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评估
C&C寰球
首页- 邮件- 短信- 商城- 搜索- 新闻- 体育- 财经- IT- 娱乐圈- 女人- 生活- 健康- 汽车- 房产- 旅游- 教育- 动漫- 出国- 校友录
出国首页  移民加拿大 - 在线评估 - 移民澳洲- 移民新西兰- 留学美国 - 留学英国 - 留学欧洲 - 留学亚洲 - 嘉宾有约
最 新 文 章
- 中途撤资风波根源分析
- ETS事件引发联想中途撤资风波
- 我外交部官员称:中国公民赴美入境时不用按手印
- 美国将要求更多外国人入境时留手印
- 国际假证贩子盯上中国
- 国外哪些院校认可自考文凭
- 早期留美幼童的悲喜剧(中)
- 早期留美幼童的悲喜剧(下)
- 美国本科院校的入学要求
- 北大清华代人孵蛋
更多...
热门链接
“搜狐在线”暑期上网促销价1.5元,拨95933
英国留学免面试
奥迪TT“纯粹生活”
专家评点新移民法
热点回顾
“哈佛博士”信否?
公审“女奴工”事件
让爱情重新洗牌
中、美男人的爱情观
在美国别谈爱情
留学生为何不归国
老公要来,怎么办?
出国论坛
  出国留学
  游子赤心
  G托雅思
频道文章搜索
Sohu 首页 >> 出国频道 >> 留学美国
沪年轻人为出国割舌学英语

2002-06-18 18:31:58    来源 : 人民网


   当听录音、去英语角、用复读机已经不再时髦,魔鬼训练、封闭训练似乎也没有帮助多少中国人脱口而出标准的“美音”和“英音”时,本市仁爱医院昨天传出消息:为让卷舌音听上去“纯正”,有的父母突发奇想,非得拉着自己的孩子去做整形外科手术,让孩子舌头上吃一刀;有人自己发发狠,也把脑筋打到自己舌头底下,要动上一刀。
  
   来自仁爱医院的消息说,一个月来,为求纯正发音,要求“割舌”的病人接二连三。
  
   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把说好口语的主意打到本来长得好好的舌头上去,足可见得上海人学外语的花费上,简直有些不惜代价。
  
   卷舌音发不好只恨舌头太短
  
   15岁的小李是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医院的,虽然才念初三,可母亲已经给她规划好了人生蓝图———初中毕业就到英国念高中,然后本科、硕士一直深造。小李的各门功课都不错,可惜英语口语不好,发音不准,特别是卷舌音,每次英语课轮到发言,总让她感觉颜面无光。
  
   眼看孩子就要初中毕业了,母亲比女儿更着急。口语不好,到了英国学习、生活处处受牵制。于是,要求女儿天天在家听英语、看英语,还专门请了家教辅导口语,可惜收效甚微。
  
   会不会是孩子的舌头发育有问题?母亲突发奇想,卷舌音发不好,可能是舌头短了一截吧。“去做个手术可能有所改善。”母亲和女儿一商量,权衡利弊,最终来到医院,长痛不如短痛,也许挨一刀,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和小李同样想法的是27岁的吕先生。吕先生在外企工作,经过两年的奋斗,辛苦考完了GRE和TOFEL,并如愿获得美国某大学秋季入学通知书。这已经是吕先生第二次申请出国了,其实早在去年,吕先生就已经被美国某大学录取,只是多次被“拒签”,致使留学梦破灭。今年吕先生下定决心,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失败了一次,就要汲取教训。吕先生把去年的“拒签”归结于自己的糟糕的口语。吕先生是上海人,本身说话就有浓浓的上海口音,同样不能区分平舌音和卷舌音。
  
   在他看来,签证是一个面对面的交流过程,发音不好,一开口,签证官的印象分就很低,要在三五分钟内改变签证官的印象,可能性几乎为零。“马上又要签证了,我想要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带着这样的想法,吕先生来到医院整形外科寻求帮助。
  
   “割舌学英语”各方反应不一
  
   可爱的愚蠢行为:社会学家认同割舌学英语的动机
  
   记者拨通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于海教授家的电话时,他刚从欧洲归来。“割舌学英语”这样一个“离奇”的现象果然令其哈哈大笑:“这是一个可爱的愚蠢行为!”于海教授正色道。
  
   “别把割舌学英语想得太不堪,透过这一现象至少看到了上海人学英语的热情,而这恰恰是上海在人力资源上发展的强大后盾!”此番欧洲行令于海大大感受到了学习英语的好处:现在我们学英语是学习交际语的概念,上海目前是通向国际化的都市,讲英语的场合很多。沟通无障碍,有利于“交易”。于海举了一个例子:他曾于1995、1998、2000年三度出访香港,发现以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为标尺,普通话在那里的流行状况大不一样。为什么?因为回归以后,学普通话成了一种商机,对于香港人来说,不会讲普通话将会失去生意份额!
  
