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频道 > 留学专区 > 留学看点

国际高中:从国际教育一路走向国际化教育

来源:新京报 作者:孔悦
2011年05月10日08:49

 

    >>>进入搜狐出国频道

    >>>去《搜狐出国》微博看看

   袁桂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学原理、农村教育、西方道德教育。著有《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指标研究》、《现代教育思想专题》、《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等。

  在北京,由于受高考制度及户籍制度的影响,以及出国留学的打算,许多学生和家长开始关注国际高中,国际化高中教育在京城一时升温。今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袁桂林教授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正式开题,国际高中教育的发展也引起了他的关注。为此,记者就有关国际高中的相关话题对袁桂林教授进行了专访。

  办学模式 国外全教育模式初现

  新京报:国际高中在中国产生的背景是怎样的?

  袁桂林:据我所知,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就出现了国际高中的雏形。那时国家开始取消高中阶段的重点学校、重点班,允许高中招收择校生,重点高中摇身一变为示范性高中,它们升学率高,影响依旧很大。但由于取消重点高中后,国家给予的财政优惠也同时取消,所以这些示范性高中为了获得更多的办学资金,就成立了现在所说的国际班,那时还没有明确叫这个名字,有的学校就叫做外语加强班或者留学预备班。

  当然,那时社会也有这种需求。以前高中录取是以分为主的单一模式,有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学习不好,家长就会把他们送到这种班,然后让他们出国留学,学费都是很贵的。后来为了防止学校乱收费,2005、2006年教育部还对这些高中实行了限钱数、限分数、限人数的“三限”政策。

  新京报:当时这种国际班的数量和规模怎样?

  袁桂林:至少很多省会的示范性高中都有,但他们的规模都很小,而且不是政府或机构合作办学,有的学校可能会请外教。上这种班的孩子目标都很明确,就是出国留学。他们的外语要好,但别的科目不一定强,可能不是全面发展,国外的大学也不一定要求所有学科都好。

  新京报:现在的国际高中或国际班有哪些办学模式?

  袁桂林:基本有四种:一是中外地方政府的合作,签订协议,委托当地高中办校或办班;二是校际之间的联谊;三是中外合资的民办学校,比如国外企业、机构与中国民办学校的合作;四是国外的全套教育模式移植到中国来,这种模式最初出现在高校,现在国际高中也开始有了,但数量还很少。

  新京报:一般来说,选择国际高中的学生和家长都抱着怎样的心态?

  袁桂林:一个重要的心态就是躲开中国的高考。中国的高考制度使得高中的课程过宽过深,学生们疲于学习各种知识。近些年来中国的大学扩招的很多都是二本、三本,好学校的竞争仍然非常激烈,这也使得许多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在国内读二本、三本还不如直接出国留学。

  课程设置 中方课程主导才是拥有“教育主权”?

  新京报:据了解,现在的国际高中或公立高中的国际班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中方课程、语言课程及外方课程三部分,在中外课程设置上不同的学校比例也有所不同,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袁桂林:中外课程的比例设置确实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作为中国人,我们可能会非常担心由此带来的教育主权和教育目的的问题。但现在我们对教育主权的界定还很模糊,比如是否基础教育都要学习我们自己的课程才是拥有教育主权。我认为教育主权在法律上应有明确的界定。还有就是我们对教育目的的表述应该是培养合格的公民。

  新京报:有些人非常担心外方课程设置比例过高,使得学生丧失自有文化传统,甚至认为这是在为外国培养人才。

  袁桂林:我认为我们应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这些问题。教育问题本身就含有多元文化的影响,而且这种多元化的影响是必然的,就像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一样。我们不应该过于强调中国文化,以为中国文化就必须是最大的。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国籍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只要国籍没变,这种传统就不会轻易丧失。国际高中触及到这个问题是件好事,能让我们更多地思考中国教育和国际接轨的问题。

  标准建立 亟须建立国际高中课程和文凭标准

  新京报:现在的国际高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袁桂林:我觉得国家要加强对国际高中的宏观指导,进行统一规划,不能由学校自作主张,或许可以先改革试点,再逐步推开。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很难建立,可以建立相关的课程标准,从学术价值的角度来界定中外课程的比例。另外,国际高中文凭的授予也是一个大问题,据我所知,因为是合作办学,有的学校是一方授予文凭,还有的是两边都授予文凭。国家需要建立国际高中的文凭标准。

  新京报:国际高中值得借鉴的地方有哪些?

