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布斯》月刊载文报道了美国亿万富翁教育子女的几个小故事:
盖茨从小懂得凭本事挣钱
在西雅图富裕的律师家庭长大的比尔•盖茨从他的父母那里学到了许多本事。父亲威廉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能够赚钱,并且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信心和干劲。盖茨的成绩单里每得到一个‘A’,他就可以从家里拿到25美分。通过孩子做事给予报酬,被激发起热情的孩子会认为工作是通往幸福的台阶,从而取得好效果。”
“这样做是要让孩子们了解现实的社会和外部的世界,也可以让孩子了解大家一起劳动,一起追求一个目标的快乐。”上私立高中时盖茨就和他的朋友开发了计算市内交通量的软件,并在竞争中取胜,签订了200万日元的合同。后来,学校的负责人雇用他们编制教学计划。
另外,盖茨等人还编写了企业的工资系统用的程序。威廉夸奖他说“盖茨是通过劳动获取报酬的”。
盖茨对女儿十分宠爱。在他的女儿詹尼弗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他就在她的屋子里安装了“安全系统”和“娱乐系统”,并教给她使用方法。詹尼弗只要一按下开关,她就可以在室内的游泳池里边听音乐边在水中玩耍。他们的女儿将来会怎样呢?会和父亲一样凭本事挣钱吗?
父亲的礼物决定了帕特里克的人生
上世纪70年代,帕特里克的父亲买回一台康莫多公司生产的小型计算机,使当时年仅10岁的帕特里克感到吃惊。因为在当时计算机还是件罕见的东西。然而就是这件礼物决定了帕特里克的一生。帕特里克自己就说过“那是一件特殊的礼物”。在16岁的时候,他就使用计算机软件构筑了联机服务,在父亲的公司里协助工作。后来,他在大学里专攻计算机科学。毕业后,经营着两家计算机公司。
帕特里克的父亲认为,经过精心策划送给孩子的礼物,不仅能够表示出对孩子的信赖,而且,还能拓展孩子的潜在能力。而如果一味地送给孩子运动汽车、衣服和化妆品等贵重礼物,孩子就会感到乏味。
弗兰希斯克在旅行中增长见识
加利福尼亚州的纽波特比奇的外科医生皮特•卢波尔德在他儿子弗兰希斯克和女儿奥罗拉还很小的时候,就带着他们去欧洲度假。弗兰希斯克5岁时就非常想要一种一眼就能看清世界各地的时间和太阳位置的挂钟。
卢波尔德开始对花20万日元买一只挂钟有点犹豫,但最后还是给儿子买了。因为他当时判断这个挂钟对孩子理解天体与世界的地理以及气候肯定会有所帮助。优秀的弗兰希斯克已经在读有关科学的书,在旅行中看到了实际的世界。认为光有学校教育还不够的卢波尔德决定在家里对孩子进行教育。
在同龄的孩子开始中学生活的时候,弗兰希斯克已经是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了。他的目标是要成为物理学家。
罗林从小就学会理财
这就和在船上长大的孩子,一定要学会游泳的道理一样。许多人都主张不要教给孩子关于遗产方面的知识。但杰普一家恰好相反。杰普说“如果钱富余,而且将来这种情况也不会有什么变化,那么就要教孩子学会理财。我的两个孩子都知道我以投资方式给他们留下了财产”。杰普通过鼓励孩子们做股票交易,让孩子为处理资产做准备。女儿罗林刚到16岁,父母很快就给了她40万日元去做股票交易。劳伦带了个可靠的金融顾问,但最终的决定权由她自己来拿。杰普笑着说,“罗林具有连大人都非常羡慕的有价证券”。
不动产王的儿子自己想工作
芝加哥不动产王塞缪尔•德尔(总资产为1800亿日元)的儿子马修说:“我总是有一种什么时候都想工作的心情。”他在伊利诺伊大学学的是航空宇宙学。因为他的愿望是成为一名火箭技术专家。在1988年毕业的时候,就业环境恶化,没有办法,他在一家计算机公司干了15个月的活儿。后来,他拿50万日元做本钱,成立了普罗米修斯科技公司。德尔说,“现在,我在集中精力做自己的工作”。
康特“玩命工作”
布兰特•康特是靠咖啡发迹的杰基•康特(截至1999年他家的总资产为1700亿日元)的孙子,未来他将继承数亿日元的财产。布兰特已经取得了西北大学的MBA,后来,他在一家唱片公司做推销工作。康特自己说,“我是在玩命干活”。
失败的老巴菲特
但是,也有一些富翁给孩子规定了许多“做人的原则”,以及要达到的“目标”。但行之过头就适得其反了。老巴菲特就是其中的一个彻底失败者。
儿子霍厄德•巴菲特从父亲威廉•巴菲特(拥有总资产3万亿日元)那里借了400英亩的农场。老巴菲特规定,土地的使用费根据霍厄德的体重增减来决定。这样的条件是残酷的。实际上早在1985年父亲就对霍厄德的妹妹索森说过,“如果体重维持一年不变,30天之内可以随便购物”。但是,他附加了一个条件——因妊娠体重增加是允许的,索森果然钻了这个空子,她怀孕了。她同父亲公司的一位职员结婚了,但后来很快就离了婚。现在已经46岁的索森和她的哥哥一样,两个人至今尚无能力从父亲那里独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