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Sohu首页 >> 出国频道 >> 留学专区 >> 留学看点

走出膜拜--回首十年出国潮

2004年10月27日10:57    

搭乘出国直通车 看各国出国资讯

今日推荐:
实用信息:

  本报记者 曹增光

  始于1990年代初期,一直延续至今,出国留学掀起一股“出国热”浪潮,甚至发展到有人削尖脑袋不惜一切代价挤到国外去的程度,“海归”是在这个阶段出现的“关键词”,而包括近年来出口的增长、反倾销诉讼的此起彼伏、专利技术贸易壁垒的碰撞构成了“出国”的外延。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后的被迫性调整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在社会形态和文化趋向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国”作为一个改革开放和“入世”后的热点词几经变迁,与以前相比,无论在现象和本质上都不可同日而语。

  出国的动因

  早期,留学归国人员战功赫赫,在中国科学院629名院士中,归国留学人员占8l%;中国工程院423名院士中,留学人员占54%。在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863”科技攻关计划、人事部等7部委组织实施的“百千万人才工程”、中科院的“知识创新工程”中,入选的人才一半是归国留学人员;在载人航天工程、气温超导、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绘就等重大项目和高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中,到处可见“海归”的身影。

  “海归”成功的案例也是可圈可点,从“把互联网带到中国”的亚信公司到无线通讯领域的领军企业UT斯达康,从为波音机组提供远程技术培训到向全球软件巨头发起挑战的“和欣”计算机操作系统,每一个成功的“海归”企业几乎都选择了科技报国之路。由留学生自主研发的我国第一款嵌人式32位微处理器”方舟”芯片和成功打人国际主流市场的“星光”系列影像芯片等等。

  在这样的光环照耀下,“出国热”浪潮酝酿而生,并一发不可收拾,而出国动因却变得复杂起来,归国表现也不一而足,同时,与“出国”相关的一些现象的出现也发人深省。出国咨询、留学中介机构的庞杂,出国留学人员层次的多元化,在国外不尽如人意的表现等诸多问题浮现。

  在出国动因上,一类是“新新人类”,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并在21世纪主导中国留学市场。他们在国内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拓展天地,有自己的经济实力,他们出国纯粹是“为了留学而留学”。一旦学成,立即回国。

  与“新新人类”的主导思维相悖,大规模中学生向国外的迁徙带来了新的问题,虽然,中学生出国可以很快适应国外的语言环境,但试想一个未满十八岁的学生被圈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又如何能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并保证自己健康成长。出国留学一般都是报喜不报忧,甚至对自己的不幸遭遇难以启齿,总是给人在国外留学很风光的印象,其实,他们当中的不少人的表现并不佳。

  一个突出问题是,出国、留学咨询成为一些中介公司的“赚钱机器”,这些中介惯用的手法是与国外的中介或学校联手。中介公司想尽办法把钱从学生口袋里掏出来,然后,再想尽办法把学生送出去。只要跨出国门,一切都与中介没关系了。而出国后留学生差强人意的表现多与此相关。

  海归源于出国

  在出国留学成为热点并衍生出众多不合理的现象时,我们更想深入解读一下“海归”的概念,通过对“海归”概念的剖析,可以勾勒出中国在文化、人才、思维等诸多方面与国际接轨的真实轨迹。“海归”现象在中国多年来的发展路径和起伏离合,就能清晰地折射出中国在融入全球经济环境中的一系列问题。

  伴随着“海归”概念在中国的落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海归”派人物漂洋过海回归到了大陆,然而,经过数载变迁,“海归”从简单的概念上已经难以诠释其含义。相对来说,本土的“土鳖”派被放到了其对立的一面,而“海归”也被形象地比喻为“海龟”。

  “海归”概念最早的起源,现在已经难以查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读书的外延——留学,悄然地无限复制开来,但这时的出国留学还未被戴上“海归”的帽子,这一轮的出国潮更多的是表现为“嫁出去”、“派出去”、“带出去”方式。

  “海归”概念风生水起最为热闹的当属互联网首先登陆内地之时,从1997开始,很多海外留学人员携带着风险投资归国,当时舆论称“海归”为吸引风险投资的梦幻团队,哈佛大学、麻省理工等国外知名大学的归国人员都是炙手可热的人物,“海归”成为一块响当当的招牌。

  而且,当时舆论对于“海归”概念还处于一个顶礼膜拜的阶段,“海归”派人物几乎都顶着光环受到外界的追捧,此时的“海归”往往手持洋文凭,喝饱了洋墨水,即使不能携带项目和技术自己创业,也能在进入外资或本土企业中获得不菲的待遇。与之相对应,形容土生土长的本土派的词汇,“土鳖”被放到了对立面。

  政府在政策优惠和创业支持上也给予海归很好的待遇,包括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大城市遍地开花的留学人员创业园、科技孵化器等接纳海外留学人员的园区层出不穷。众人拾柴火焰高,“海归”在享受优惠政策和创业环境的同时,也成为一个热门的社会话题。

