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学专区 > 留学看点
留学 | 移民 | 外语 | 海外趣闻 | 出国专题

第六届中美文化交流月高峰论坛:中美国际教育

2012年04月06日21:31
来源:搜狐出国

  李培明【春晖中学校长】就如今教育形势看,国际交流带来的作用可归纳为三方面:一是满足了学生对教育多元素的需求;二是帮助教育者加强对国际教育的理解;三是通过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中美双方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刚刚美国校方提给中国学生的几点申请建议,也正是中方教育工作者们正在立行和解决的重点。相信,随着国际教育交流的进一步加深,教育合作平台的信息分享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现今,中国基础教育中出现的名词,包括教育引导、课程引导、研究性学习。其中,研究性学习就是着力于解决中国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

 

  叶翠微【杭州第二中学校长】教育国际化的确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从本校的情况来分析,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让学生走出去,让中美双方相互了解、增进友谊;第二,通过合作的形式,沟通双方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课程开设等方面;第三,文化的跟进,主要是保持中国学生应有的文化姿态,并充分实现对对方文化的敬重和理解,这是一种基于来自不同文化为前提的相互欣赏,也是当代教育全球化背景下,推进教育全球化时,需要各界深思的问题。

  在此,我认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课程的双主体性问题,即作为中国学生在外学习、面对西方文化时,可以更好地将两个并重;其次就是文化问题,怎样融合好中美两国文化的特色,让两者合而不同;最后就是学生的出口对接问题,如何建立起通往海外教育的绿色通道,实现双方教育体制下的学分互认、学籍相重,更便捷地帮助学生步入国际优质教育平台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圈主招募ING
Ctrl+Enter快捷提交
分享评论到: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

Texte alterna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