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频道 > 留学专区 > 留学看点

留学分享:美国LL.M.交流总结励志(四)

来源:搜狐出国 作者:金东方
2011年09月08日15:06

>>>进入搜狐出国频道      >>>去《搜狐出国》微博看看

  引言: 戏剧分为悲剧和喜剧,卓别林说过,用放大镜看人生,人生将是一场悲剧,用望远镜看人生,人生则是一场喜剧。这句话,同样深刻地揭示了很多人(包括我)的申请历程.

  戏剧性,人生调味品,就像一盘菜里加上后劲慢热的辣椒,让吃者舌头着火,满头大汗,热泪盈眶,结果,要么觉得很过瘾,要么痛不欲生。说到申请,有时你觉得胜券在握,却鸡飞蛋打;当你熬夜啜泣品味绝望,却发现命运为你开起了另一扇窗,并送来早晨、阳光。

  当我同时收到纽约大学和哈佛的录取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激动得心都要跳出来,手脚也无法动弹,想高声呐喊,话却卡在桑字眼。我使劲掐自己,结果发现:完了,没感觉!——Oh, sheet! It happened in my dreams, again...

  从头说起,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我的2010年申请,那就是——豪赌。赌徒的心态,要么丧失理智,要么理智丧失,更有甚者丧失恐惧而敢于直面暴风雨般的拒信,我却兼而有之。尤其一开始,有USC保底,我蛮横地申请了T14 中的9所,还申请了地理位置销魂但录取几率断魂的UCLA,外加去年调我我胃口让人心有不甘难以释怀的VANDY,愚蠢地放弃了申请其实很般配也很适合在一起的BU和GW。

  赌徒的命运必然和戏剧性喜结连理,而不顾前途多桀。

  1月份,当我预定NW的SKYPE面试时,发现未来2个月内的上千个时段全部被预定一空,立刻断定是恶作剧:肯定有人定光了所有面试,阻止别人。我决定,立刻写一封信给学校,要求彻查此案。5分钟之后主动放弃了这个想法,主要担心: 万一自己错了,会不会被录取委员会直接定性为推理能力低下,甚至Mentally Challenging……紧接着,我意识到完了,起码要3个月以后才能面试。幸亏,后来定上了3月中旬,简直吓出一身冷汗。而这种几千人申请竞争面试的恐怖感觉一直挥之不去(it is a daunting feeling lingering in my mind)。

  2月初,忽然收到一封NW陌生地址的幽灵邮件,声称:其实你不一定要参加SKYPE面试的,要么写个DIAGNOSTIC WRITING也行,24小时内回复有效。真的假的,我觉得还是面试靠普,不予理会。问提是,第二天夜深人静,有点小失眠(当时离回复期限3小时),思前想后5分钟,觉得再也熬不下去了,宁愿写,要死要活,趁早!突然从床上翻身坐起来,梦游一般炮制了一篇600多字的、充斥着自我感觉良好但逻辑未经验证的案例分析,立刻SUBMIT(提交)。回到床上,倒下睡了过去。

  2月底,一天早上,我终于等到了期待已久的NW来信。关键词搜索了足足30妙,没看到glad或regret的近义词;却发现,我的名字第一次和一个美丽修长的、让我的思考节奏慢下来的很面熟的中学词汇联系在一起:WAITING LIST。。。那一刻,将被永远定格:被TOEFL数次折磨、正在艰难回复中的我,被快过期的面包塞满了牙,震惊赛满了嘴巴;绝望窒息了心脏,呆滞渗透了目光;空白填补了大脑,只蹦出一句:我靠!我开始使劲掐自己,结果发现:完了,真痛!那一刻,就觉得,最喜爱的也是最可能的一个,拒绝了我。各种挫折感迅速汇聚到一起——那扶不起的阿斗TOEFL分数;神经质的梦游案例分析;追求未遂的推荐信;个人主义膨胀后急功近利的赌徒做法——在看到WAIT LIST的刹那,经屁股刚才被掐剧痛的催化,各种挫折感把冰冷的绝望凝聚成了一个纯粹的杯具!最大希望,没了;所有努力,费了。

  往往过了崩溃的时刻,人才能冷静下来。3分钟之后,带着绝望感,我把学校的PROGRAM和自己的PS资料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行间距、左右对齐足足看了4遍,想看看自己到底哪一点配不上?结果发现:当时群发时用的PS模板,确实没有反映出我和对方的般配性……带着沉重的绝望感,我开始疯狂挖掘个人经历和最近学习的“新”闪光点和“潜在”闪光点,写出了一封意味深长的二次表白信,信中不仅表达了自己的真心诚意和并不气馁的持续爱慕之情,而且发了毒誓,这一次,发送邮件之前至少修改了5遍。之后,根本来不及品味郁闷,就马不停蹄找到校友,写出推荐信(peer recommendation)。总之,能想的,都想了;能做的,都作了,就是为了,不新增后悔……

