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搜狐访谈。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有近40余万人出国留学,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学成归国,国内良好的创业平台及归国留学人才利好政策出台,使得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创业或是带回所学专业技能进行深入研究,其中90%以上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但留学生多年海外生活脱离国内市场行情,对回国后创业、就业产生很大顾虑。海归究竟如何面对国内环境并顺利融入?海归需要如何打消创业和就业的顾虑?今天我们荣幸的请到了金吉列留学副总裁王丹女士,为我们进行深度解读。
主持人:首先欢迎王总作客搜狐访谈,请您跟网友朋友们打个招呼。
王丹:各位网友大家好!主持人好!
主持人:目前很多留学生回到国内,因优越的国外留学生活,使其在国内找工作的时候要求也很多,认为第一份工作是一辈子的事情,于是对企业规模小的、大企业收入少的均不考虑,企业大收入高但位置距离家远的也不考虑,最终考虑来考虑去,却错过了最佳的就业时机,不小心就变成了职场上的“大龄剩男剩女”,转为“海带”一族。对此您怎么看?
王丹:刚归国就业的留学生,要主动调整思维和行事方式,使自己尽快融入国内的人文环境当中。留学归国人员作为一个整体有其弱点,多年海外生活学习,容易与不断变化发展的国情脱节。这在一部分年龄较轻,出国前尚无实际工作经验的留学人员身上表现更为明显。因此,无论回国还是在当地为国服务,与国内的合作与交流对中国留学人员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再学习过程,有助于他们熟悉与了解中国国情,将书本的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主持人:归国留学生在自我心理调节方面需要做哪些准备吗?
王丹:提高对国内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归国留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重要方面。个人适应环境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个人改变自我以适应周围环境,二是坚持自己的主张去改变周围环境。也就是说改变自我与改造环境是帮助个人获得良好适应的途径。但是,由于客观条件和环境的约束,加之个人能力的局限性,改造环境绝非是易事,因此,更多的情况必须是要依靠调整、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能力来适应社会环境。
主持人: 目前回国的留学生是一个怎样的现状?针对部分留学人员产生的心理误区,请给一些建议。
王丹:金吉列留学对送出的学生回国后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研反馈,绝大部分留学回国的学生都能较快地重新适应国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但也有部分留学回国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的人过分强调国内外环境等条件方面的差距,有的则缺乏一种回国创业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针对部分留学人员出现的心理误区,我们认为归国留学人员自身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适应国内生活和就业的环境,既要有创新开拓精神,也要有团结协作、共同创业的精神;要正确处理好主观意愿和客观实际的关系,艰苦奋斗,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同时在事业发展过程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主持人:我们期望海归能早日融入国内环境,开始人生新的篇章。感谢您作客搜狐访谈,谢谢!
王丹:谢谢!
![]() |
金吉列留学副总裁王丹女士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