  袁桂林:国际高中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其实就是国外的高中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国外的高中可以在高中学习大学的课程,他们的高中和大学衔接非常好,而我们的高考就像一个关卡,把高中和大学截断了。我们的高中和大学的衔接问题也正在探讨中,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继续扩大大学办学和招生的自主权。

  国际背景 积极推进国际化,争取国际生源

  新京报:国际高中的影响及发展前景怎样?

  袁桂林:国际高中的发展对现有高中教育体制的冲击值得保持关注,不要把它当做负面的影响来回避,要当做一种正面的挑战来认真对待,思考我们体制的弊端。我们现有的高中课程设置过宽过难,能适应这种课程的是一部分学生,而不是全部,所以要允许偏科的存在,促进高中课程的多样化。此外,国际高中的发展对大学教育也是一种冲击。现在国内的大学基本都是“窝里斗”,在国际背景下,我们的大学应该多到国际上去竞争。

  国际高中是我国高中发展多样化的类型之一,它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的潜力很大。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国际高中基本上还是单一的思维模式,目的是把学生送出国。我认为国际高中的学生也应该是国际化的,要到国外去争取生源,有很多国家的学生也是愿意到中国来读大学的,国际高中也应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议论风生

  担心资金随留学流出国外,这种欧洲17世纪重商主义的观点实在有些过时。

  二十万人选择离开,既有人才向高处流动的规律,又有值得警醒的忧虑,我们的高考制度改革还有很多缺失。

  高中、高校缺乏对学生自我的教育。没有这一点,自信、自尊、自强就是一句空话。

  为何选择这条路?

  20万学生自费留学浪潮出现在去年,媒体在今年年初已经争相报道。

  二三十年前,出国是件很难的事儿。学业超群、家庭殷实、有给力的海外关系是当时的三个硬条件。而随着改革开放向深度发展,以及国外大学招生政策日益宽松,这三个都已经不再是约束的条件。

  “在国内上不到好大学,干脆出去!”相信这个这个因素是不少家长认同的。

  “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国际部,使我们的学校与国际接轨。”早在上世纪末就办国际部的北京某重点高中校长曾这样阐释学校的发展规划。

  大多数这样的学校都打着与国际接轨的旗号,招收国际学生,实际上绝大多数仍是中国学生,但是,收费绝对是国际化的,仅学费一项每年要交10万,这还不是最多的。

  按说,有20万学生不用国家费劲,自己出国留学,对扩大改革开放是一件好事儿。可是大家心里仍觉得有点儿闹得慌。那么,我们担忧什么?

  我们担忧什么?

  人才流失的观点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过,清华、北大一直因此受到一些人的指责,怎么中国的学府成了出国留学辅导学校呢?

  有人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算了一笔账。一年20万人,如果每人出国留学费用在20万的话,那么,每年就有400亿通过这些学生流出了国界!这种近似欧洲17世纪重商主义的观点(财富流入而不流出)实在有些过时。

  国际部在全国各地高中纷纷出炉似乎也能推进学校的国际化,至少打破了高中千人一面的僵硬模式,扩大了对外交往的渠道。但是,为什么办了国际部的高中本身并没有多少改观呢?

  高中、高考、高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个什么形象,恐怕见仁见智。但是,“三高”问题突出也是不争的事实。家长不会等待教育改革何时到来,因为孩子长到一定时候就要读大学。二十万人选择离开,既有人才向高处流动的规律,又有值得我们警醒的忧虑。

  高中课程改革持续了十年,成果当然不少。但是,课程结构与内容依然跟不上我们国家经济社会进步发展的脚步。我们随便在各大城市挑100所高中,看看有多少在真正为学生开设选修课?估计10%都不到。市场经济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可是,高中课程中有关经济学的知识少得可怜,有些内容更是不知所云。教师们依然将对知识的记忆背诵看成是打好基础的关键,这种源于中世纪的落后教育方法如何培养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和出色的辩论才能?

