何整治珠江”。

  那年,何宇航是从报纸上看到了报名的信息,便和妈妈商量着报名参加比赛,进入复赛的演讲环节,何宇航的演讲题目毫无疑问地选择了“如何整治珠江”这个话题。可以说,从报名到参赛,何宇航都有着自己的想法,表达着自己的思想。

  即将迎来人生第二十七个年头的何宇航,如今已经成为一名自信的小伙子了。2007年,何宇航大学毕业后就参加工作,多次被单位评为优秀工作者。期间,他也多次参加志愿者服务工作。工作后,他仍保持不断求学的精神,继续在中山大学进修MBA。

  他说,羊城“小市长”一届比一届办得出色,一届比一届具有影响力,这终究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当关注度上升到一个阶段时,很容易会出现一些怪象,例如会有学校为培养“小市长”对学生进行特训,有人甚至可能会将成人的一些想法强加于小选手,借他们的口去来表述。他希望,“小市长”应该有自己的自主权。

(责任编辑:刘丽虹)
  • 分享到:
 
  [Ctrl+Enter]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中国教育培训库 找学校 找课程

-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时尚文化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