   于海认为:上海正在向纽约、巴黎、东京这样的国际大都市迈进,现在的就业市场,已把英语看作必要条件,会英语可以“四海为家”。对于不少人反感国人讲中文不时夹带“OK”的做法,于海并不赞同:这并非显示国外背景,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我们老百姓都可以去欧洲、去美国、去澳大利亚旅游了,而我们强大的东西,人家学了也用我们的,像中国工夫,英语就叫kong fu,乒乓球英语里也叫ping pang。总之,就全世界而言,谁哪方面强就会进入共同的语言中去。
  
   “割舌学英语所表现出来的是国人对英语的认同,而这正体现了上海语言环境越来越好!这次在瑞典,我用英语讲课,这在前几年根本不敢想。”于海眼中的英语,是承载西方文化的符号,共同的语言更能促进民间交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座城市英文程度越高,那里的人们见识越是广。见多识广才能通情达理;孤陋寡闻导致冥顽不灵!”
  
   医生打了回票 割舌最终未遂
  
   出于同样的出国目的,两个完全健康的人不约而同地想到给舌头“整形”,试图通过切除舌系带来解决英语的发音问题。
  
   不过经仁爱医院整形外科检查,这两个病人的舌系带都非常正常,更何况,他们的中文都说得很利索,完全不是通常所说的“大舌头”,没有必要靠切除舌系带来提高英语发音能力。在医生苦口婆心地劝说下,愿意为出国而“割舌”的年轻人才放弃了令人瞠目的想法。
  
   整形外科的诸健医生告诉记者,人的舌系带的确会影响发音,但仅限于确实有先天缺陷的病人,即舌系带过短,具体表现在舌头伸出后不能碰到上唇、舌头在口内不能顶到上腭、舌头伸出后呈M型、或者舌头伸出后有小沟出现。除此以外,对一般人群,盲目割舌系带非但不能改善发音,还会有不良后果。
  
   发音不一定是舌系带的问题,诸健医生分析道。汉语和英语的发音习惯不同,就好像广东人和北京人的发音习惯不同一样。这是一个吐字习惯问题,而不是舌头的构造问题。手术不是“万灵丹”,英语发音不好,绝不仅仅是一个手术能够解决的问题。
  
   英语专家提醒学英语不要太功利
  
   “割舌有利于发好音”之说毫无道理!这是沪上一些英语培训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的第一反应。
  
   “从生理学角度讲,一个正常人只要经过指导,任何一种语言,任何一种音都可以发出来,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英孚教育”浦西学校校长刘跃军认为:发音问题不该成为被拒签的理由———就是因为发音发得不好才出国学语言的嘛。刘校长对记者说:“割舌学英语事件”折射出现在人们学习英语过于急功近利,事实上,学习语言需要一个过程。割舌这一极端的做法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不可取。
  
   上海新东方学校校长周成刚对于割舌学英语的做法表示诧异:俄语用大舌音;法语用小舌音;而英语和日语的发音同中国吴语地区的发音非常接近。因此,上海人学英语的发音条件比北方人好得多。他认为,导致割舌学英语的真正原因,正是学英语的功利性:“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明晰,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家已经不可能为了语言的美好去学英语。就像足球一样,踢球是为了赢球,因为赢球会带来利益。学英语也是一样,就是为了有用。现在我们学英语或为就业或为考证或为出国,根本没有三五年的时间去浪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才会有人走捷径,选择割舌这种极端的做法。”
  
   “我请他们过来学英语!”上海交大昂立进修学院院长林涛听此消息后,先是吃惊,后表示他被“割舌学英语”的精神所感动,“傻不傻并不重要,关键是:他们有毅力,而这正是学英语所必须的!”
  
   上海流行英语走势
  
   上世纪80年代(应试教育,注重语法、词汇):许国璋英语,新概念,现代美国口语,托福,GRE……
  
   上世纪90年代(素质教育,注重实用性):走遍美国,疯狂英语,中高级口译……
  
   本世纪(在实用性基础上加强口语,纠正“哑巴英语”):成功英语,华尔街英语,全能英语……
  
2我来补充两句 2推荐给我的朋友 2去相关论坛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2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