  高考数学是最重要的科目,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手工计算,坚决抵制计算器。于是,全国的青少年把大量时间用在了计算能力的训练上。数学高考命题组的专家们,你们准备将这种“野蛮”的教育进行到什么时代?考美国大学的数学是可以用计算器的,所以,一些国内高中生一旦接触就有一种解放的感受。

  考雅思、托福都可以一年多次,而我们的高考只有一次,风险实在太大。国外多所大学可以同时录取一个学生,学生自己有权利做出选择,而国内却不行……种种现实的不足体现了我们的高考制度改革还有很多缺失。

  教育核心问题是“自我的缺失”

  2009年9月初,美国各地中小学开学。奥巴马向全国学生发表了电视讲话,他希望孩子们能够做负责任的人,但是,这个负责任与我们的理念有一定差异。奥巴马说:“对于自己的教育,是你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是有用之才,而发现自己的才能是什么,就是你们要对自己担起的责任。教育给你们提供了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当然,学生最终是要对社会负责任的,但是,在对社会负责之前,先要对自己负责,一个对自己都不负责的人如何真正对社会负责。高中、高校缺乏对学生自我的教育。没有这一点,自信、自尊、自强就是一句空话。

  当然,对自我的教育要从家庭开始,要从小学开始。教育的内容不仅涉及生活自理的能力,还应该涉及独立思考和合作行动。我们期待着全国的校长们能够从这场留学潮流中学会点儿什么,尽一切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优质课程,少一些约束,多一些自由,这恐怕比攀比升学率重要的多。

  “微”课堂

  国际高中的现实基础和动机

  @陈忠联教授:中国的经济只会越来越发展,而中国的教育制度一下子改变不了现在的高考制度。很多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从身心上都不能适应现在的高考制度,加上家长想把孩子送到更好的教育环境中去读书,所以现在走国际教育路子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致爱丽丝007:开办“国际高中班”各地趋之若鹜,我想我们应先思考其动机性质问题。我们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我们的孩子从高中就开始接受这种国际教育,当然他们的国际主义会扎根发芽,若干年后,他们俨然都成为民族虚无的国际人了。有识之士是不是因为13亿中国人太多,所以想起了这个改造民族灵魂的忧国之策?

  国际教育还是国际化教育?

  @俞敏洪快讯:“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叫法是错的,国际高中是有严格定义的,外国人到了中国以后,通过外国人的体系在中国办的学校,是全西方教学模式的叫国际高中。在教育概念里面,国际学校是完整地遵循了西方国家的教学体系,在中国植入的教学模式。

  所以,我更愿意把“新东方国际高中”定义为国际化的高中。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应该弘扬的不是国际教育,而是国际化的教育。国际化就把中国也包含在内了。

  @朱红亮奋斗:国际高中教育要做到真正的国际化、创新化和个性化,要实现五大使命和任务:保留中国教育中优秀的元素;引入西方教育中合理的要素;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同情心、价值观、世界观。

  @徐小平:据说全国有六万多所中学办了“国际高中班”。这对于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人才,善莫大焉。我高度赞赏。但这有一个特别坏的副作用:加速教育的两极分化、社会不公。能上国际班的,只能是有钱人孩子。没钱孩子再优秀,只能上“不国际班”。情何以堪!最好的解决办法应该是:停止批准新增国际班,现有国际班毕业即止,但鼓励社会力量办独立的留学预备高中,在体制上和现有高中不挂钩,在校园上和现有高中完全独立,形成一个完整的国际高中留学预科体系。这样做,虽然还是无法解决教育两极分化,但至少解决了一校两制的副作用,对中国教育更加有利。

  @连虓:留学热潮致使社会上纷繁复杂的国际班招生火热,然而教学现状却差强人意,我多次被邀请去进行“救火”,发现很多国际班,缺乏实施国际教育的平台,对国际教育核心课程的把握上有误差,对国际教育复杂性准备不足,学生等于从“本土”应试,转而接受了“洋”应试。(本节内容选自新浪微博,有整理和删节)(记者 孔悦 整理)

(责任编辑:刘丽虹)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中国教育培训库 找学校 找课程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时尚文化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