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ine,23岁,人力资源部主管
Christine是一个娇美的女人,任谁见了都会有点心动,忍不住想疼惜。但Christine说她自己能保护自己,而且,她想到处闯闯,最好能闯出一番事业。Christine喜欢有挑战性的生活。就像当年考大学她从北方跑到遥远而陌生的广州。现在,她想跑去大洋的彼岸――美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她想学成后能更有实力去闯。
其实Christine早就有机会出去。Christine的舅舅和姑姑分别在加拿大和美国,都有较强的事业基础。早在读高中的时候,爸爸就在考虑要不要送Christine出国读书,但因为她年纪还小、不放心而作罢。到了大学,校园“寄托”(指GRE和TOFEL)成风,而Christine的脾气是“大家都想我出去,我反而不想出去了”,所以她直接参加了工作。
现在,Christine想出去了。Christine的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这和她的大学专业完全挂不上钩。但她很喜欢这份工作。她从最基本的“勤杂工”一步步做起,很快升任部门主管。Christine对公司的认同感很强,因为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更因为她觉得很难得公司给自己这么好的机会,上上下下都看重她。但她认为自己的积累还是很不够,应该把自己提升到另一个更高的层面。她想要个高起点,而不是螺旋似地前进。所以,她想出去接受更专业更完整的管理教育。
Christine的目标是美国的管理学院或MBA。学成之后回国开家咨询公司。这样,她从事的是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且四处讲课、培训、咨询又可以满足她闯四方、长见识的愿望。
现在,Christine想靠自己出国,不愿要海外亲戚的经济资助,就是出国了,她也不打算住在亲戚家。独立是Christine的原则。她会向父母先借点钱以后还。如果要靠别人,不出也罢。
一人在外,国外有困难,国内也会有困难。刚来广州的时候,Christine也孤独过。在没经历什么事的时候,陌生环境对你的冲击和你有了一定经验后到陌生环境的冲击本质上是一样的。落差会消失的。Christine坚信。
在想也在做,去年10月到12月,Christine读新东方TOFLE班,每天近两个小时公车来回,她没有缺过一节课。而那两个月,正是她负责的招聘工作最忙的时候。痛并快乐着,她知道这是自己的选择。
今年5月的TOFLE考试因为工作太忙而冲掉了,Christine很遗憾。她在准备下一次考试。同时,她又在备考清华MBA。如果有国内MBA背景,国外学校的接受程度会高点。一时不能出也不要紧,读管理本来就需要工作经验。“我不急着出,但我一定会出去。”Christine是一个很有计划的人。Christine是个漂亮的想出国的女人,朋友介绍她在国外的单身华人男性认识,但Christine都一笑置之。对方的条件有时也会让她心动,但她还是觉得这太没保障、危险性过大。因为相隔太远,很难深入了解。她的理想情人是彼此了解,相处快乐,能和她一直出国的男人。不过,Christine又说她还不是太着急这事,事业为上。再说,这个年代,就算是两人结婚了不在一起也没太大问题吧。但如果是一个你很在乎的人呢?如果他不想出去?要是真的很好很好,那么……也许……也有可能放弃出国吧。Christine有点犹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