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4日电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美国前美国华裔劳工部长赵小兰和她父亲一家,最近向栽培过他家六人的哈佛大学捐助四千万美元建造新大楼,再次突显华裔注重教育和感恩图报的传统。
华人子弟学习能力强,学术成绩彪炳早已海内外知名,但在欧、美、加、澳洲等地的本土新生代华人来说,不管他们学业如何优异,也未必定与其就业机会成正比,可获高薪厚职。
曼彻斯特大学一项最新研究便发现,尽管包括华人在内的少数族裔大学教育程度普遍比英国本土白人高,其中华裔成人更高出白人约七成半之多,却与包括华人在内的少数族裔的就业比例基本上并无直接关系,反而现实是从事低工资职种的有更多还是少数族裔。这种现象其实在美、加、澳也不稀见。
以英国而言,本土出身的新生代华人大学毕业后求职难的问题,首先可归咎于英国社会的普遍就业种族歧视不平等现象。毕业于牛津、剑桥、帝国理工等高等学府而成绩超凡的土生华人尖子,容或较易踏上职场的晋身之阶,出身于一般大学的土生华人子弟,在非华人的本地企业求职时,若有同等学历的白人竞争对手的话,却往往无功而退,而其原因总不外有关企业“取白舍黄”。
事实上,先不说不少土生华人子弟几乎毕业等于失业,基于同样的原因,即使主修法律、会计等专业的新生代华人,毕业后欲找非华人律师行或会计师楼挂单实习,也每每难若登天。
中国市场愈来愈吃香,华人大学毕业生好应为其吸纳的对象才是,何以英国新生代华人子弟仍有人浮于事之叹?
在中英经贸往来急升之后,英国企业对谙中文雇员的需求大增,不懂中文的BBC(英国土生华人)自然无甚市场。而随着中国留英学习人员近年激增,至今已达13万人之谱,其中学成的精英人才济济,既富中国背景,且中英双语皆能,英国金融商贸等大小企业以至高校等研究机关,不单乐于聘用,而且每每不惜高薪挖角。高端就业市场在留学生大军的冲击下,本土华人新生代毕业生已名符其实被迫靠边站。英国如是,美、加、澳也相去不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