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郎讯人力资源总监林钢先生,近年来参加国际人才展时,经常遇见一些海归人直言不讳地问他:“你们能付多少钱?”每次林钢先生会客气地反问:“你认为自己值多少钱?”海归现象已超逾时髦,引领潮流,那么,归到哪里?如何来归?2002年我在国内连续几个月走访,许多中国本地主管,在对海归人已有的成就肯定之外,都以实例谈及他们在国内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
来自中国一家金融公司北京部门总裁方先生,对已经聘用的海归人留与辞的问题,观点鲜明。在工作过一段时间之后,他曾花大量时间与所雇的海归人员,就业务范围详谈。徒有虚名的,即刻头衔降级,工资按照国内雇员的水准调整,如果不接受,留去自由。他说:“我也学习西方人,就事论事,不去拐弯抹角。这样做, 是对那些不胜任的年轻人及时敲警钟,让他们正确看待自己,抓紧提高自己。同时,我要对我的企业负责,无论海外还是内地的工作人员,公司领导应该一视同仁,以实力通过验证。”
对于刚回来的海归人,北京天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钱健春总经理建议:“人最怕的是还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时候,过分自我膨胀。如果我是刚回来的海归人,我会静下心,沉默一段,好好观察,学习,充实自己。”对于自我膨胀的现象,北京市大发畜产总公司总经理尹颜勋先生谈到一个惨痛的教训。他们公司聘用了一位海 归人士做技术总监,人很能干,总是希望能用其所学为企业作出贡献,但有时缺乏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的经验,照搬西方的东西,导致一些失误。比如:在中国每平方米一般饲养10只肉鸡,他一再坚持养到14只没有题,原因很简单,因为美国就是这样做的,虽然我们对此有怀疑,看到他如此有理有据争辩,公司决定给他两个工厂做试验,结果损失惨重。事后分析,失败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忽视了生态大环境的不同所致。虽然公司并没有怪他,并对其再三挽留,最后他还是走了。但这上百万的浪费对于中国的农民,是多么沉重一笔代价啊!
先后在IBM和HP都从事部门经理的周军女士认为,中国外企里的海归人,实际上处在一个相当尴尬的位置。近些年,从中国企业最基层打拼上来的人,是对企业自身的制度、市场运作及国人的心态都更为了解的一批专业人才,他们不仅年轻有为,而且也确实进入各行各业的主导地位,真正在管理运作企业。而海归人呢?从海外回来后,单靠从西方学到的经验,来管理中国内地经验丰富的员工,没有相当的本事,不是那么容易可以“搞定”。同时,美国总部给这些海归人的压力也很大,因为他们常常被美国总部反问:“作为美国公司的代表,你如何在中国实施全球战略?”
在北京大学国际MBA就读总裁班的律师先生认为:海归人确实了解一些西方商场上的先进运作方式。现实操作中,所提倡鼓励的方式,也都是自己了解,熟悉范围内的东西,对于不了解的内容,当然不会在考虑之中。所以,海归人往往比较适合成为集思广益中的智囊成员,但如果只因为海归人的海外经验,而机械地将他们安排在关系企业整体命运,制订企业重要方针的机体中,对于他们能否全盘综合把握中国整体发展,客观和现实地作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决策,的确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IBM部门副总经理陈文先生,从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中体会到:“海归一般是在西方稳定的市场经济下,基本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为主,与客户来往经验不多,或者说比较少有机会介入公司内外的关键性的商务决策过程中。而进入中国后,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新兴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要求具有非常丰富的知识,不仅要懂技术专业,而且要参与管理,同时还要与客户联络,需要多方面协调。而一些人会因缺乏经验难于应对,而且,处事方法如果完全按照西方理念来办事,就会过于天真。如果情况发生在公司内部,大家可以协商互补,但是,直接与客户发生不应该的冲突,就会给整体作业带来负面影响,补救起来往往是被动的。”与此同时,还有许多公司负责人都感到,对于中国客户、中国市场、中国人员的低估,是初到海归人士普遍通病。
在朗讯担任中国网通销售总监的高波先生认为,海归人的敬业精神比国内人更强,同时他们比国人负担更大的压力,因为大部分人受雇的原因是他们具备更高的技术,然而中国也在发展,技术更新也快,如果海归人不努力,不提高,他们的淘汰机率和不安定感会比国人更大,一旦需要他们离开现有的外企环境工作,他们在
中国市场生存的机会,相对减小。事实是,回来时以国外工资条件受聘,现在更换成国内雇员待遇的海归人,在外企中,已经不再罕见。
注:本文为网友投稿,纯属个人观点,本网站为此不负任何责任。
来源:[网友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