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书[搜狐教育频道、搜狐出国频道主编]:周老师,今天三个主讲人多次提到新东方,你觉得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周成刚[北京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CEO]:首先我想说的是,和欧美国家、日本、韩国比较,我们留学趋势来的稍微晚一些,因为我们改革开放从70、80年代开始,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发达、随着世界一体化,人们从中国走出去,世界各国人民走到中国留学,这是必然的趋势。21世纪是相互依存的时代,相互都要依靠、相互都要借鉴、相互都要学习,今天是国外留学生最多的年代,也是走出去留学的最多一代,而且这个趋势像上大学变得越来越正常一样,也不会再是特别新奇的事情。
第二点,新东方一直在努力。大家都在说新东方做那么大,我觉得没有做那么大、也没有那么好,在座都是行业里的老大,其实我们内心也一直在跟他们学习。有一个榜样在前边,就一定能做的更好。所以过去几年我们成长很快,服务不会消失,即便像欧美发达国家,回过头看他们的服务是加强而不是消失了,收费是提高而不是降低了,所以人们在互联网时代,更需要面对面交往。
第三点,创新是必须的。中国留学咨询行业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也就是你出一份钱,我把你送到一个国家去,这是最基本的咨询或者说还没有开始咨询。未来可能需要更多的规划、更多的设计,比如像美国现在的咨询,一般提前三年就开始了,里边有很多设计,很多主观的行为,有多想法和方法去达到目标,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我想我们现在只是满足当下老百姓最实际的需求,无论留学行业还是咨询行业,我们更需要眼光和自觉。
许晓书[搜狐教育频道、搜狐出国频道主编]:李总,您是否有紧迫感?这个紧迫感来自于留学行业哪个部分?
李朱[启德教育集团总裁]:其实我们一直有紧迫和危机感,像周老师追赶得还挺快,经常说新东方是在地表挖矿,捡起石子就是金子,而我们是在挖深矿,要付出更多,甚至还有可能遇到事故,这也是锻炼核心竞争力很重要的部分。很多同行说我们的竞争力是人才,我认为企业的竞争力是造就人才的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培养机制。所以启德一直在做一些布局,外界也看到我们人事变动比较频繁,已经把80后推到一线。我们做了十几年留学培训行业,已经明显老了,但是我们也不会服老,一直跟随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包括互联网趋势、新的营销模式,以及业务模式的趋势,在这点上还是有一定的准备。
许晓书[搜狐教育频道、搜狐出国频道主编]:李先生,你在成长发展的二十年里,是否有某些机会错过的?如果有机会选择重现,你选择什么重现?
李平[澳际教育集团董事长]:二十多年里有其他机会失去了,但是我还是觉得,二十年前刚接触这个行业的时候,很多人跟我说你可以做二十年,而我觉得事在人为。这个行业能够存在很久,但是每个企业是不是真的非常好?的确有很大的压力,这个压力更多来自于学生和家长。十年前刚接触互联网的学生,知识、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比现在差很多,现在很多学生在这些方面知识都已经非常丰富,而且他们对于留学认识,对专业的认知度还是非常高的,所以希望我们提供更多的服务,在这些方面的确需要我们的顾问更专业。
许晓书[搜狐教育频道、搜狐出国频道主编]:过去就过去了,还是选择当下和未来?
李平[澳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对。
许晓书[搜狐教育频道、搜狐出国频道主编]:王先生,和中留学做的非常成功,你认为这个品牌对一个人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王力民[和中联合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可能是我们和中人。和中从1995年开始做起,李总是做了十几年老了,太谦虚。这个世界一直追求创新,但是我希望尊老爱幼,任何新的东西都值得鼓励,包括有年轻的朋友,我发自内心地希望他有一天超越我。所以我们对新生事物,对年轻人一定有尊重、理解和支持,而且希望他们超越我们。同时这个时代什么时候都在讲坚持、讲历史、讲传承。所以我们说在世界上那么多百年老店、那么多品牌绝对不是几年做起来的。因此,我希望在座的年轻人、新企业能够超越我们,同时希望所谓的老家伙们能够保持,希望有所建树,在中国打造一批出国行业的百年老店。
我曾经说过,其实这个行业无论移民和留学,应该必须诞生出几家伟大的公司,这个伟大包括规模、历史、企业文化、社会责任感等。因此从这个角度,和中一直在努力,到现在为止有相当的影响,但是远远不够。如何提升我们社会责任感,把我们所做的工作完善。现在我们经济上去了,但是我们很多习惯没有跟经济同步,光埋怨没有用,我们需要做一些事情,对行业具有非常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找到作为和中人的骄傲。
许晓书[搜狐教育频道、搜狐出国频道主编]:作为女性管理者,可能在工作中遇到更大的困难,你平常在工作中最恐惧的是什么?