  屋漏偏逢连天雨,其他学校也瞅准机会,先后落井下石。最后,不报希望了。大不了去USC,只是白白浪费了一年等待和努力。

  大约郁闷了9天零3个小时16分钟之后,出现一段小插曲:很蹊跷,我又收到另一封NW陌生地址的该死的幽灵邮件,奇怪的是,这一封的口吻有所不同,就感觉该邮件调戏似的欢迎我去芝加哥,并且给了一个私人密码去参观他家网站。我登录之后,看了两眼,深感憎恶:神经病,又不录取,还大肆广告学校各种八卦细节,没见过这样肉麻的,没时间,也没心情看!关掉网页后,忘了立刻删除该邮件。因此导致,第二天早上,又看了一遍,我的心里开始飘忽,反复嘀咕:不录取,为什么欢迎我去,还给了我密码,能看隐私信息,难道……。经查询,很快证实:我3天前果然被复活了!但学校的确没有发送录取邮件,也绝对没有通知过更新的决定——再仔细一想:干得漂亮!这样学校某些人不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让一部分人错过逃脱炼狱的机会。然后,难道就是把剩余的名额送给那些传说中天天给录取委员会邮寄糖果的、人品超好但前途不大的waitlistees。

  复活的感觉真好:Life is suddenly full of possibilities, 但是,快乐总是短暂而肤浅,痛苦却深刻而漫长。尤其当你得到渴慕已久的对方亲口答应之后,高兴才不到3天,就发现对方来信中还回味悠长地提到了“聘礼”——而它远远超出你的预算、预期。你开始自责,表示无法原谅自己赚钱太少,存钱理财无道;而那个身在海外的明眸善睐者,虽然此前投来关怀的眼神,但在这个问题上,却一点也不善解人意!

  上帝是公平的,不会给人十全十美的幸福,往往给了此(例如录取AD)就不给与彼,除非你是上帝的宠儿,或者幸运地申请到西太平洋的某个大学

  复活秘籍(来自未必充分的research):

  实际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被wait list("wl")沾上一点儿也不好玩:这绝不是一项有趣的游戏;但对于LAW SCHOOL来说,却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生意。当人被首次waitlisted时,感到震惊(How come?);收到第二封wl信之后,开始悲情(Really? 深感大事不妙);收到第三封时,逐渐疯狂(Oh, sheet!),比如我。。。

  孙子兵法告诉我们,战争之前,最重要的是:知己知彼,战争前夜要乔装打扮探知对方底细。DD之后,我才发现,Wait list 只是个化名,它原来有个曾用名/别名:叫Admissions Purgatory,意思是:录取炼狱或暂时苦难!

  看来,我们有必要通过几个问题,进一步认识这个Miss/Mr. Wait List:

  (1) 为什么有这个欺人太甚的东西?一点都不和谐!

  在时代背景下来考虑,就比较好理解:主要是因为三角恋和多角恋太流行、太普遍。身在海外的对方非常明白:距离不仅产生美,而且让人心碎,进而Betray(背叛);为了确保未来的班级人数,学校专门制作了数据模型,计算出过去几年有多少人口是心非:匆匆表白却移情别恋,又有多少人感情坚定却死于苦等。根据此概率,来预测今后的行情,当被被背叛的次数越来越多,物极必反,学校启动了报复性的Waitlist。

  (2) 为什么被储备的会是我?

  要么你的表白申请太迟,以致被储备;

  要么你的综合表现不错,但苦于对方求爱者甚多,你无法马到成功,轮为替补;

  要么你的资质表现太好,让人担心“你真的会和人家一起过日子?" 因此,通过waitlist来考察你的真实意思(有待验证)。毕竟,学校也谨慎提防花蝴蝶,反而怕错过那些真心实意的追求者。

  (3) 那么,有人要问了:Waitlistees有排名么?可以打电话问么?

