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美国在全球各国中首次提出PM2.5空气品质标准,这是美国解决空气污染过程中一个里程碑式的措施。按照美国环保署2006年的规定,24小时空气中PM2.5的平均浓度限值为每立方米35微克,年平均浓度限值为每立方米15微克。根据环保署的统计数据,截至到2010年,美国近300个都会城市空气中PM2.5年平均浓度值均达到了每立方米不超过15微克的清洁空气标准,美国用了13年时间终于跨过了降低空气中PM2.5含量的门槛。2012年美国再上一层楼,新的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在2020年前所有城市空气中PM2.5年平均浓度每立方米要在12微克以下。
不可否认,美国在治理空气污染特别是PM2.5上起步早、标准高、投入资源多,甚至不惜降低GDP增长速度,也要让天蓝、空气好。为此美国民众也付出了代价,像加州为了降低空气中PM2.5含量,重点治理汽车尾气排放所带来的污染。加州的汽油标准高于全美、因此油价也是高人一筹,老百姓为减少空气污染也要付出经济上的代价。美国治理空气污染效果显著,与政府制定的严格空气质量标准并严格实施是分不开的,各个大都会地区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达到政府规定空气质量标准,达不到标准的地区,惩罚措施也很重。
美丽城市首先空气要"美",为了环保,美国付出了GDP下降的代价,但却赢得了蓝天白云以及维护了民众健康的成果。虽然政府制定了空气质量标准,但很多地方政府却没有只要达标就可的"懒人"想法,而是依据地方实际情况,将空气中PM2.5含量争取降到最低点。2010年美国有25个城市每立方米空气中PM2.5的含量年均值低于6微克,这是这些城市在10年中不断采取措施降低空气污染所取得的成果。
诚然,美国一些城市自然条件好,加上注重环保,空气质量好似乎理所当然。例如夏威夷州的檀香山市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四面临海的地理条件为清洁空气提供的良好条件。2000年时檀香山市每立方米空气中PM2.5的含量年均值仅为5微克,但该市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继续加强对空气质量的改善。2010年檀香山市每立方米空气中PM2.5的含量年均值下降到3.6微克,是全美大城市中最低的。
美国清洁空法要求行政部门对空气质量做出量化标准,并定期向民众公布空气质量指数。美国环保署从5种空气污染指标综合出空气质量指数,由此来衡量空气质量对民众健康的影响。这5种空气污染指标包括:地面上空的臭氧浓度、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二氧化硫含量和二氧化氮含量。
美国环保署把空气质量分成六个标准等级,一是空气质量好、二是空气质量良、三是空气质量对敏感人群有害、四是空气质量对健康有影响、五是空气质量对健康有严重影响、六是空气质量危害健康。由于PM2.5对人的危害最大,那么如何从PM2.5含量来看空气质量呢?按照美国2012年新的空气中PM2.5含量标准,每立方米空气中PM2.5的浓度在12微克以下,这样的空气质量就叫好。每立方米空气中PM2.5的浓度在12.1至35微克时,这样的空气质量克称之为良。每立方米空气中PM2.5的浓度超过200微克时,有心脏或肺部疾病的人、老人和小孩应该避免所有户外活动。其他人也应该避免长期或沉重的负荷。每立方米空气中PM2.5的浓度超过300微克时,空气属于有害空气,民众吸入的空气恐怕就同吸二手烟差不多。所有人都应该避免户外活动。有心脏或肺病的人、老人和小孩应该保持在室内,减少活动。如果PM2.5的浓度超过500,就是名副其实的捅破了天,那空气就不是空气,而是"毒气"了。民众在户外即使不需要带防毒面具,戴个能过滤颗粒物的口罩那是绝不会吃亏的。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