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出国频道 > BBC留学英伦专栏 > EducationUK

中英家庭为“虎妈战歌”而战

作者:BBC
2011年02月23日14:08

  BBC英伦网 林杉

  《中式教育在英国》专题系列之四

乐器教材

几乎所有五六岁的孩子都不希望每天练琴。

  一位美籍华裔母亲——“虎妈”蔡美儿、一本育儿回忆录《虎妈战歌》,在全球引起一场关于中式教育的大讨论,最近,她来到英国宣传她的新书,引起不少英国人和华裔家庭的关注。

  虎妈遭人批评近乎残酷的教育方式是否为相当数量英国华裔父母的代表?英国华人家庭儿女成长过程中是否也遭遇同样中西式教育方法的碰撞?英国华人家长、子女和教育专家如何看待中式教育的利与弊?BBC英伦网为您推出《中式教育在英国》专题系列。——编者的话

  第四集:中英家庭为“虎妈战歌”而战

  美籍华裔移民、48岁的耶鲁法学院教授蔡美儿以其新书《虎妈战歌》一举成名。她在《华尔街日报》上的那一篇 “为何中国妈妈更胜一筹”的文章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社会掀起轩然大波。

  同样,蔡美儿的教育方式在我这个中英混杂的家庭中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论。

  作为中国母亲,在读过她的文章之后,发现了在育儿方面很多的相同之处,所不能苟同的就是她过于严厉的教子方式。心中的感觉就是虽然有些苛刻,然而也深深明白,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儿子放学后也看到了这篇文章,总结是,“妈妈,以前我以为你很厉害,现在觉得你象天使。因为你让我去同学家玩,打游戏,还有经常去不同朋友家Sleepover。”这话,我爱听。

  英国老公看了以后,用一句“我的天哪,比你厉害多了”做出了评语。

  说完以后,我和老公就此文章进行了所谓的“探讨”。

  什么是快乐?

  首先我说,我认为蔡美儿的做法有些过激,但是她的出发点和很多中国家庭都很类似,那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中国父母是可以自己省吃俭用,但一定要保证儿女的教育。

  老公说他明白中国人的想法,然而快乐是生活的根本。然后我问,快乐的定义到底是什么?难道从小无拘无束的生活却最终扫大街就一定是快乐吗?难道通过努力长大成功,有份好的工作,对社会有些贡献就一定不快乐吗? 而且如果你能做到寓教于乐,那么他们也不见得在努力的过程中不快乐。

  老公说:这种对比有些极端。当然如果你能做到寓教于乐,孩子们没有感到压力,这还是可以接受的。但他认为,蔡美儿则过于严厉了,她是在把自己的期望值通过孩子来实现,这有可能不是孩子本人希望达到的目标。

  不过我却赞同蔡美儿的观点,那就是孩子们在小的时候,他们什么都不想做,需要当父母的来引导和选择。

  没有哪个孩子会在五岁六岁时就说,希望每天练半小时的钢琴或小提琴。但是不通过汗水和努力,又有谁可以成为钢琴家或小提琴家呢?

  威廉姆斯姐妹俩不正是因为有一个“目标很高”的“虎爸”而在网球界如此有成就吗?

  贫富区别

  老公有些语塞,但是却把话题上升了一个高度说,无论蔡美儿本人怎样,她在文章中的形象就像是个独裁者,而在西方社会是讲究自由度的,需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不然有朝一日,他们会对这种教育模式产生抵触心理,反而事倍功半。

  听到这话之后,我忍不住了,便把目前英国社会的一些现象全部进行了罗列:

  英国政府最近刚指出,很多学校的成绩不达标。为什么,自由度太大了。普通公营小学的作业每周只有一次,星期三布置作业,第二个星期一交作业。这个作业量,儿子只需要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完成。其它时间都是在非常宽松的情况下渡过的。

  如果没有家长的努力,或者请家教帮忙,那么大部分的孩子们就没有能力考入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或者好的私校。

  这样能够依靠的就只能是所在区的综合学校(Comprehensive School)的水平了。为什么那些所谓成绩好的综合学校附近的房子那么贵,这不也就是体现了很多英国人不希望太费力也想上好学校的想法吗?

  今年是儿子的中考年,当我带着儿子前往文法学校参加考试的时候,放眼望去,东方家庭的孩子和南亚裔的孩子们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也是这些家庭重视教育的体现。

  当然我们也需要承认一点,作为非主流社会的其它族裔的群体可能也希望通过良好的教育让自己的孩子们成为西方社会的骨干。

  有篇报道称,在英国的东方人家庭无论贫富,他们的孩子的在校成绩相对差别不大。而英国白人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通常要比那些吃政府救济的白人家庭子女的成绩高出很多。这说明了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也是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的。

  另外“虎妈”蔡美儿还讲到了一点,一定要把目标放高。只有目标放高了,你才有努力的目标。不然很多人都会认为自己的目标已经达到,可以停止努力的步伐了。

  目前英国社会中有那么多十几岁的帮派,如果他们的父母真正负起责任,没有对他们放任自流,那么他们也不会做出一些危险的勾当。

  听完我的罗列,老公说了句,有一定道理。但绝不可以以偏概全,大部分英国家庭还是很负责的。而每个社会都有此类人群。

  “千万别!”

  老公强调要给孩子思考的空间,他们应该有一些自由玩的时间。正是因为思考,才会有牛顿、爱迪生这样的发明家。而如果孩子在某一方面显示才能,你可以去发展,而不是像蔡美儿那样苛刻地要求孩子在所有科目上都得“A”。

  这一点我也同意,如果在文学艺术方面有一定的造诣,那么可以放低数理化的要求。而如果相反在理科方面格外有兴趣,那么对文学的要求就可以有所降低。

  经过一番的“争论”,我和老公都听取了对方的观点,但却仍然各持己见。虽然我心中知道自己虽然算严格,却永远不会成为蔡美儿这样严厉的母亲,然而嘴上仍然说,“我想学蔡美儿!” 老公和儿子、女儿三个人都齐声说,“千万别!”

(责任编辑:许晓书)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中国教育培训库 找学校 找课程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时尚文化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