  目前的信息说,没有排名。外国网站的解释是,录取是一个质的判断问题,每个人的特质和经验都无法量化,因此,不排名。不信,你就打电话问问。

  (4) 还有个问题,复活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一般认为,不同学校和/或不同年份不一样。例如,安娜堡、弗吉尼亚、杜克、两年WL我的VANDY、还有UCLA这些学校项目较小,而且追求者大多比较坚定,喜欢美景和学术声誉,复活的数量少;而NU(今年例外),BU等项目很大,复活的绝对数量也就多;CONELL他们家的snail offer 像蜗牛一样慢,后期复活比例也不大。不过,绝大部分学校都存在着复活传说,例如,今年西北非常多的复活,中国同学可能近30%来自复活(项目虽好但暴贵,可能是主要原因)。

  回到现实世界,从技术上讲,大家在复活申请时,建议参考以下得失(how to get off the wait list):

  DON’TS:

  (1) 有人听说自己被纳入情人储备计划之后,天天送糖果给对方,有人则天天寄情书/写邮件/电话轰炸(这些被证明是屡试不爽的能让录取委员会充分感受他们纯朴幼稚气息或绝望抓狂情绪的有效手段)。曾有人寄了一把座位给录取委员会,要求换一个(seat)录取位置,结果被退回(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低效而过时的玩火方式,除了烧钱之外,还有一个绝妙好处:获得学校强烈关注,并且,把你从WAITLIST里认真找出来,清理掉)。

  (2) 有人打电话给录取委员会,宣告自己已经移情别恋,并退还不太合手的offer;转而大力推荐另一位处于WAITLIST水深火热中的朋友小丽:夸其不仅GPA很赞,而且才情出众,还会做饭……其无名指更是非常适合佩戴戒指;如果学校允许,巴不得直接转交给小丽。

  (3) 有人以乞求的口吻肯请身在海外的对方接受TA,并坦诚自己已经全盘杯具。

  (4) 找了一些头衔出众的亲属、名人,证明自己的学术能力超强。(毫无意义的recommendation)

  (5) 善意提醒录取委员会,重复强调自己的GPA可是95/100,不是75/100;排名第3 而不是33;实习一堆一堆。

  (6) 有人很聪明地从本学校或者他校网站上截取、模仿甚至COPY其对于PROGRAM、专业等描述。(非常专业,这样能直接体现出匹配性。不过,千万别忘了使出托福的最重要一项技能:改写,即改头换面,用自己的话来阐述别人的观点。舍此不图,你在向录取委员会展示一宗罪:“剽窃”)

  DOES:

  (1) 打电话,问问学校被WL的原因,请问他们你提供什么方面的材料好一些(很多时候邮件或者附件信里,只是模糊告诉你,可以更新申请,提供你认为合适的补充材料)。

  (2) 告诉对方你的诚意和决心(commitment),你对该项目有浓厚兴趣,并阐述兴趣浓度不减的主要原因(例如,该项目可以完成自己的教育背景、人生经历和职业规划这一完美拼图;该校地理位置让你魂牵梦绕,欲罢不能;深刻阐释:该校的使命陈述/mission statement和你的个人价值观惊人一致。

  (3) 把复活申请看作一篇自我辩护词,坚定表达自己的优势和专一,说服对方接受你。表明虽然你已经有别的OFFER,但是始终等待着你的第一选择;并顺势承诺,如获录取,将撤回/拒绝其他所有申请/AD。

  (4) 尽量不要重复PS和已经提交的材料,而是发掘能证明般配性的“被遗忘的”闪光点。

  (5) 由于很多学校和美国就业市场明确了:LLM并非为获得美国长期工作机会设置的项目;如果你此前声称,毕业后有志在美国工作几年而让学校没有信心帮你实现目标的,可以考虑修改为,鼓吹自己回国有大把机会。(这一点可能有争议,虽然我这么做,但不确定是否真的起到过作用)

  (6) 补足申请文件中学校想看却轻描淡写,或模糊不清,甚至遗漏的点。例如,你的学习成绩呈下降趋势,需要解释;如果有不可掩饰的学术工作缺点,需要解释;

  (7) 更新学习、工作成绩。尤其是那些有说服力的,例如,个人加薪、升职、在血汗工厂的成功实习、亚太区魔售争霸赛一等奖等等。

  (8) 如有必要,可以考虑补充1、2封有分量的推荐性。尤其如果推荐人是所申请学校的老师或者毕业生,可取。国内推荐人可能让你自己写好内容签字,但外国人一定不是,可以给他们一些介绍和参考信息。但,时间不等人,来不及的,赶快找别人。

  (9) 不宜过于频繁轰炸录取委员会,搞得别人焦头烂额。慎重起见,第二次更新材料,起码间隔一个周,第三次,可以更长一点时间。只做有用的更新:信息贵精不贵多,自己掌握好节奏和必要性。

  (10) 如果有其他同样好的、甚至更好的选择,及时终止、撤回该校申请:这无疑是相当积德的善举,救人于炼狱。

  保持勇往直前的冷静心态,穿越复杂繁琐的多层梦境,后彼岸。然后,低调点,LL.M. 只是老流氓,纸老虎;成功,则是一门综合艺术。。

(责任编辑:刘丽虹)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中国教育培训库 找学校 找课程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时尚文化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