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31日专电 随着中国放开人才中介市场的政策出台,中外猎头公司由“地下游击队”堂而皇之地变为“地面正规军”,双方的交锋已是箭在弦上,引而待发。一方面是财大气粗、势力雄厚的洋中介,一方面是土生土长的“土猎头”,人们不禁会担心,土洋争霸,鹿死谁手?
洋中介纷纷抢占“人才高地”
世界排名前两位的猎头公司海德思哲(Heidrich&sttruggles)、光辉国际(Korn/Ferry International)已领取了《北京市人才市场中介服务许可证》,获得了从事人才市场中介服务的资质。加上1999年批准成立的2家试点合营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目前,北京市已取得许可证的中外合营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已有4家。
有关人士透露,这个数字近期还将增长。去年8月30日,经过两个多月筹备的“2002上海高级人力资源行业峰会”有54家猎头公司公开亮相,“洋”猎头17家,占全部参会单位的1/3,其中也不乏世界知名的猎头、咨询公司,如TMP、外服、罗兰贝格、JOBSDB国际人力资源网站等。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光辉国际公司、雷文管理顾问公司、雷伯逊咨询顾问公司等国际排名前十位的猎头公司已经以管理顾问、人力资源顾问等变通方式陆续进驻上海、北京、深圳等国内主要的“人才高地”。
我国已经正式允许外国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进入国内市场,对于巨大的人才市场而言,这是一个令人振奋又令人不安的消息。随后不久,目前已有200多家境外人才中介机构通过了国家外国专家局的资格认定,并获得了相应的资格证书。
“土猎头”真的很“土”
有关专家认为当前土猎头们存在两个致命弱点:
其一,市场发育不成熟,统一的人才市场体系尚未形成。人才服务机构存在部门分割、地方保护、少数业务垄断等问题,政府和行业部门人才服务机构依然是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和服务活动现象较为严重。人才市场中介组织结构不够合理,大家都在同一层次上竞争,没有形成合理的分类体系,不能形成“入世”后整体竞争优势;
其二,人才中介市场整体服务水平不高,缺乏竞争力。目前,总体上运用市场机制配置人才资源及为企业提供人才服务的水平比较低;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的痕迹比较浓,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不强;部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手段比较落后,服务行为和服务标准的规范化不强。
北京市政协经科委用“像个长不大的孩子”来形容目前北京市的人才中介机构。他们提供的一份报告上称:规模较小、资源分散、各自为政、缺乏活力是目前北京人才中介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北京地区现有的人才中介机构是按中央各部委、行业协会、北京市人事劳动主管部门、各区县人事主管部门进行条块分割设置的,人们形象地把这种机制称为“一个家长一个孩”。据了解,这些中介机构的办公手段目前大多还停留在功能简单、粗放、低水平的重复运作当中。由此可见,存在于各个领域、各种角度的市场壁垒正在阻碍着北京的人才中介市场的启动。
“土猎头”能否抢得“话语权”?
据考证,中国最早的猎头公司是1992年由新加坡维信集团与沈阳东北大学合资创建的“沈阳维用”,但时隔不久便销声匿迹。目前国内“土猎头”公司的数量难以定论,有资料说,目前国内猎头公司有3000多家,也有称仅上海就有2000多家。但作为主管人才市场的权威机构,上海市人事局的一项统计表明,截止2002年5月,全市审批的具有人才中介资质的机构为205家。北京地区经批准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目前有177家。
业内人士认为,洋猎头由“悄悄进村”到现在光明正大打入国内市场,对本土猎头公司带来了压力,但人才市场对外开放是一个双赢的战略,洋猎头可以进来,土猎头也可以出去,双方各有优势,很难说谁短期内会压倒谁。
上海资深“国”字号猎头刘培森分析说,国际化人才这一块,“土猎头”做不过洋中介。“洋猎头”和跨国公司接触密切,又有雄厚的资金和成功的市场开拓方式。但对于中国市场,“土猎头”又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国内市场、企业文化都有深刻的理解,而且有自己的渠道。这些都是“洋猎头”的薄弱环节,再加上他们远离本土,成本大,未必占到什么便宜。英国一家驰名猎头公司进驻中国六年后,因“水土不服”而悄悄地撤退就是例证。
刘培森说,关键是我们要做大、做强,市场份额有了,就有发言权。业内人士认为:从长远看,洋猎头进入中国未必是件坏事,可以促使土猎头们尽快与国际接轨,在竞争中发展。从近期看,土猎头虽然从数量上占优势,但从规模以及经验等方面上讲,跟跨国公司确实还有一定的差距。可能会做一些合并,或者一些扩张或者是收购兼并,扩大自身规模是我们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来源:新华社 2003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