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出国特邀主持人郑勇(北京晚报人才周刊主编):在咱们接触的低龄留学学生当中,他们出国留学之后的表现有没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
![]() |
新东方前途出国有限公司澳新事业部总监 [保存到相册] |
陈娟(澳际教育集团澳新事业部执行总监):我想是肯定有的。是这样,其实主要是文化的差异,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小的例子,我们很多地区有一些地区是善于喝酒的,我们蒙古同胞,我们有一个蒙古的孩子出去,因为年龄小于18岁,他不觉得喝酒是很不允许的行为,他就在寄宿家庭里喝酒了,就被寄宿家庭投诉到学校,学校发了一封警告信过来,我们在跟家长分享这件事,他觉得非常诧异。我想这就是文化差异,在海外未成年人喝酒是非常严重的事情,我觉得更多的学生应该在出国之前做好文化的分享,了解不同的海外文化。
搜狐出国特邀主持人郑勇(北京晚报人才周刊主编):这个文化是一方面,还有一个能否适应在中学的学习,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基本上独生子女,在家里边父母都是宠爱有加,当他离开了祖国的怀抱,到一个陌生的国度,进入到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与国内截然不同的地方,他能不能适应?
王怡(新东方前途出国有限公司澳新部总监):平时在跟低龄的家长沟通的时候就想传达的一个观念,我们传统的家庭教育,家长跟孩子情感上的沟通直接语言的表达会比较好,感情是内敛的,很多家长,特别为孩子着急,学习成绩跟不上怎么样,没有说从一个朋友角度更多关心他沟通。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出国之后,我特别希望在他小时候,在他走之前把心态放成平等朋友的心态去沟通,很多孩子在那边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有时候,肯定是跟不上功课,是肯定的,他要适应那边的语言环境,要独立生活,心理上承受很大的压力,这种父母一直是给他在心理上有一种很大的压力,孩子不会把学习上、生活上烦恼跟家长讲。
像我当时的时候也是一个留学生,我当时在英国读书,我跟我妈妈平时沟通非常多,我们甚至用很传统的方式,我们那个时候就会写信,我把我最近的想法写给我妈妈,她会用书信方式回给给我,我觉得是非常非常好的方式。家长在孩子不管出现任何事的时候要鼓励他,跟不上功课也要鼓励他,那么小敢于在陌生环境生活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我觉得要多沟通。
搜狐出国特邀主持人郑勇(北京晚报人才周刊主编):出国留学是很个性化的事情,必定对于每年好几百万高考学生来说,出国留学还是一个窄众,我想听听三位专家的意见,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去低龄留学?
丁志宁(北京留学行业协会国际部主任):从我的角度来讲,我觉得没有,只要是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基本前提,身心健康的孩子,我觉得没有不适合出国留学,因为出国留学从20、30年前比较神秘的事情现在很普及化的事情,留学并不是一个多难的事情,所以一个原则,我觉得并没有不适合去留学的学生。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刚才两位老师讲得很好,关键如何把这件事情做好,跟父母如何保持常态的联系以及相关的服务是不是国内和国外的服务能够对接好,给提供孩子各种各样的保障,如何把问题做好是很关键的。
陈娟(澳际教育集团澳新事业部执行总监):孩子心智不成熟的话,无论哪个年龄出国都是问题。首先他要学会主动跟别人沟通,除了跟父母沟通之外。另外他在外面的时候也要主动跟周围朋友沟通,当他遇到问题他能主动去解决问题,主动自我去克服问题,所以说这样就需要他有一个独立的思想。包括我们的海外教育,因为海外教育,刚才学校代表也提到,我们和国内最大的区别是国内的教育是以给答案为主,海外的教育是让你去探讨答案为主,这种不同文化不同要求,要求我们学生和家长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王怡(新东方前途出国有限公司澳新部总监):我比较同意两位老师的意见,孩子只要是心智成熟我觉得都没有太大问题,比较害怕是什么呢?我还是分享一个例子,我之前在澳洲的校方工作过一段时间,也算是一个私立高中,他会把国外的校长带到中国开家长会,跟家长面对面的沟通,你会看到明显的对比,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些家长知道孩子学习成绩好。我举两个印象比较深的例子,有一个妈妈在家长会那边号啕大哭,他的孩子在那边结婚了,家长都不知道。还有一个爸爸参加家长会,他的孩子要面临驱逐回国的境地,老师跟他讲,有些孩子会留一个假地址,导致这个成绩单或者这样报告寄不到加重手中,他爸爸非常生气,孩子在那边非常非常辛苦,找我要钱买车,给他钱。当时很生气打电话叫孩子回来,这样的情况出现非常少。我仍然觉得也是需要我们关注的,这个孩子首先,家长应该会比较了解自己的孩子,有些孩子确实心智不是特别成熟,如果在国内让你非常操心,我觉得可能你这么小把他送出去并不是特别慎重的决定,我觉得还是要有这方面的考虑。
澳大利亚留学沙龙精选内容:
论坛一: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