顾晓倩[施强留学总经理]:对于我个人来说,加入施强也有四五年时间,对于我目前管理整体团队来说,应该没有多大困难和压力,因为我自己本身是抗压能力非常强的人,到双休日都能看到我在上班。我经常用实际行动带领我们团队,帮助我们团队成功,自然而然下属会服你。对于市场来说李总也讲到,用人机制是我们的一种理念,因为整个施强敢启用新人。我很年轻,我的管理经验并不足,但是施强敢启用新人。我们药业在全国有150个分公司,几乎所有经理都在24岁左右,因为信任他们刚从学校毕业,激情不会被磨灭。施强留学也一样敢启用新人,我们希望招聘来的人是一张白纸,因为他有更多的激情,愿意帮助想要留学的人,完成他们的梦想。
许晓书[搜狐教育频道、搜狐出国频道主编]:我们也有关于用人问题。李总你希望高管团队具备哪些能力?最欣赏男性身上什么品质?最欣赏女性身上什么品质?最喜欢什么样员工?
李朱[启德教育集团总裁]:我希望高管有做事业的能力,第二个是有一定的洞察力,洞察人心、洞察市场,第三个还有更好的判断力,第四有更好的执行力。这四个力要求对我也很困难,希望能做到50%—60%就不错了。男性要有担当、正直、胸怀宽广,女性要温柔如水、有韧性。
周成刚[北京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CEO]:新东方的企业文化还是蛮强烈的,平时从总裁到员工一块讨论,到底我们走向哪里去?需要什么品质和素质?我自己认为对我来说一个管理者,第一点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就是你要有一种在行业里最起码的道德观底线,没有这个很难谈及其他;第二特别注重管理者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因为管理者需要最终做决定,不需要成为行业顶尖的专家。我想在座许多人都是一个咨询业最顶尖的专家,但是他还需要分析和判断能力,这个人怎么用在合适岗位上?决定背后是判断,我认为判断能力非常在意。
男性身上品质就要刚强一点,我不知道21世纪社会为何感觉女性更加男性化,男性更加女性化,或者中性特别受欢迎,男性还是更刚强一些、女性要更温柔一些,在职场上更专业一些就好。
李平[澳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对于一个管理者,首先得有职业度;第二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有一个比较敏锐的眼光,这是非常重要的。
对男性管理者第一是真诚,女性要温柔,另外有一点抗压能力,才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王力民[和中联合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如果大家还算比较幸运成功的话,对管理者的标准差不多.对我来讲首先是价值观,要有跟相同的价值观,这个非常重要。另外我希望这个人像老板一样考虑问题,而且他不是老板。因为我本人非常强调换位思考,无论是决策、看问题等。第三是执行力,这个世界上不缺聪明人,缺的是把事情执行好的人。中国人总是局限在说说而已。包括李先生说的职业性,这个也极其重要,现在太多中国人在职场上不太讲规矩。我有一个助理说过一句话,把原则上的事搞的特别灵活,把一个灵活的事搞的很死板,这个请大家注意,该说的说、该做的做、同时不该说的坚决不说。
至于对男女标准,在座还是有一些年轻的男孩、女孩没有结婚的,其实大家的标准都差不多,我想男人有担当很重要,我特别喜欢用梦想这个词,一个男人有梦想,而且把这个梦想转化为现实的这种能力和行动。=更进一步要求希望这个人幽默,男人幽默还是很重要的。女性自古不变就是四个字:美丽善良。
顾晓倩[施强留学总经理]:刚才四位老总都说的非常有高度,对于我来说如果是女孩子,更多希望她聪明,一点就通,细心、抗压能力很强;对于男孩子则更多希望他不要那么女性化,我可以把我自己当成男人用,希望团队有更多像我这样的人。女孩能震住场面,男孩子再细心一点。有时候对女孩子和男孩子的期望值,往往对男孩子比对女孩子高很多,怎么权衡男女之间比例?如何让男孩子真正沉下心进入我们行业?这也是我们考量男生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他希望得到更多的时候,这个事业可能不适合他。女孩子没有太大问题,包括职业素质、职业形象都适合从事留学行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