  “海归”变“海待”

  但随着“海归”概念的延伸和泛化,“海归”派数量急剧增多,只要是出国归来的人都被统称为“海归”,“海归”概念的含金量开始降低,良莠不齐的问题凸现出来。只要沾点“海腥味”都搭乘“海归”这趟顺风车。“海归”概念开始发生转变。

  如今,并不是每只龟去海外游那么一遭后都能够衣锦还乡,并不是去国外转一圈就算镀了层金,享受受人膜拜礼遇。久疏国情、习惯了海水,猛然扎回淡水来,搁浅、溺毙等各种危险尾随,而归国表现不佳、创业失败的案例增多。

  随着一批“海归派”人物的折翼,“海待”(海归在家待业)这样的讥讽之音取代了其头顶上的光环,这也再现了“海归”在融入本土环境过程中“水土不服”的症状,“海龟”在移植国外经验和知识的同时出现了营养不良的症状。有统计显示,目前留学归国人员初次创业成功率只有22%。

  与归国创业人员所表现出的久疏国情相比,一些纯粹出国镀金的留学生在国内的“待遇”也面临滑坡境地,具备留学经历、拥有洋文凭曾经一度是成为职场宠儿的保证,然而在2003年,“海归”找不到工作而成为“海待”,开始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现象。

  2003年可以说是“海归”遭遇的转折点,一份调查表明,有60%的“海归”受调查者愿意将月薪标准下降1000元。一些还想出国的年轻人暂缓放慢打点行囊。供大于求和鱼目混珠使职场的“学历崇拜”开始回归理性。

  同时,关乎“海归”变“海待”的讨论更是甚嚣尘上,“海归”派与“土鳖”派的观点也针锋相对。“海归”们抱怨在国内工作日益难找,指责国内环境的不规范和“土壤”的贫瘠。而另一方又埋怨有些“海归”眼高手低,薪水要求过高。

  “海归”概念将弱化

  从“海归”到“海待”,“海归”经历了一个从备受瞩目到饱受争议的起伏轮回,时至今日,不管是“海归”还是“海待”已经逐渐从热门话题上退位下来,在创业和投资、招聘人才等方方面面,象以前那样太过于重视是否有海外留学背景的现象已成为历史。

  在中国“入世”后,国际间的人才流动已经相当频繁,符合简单的“海归”概念的群体也不再如当初一样凤毛麟角,这相应促成了“海归”概念的流于平常,而人们对“海归”概念也不再感冒。

  以往曾被认为陌生的新思维、新概念也已经扎根国内,特别是象征国外代名词的先进管理思想和技术在国内的渗透,所谓的“海归”和“土鳖”的界限正越来越趋于模糊,双方杂合的结果就是相互渗透,不再有明晰的差别。

  更被人们所认可的一种观点是,未来,“海归”将变成一个与国际接轨过程中的历史性词汇,海归的说法也将慢慢消失。但目前,国内无论在政策环境和文化差别上还需要相互融合的过渡期,怎样帮助“海归”缩短这个休眠期,尽快地发挥他们的潜能,是政府、企业和“海归”自己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请点击相关论坛->
海外原创  海外精彩 海外游子  海归一族

 
强帖推荐
精彩回顾
·组图:异域“遭遇”法拉利 ·组图:韩国第一美女兼才女
·连载:汉城,迷茫着生活 ·连载:艾薇公主的异国恋
·组图:韩国MM大秀春装 ·组图:广告界的九宗罪(1) (2)
·组图:日本今冬最流行围脖 ·组图:漂亮而精致的韩国MM
·爆笑:课堂上的经典对白 ·组图:看了想吃的手机挂链
·各国老公戴绿帽后的反应 ·组图:日本超级无聊发明
·讨论:我该不该换日本国籍? ·韩国地铁车厢内的疯狂(组图)
·我与女房东的同居噩梦(图) ·我的男房东过生日(组图)
·我带韩国女友闯男厕(图) 续文 ·组图:生命遭遇不测(饱死鬼版) (租碟版)
· 组图:MM出游经典照 ·看看国外的“乞丐”(组图)
·我爱的人会不会是小姐 ·新加坡国家大学(组图)
·日本生活用品/食品价格一览 ·海外坛子的家庭照相簿(组图)
·组图:她是真人还是洋娃娃? ·日本某知名大学恐怖学生宿舍(组图)
·中国贞子闹美国 ·几米漫画:疲惫人生(组图)

 
我来说两句 去相关俱乐部 发短信息
相关连接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搜狐搜索
关键字: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上海华申
双城世达
第一时间
·《第一时间》免费征订
·出国·事业大型专访活动
世纪伯乐留学






搜狐商城
英语听说攻略MP3
新概念英语(新版)
美国之音特别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