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学专区 > 留学看点
留学 | 移民 | 外语 | 海外趣闻 | 出国专题

2012哈佛中美学生领袖峰会开展项目&日程介绍

2012年05月31日17:00
来源:搜狐出国

  项目介绍

  嘉宾演讲

  在异彩纷呈的HSYLC活动期间,每天都将迎来1-2位国内外知名嘉宾,为全体学生进行主题性的演讲,以此拉开一天活动的序幕。过去几届的峰会中,每日嘉宾讲座成为为学生们不断带来惊喜和启迪的一大亮点。除了从哈佛大学前来峰会的著名教授外,光临历届峰会的著名嘉宾包括:美国前财政部长、哈佛大学前任校长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美国高盛投资银行前总裁约翰•桑顿(John Thornton),Google前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创新工厂CEO李开复,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前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胡祖六,阿里巴巴CEO马云,国际著名钢琴家李云迪,哈佛大学中国区招生主管Jennifer Gandy等等。在整个活动期间,每个讲演者都将带来不同领域、不同视角的前沿思想,不断激发着HSYLC学生们的灵感。

  值得一提的是,哈佛大学本校学生的在校核心体验之一,便是常年聆听来自全世界各个领域领袖人物的演讲。HSYLC举办每日嘉宾讲座,更是坚信这项活动将为与会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经过精心策划的嘉宾名单上,每一个讲演者都拥有极其丰富的学识和人生阅历,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多个领域的前沿知识和经验,还能激发他们对社会不同行业领域的兴趣与好奇心。更重要的是,紧凑的每日嘉宾讲座将培养学生们向各界领袖学习、从智者身上汲取新知,对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启发。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即时消化和反馈每日嘉宾讲座中涵盖的巨大信息,每日嘉宾讲座与峰会其他活动紧密相连。学生们或是在每晚与哈佛学生的分组会议中对当天的讲座展开热烈讨论,或是灵活运用嘉宾讲座中的演讲信息来解决一个峰会期间的神秘游戏,这样环环相扣的系列活动帮助他们更深刻地思考与理解嘉宾讲座中的收获。

  历届嘉宾名单见本文档中附件二

  新生超小型课堂

  HSYLC引进原汁原味的哈佛“新生超小型课堂 (Freshman Seminar)”授课形式。在这里,中国高中生们将在哈佛授课老师的带领下,亲身体验一种与传统课堂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平均人数在12人以下的超小课堂,却各配有一名哈佛授课人和一名中国顶尖大学的助教授课;没有了遵循课本按部就班的讲授,每个学生必须在课前阅读大量英文原版材料,带着原创观点和问题加入课堂讨论;没有了讲台上下的距离,取而代之的是授课人和学生圆桌讨论中热烈的思维碰撞。正是这样的课堂,让许多峰会的学生第一次体会了想用英语表达的冲动与喜悦,在训练了与会高中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挑战权威知识的习惯。在过去的几年里,此项目成为高中生最喜爱的峰会项目之一。高中生们即使在峰会结束后,都与他们的哈佛授课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

  在课程选择上,峰会的学生将运用网上选课系统参与选课过程。几十名来自哈佛的授课人,将开设出妙趣横生、涉猎广泛的课题,共分成四大核心课程类目:“经济与发展”、“科学与技术”、“人文艺术”、“历史与社会学科”。每个学生将从四个类目下的几十门课程中自主选课,每个类目都提供近十门的选课对象。

  历届峰会丰富多彩的课题包括:“博弈论”、“人脑与电脑”、“社会心理学”、“巧克力的历史与人文含义”、“如何成为篮球经理”、“全球化”……哈佛授课人从历史、经济、文学、人类学等各个学术角度出发,努力向学生呈现一种兼容并包的学术理念。在拓宽视野的同时,HSYLC的学生更将培养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其中合作调研、批判性思考、辩论反馈都是重要的课堂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些课堂小课教学外,许多非核心课程课堂教学类目的课程将以课外活动的形式贯穿于峰会,例如历届开设的基础第二外语(西班牙语,法语等),飞盘、垒球入门,爵士舞等。

  历届课程选题集锦见本文档中附件三

  学院杯

  2012年哈佛峰会的一大亮点是凝聚了哈佛本科校园文化精髓的“学院杯”活动。哈佛峰会传承了哈佛大学闻名世界的“十二学院制”文化传统,峰会期间的每一位学生也将分别进入十二个代表着西方人文经典所倡导美德精神的“学院”中,与哈佛带队人以及同龄人共同学习和生活,就像哈佛校园的新生一样体验在“学院生活”中结下的深厚友谊,在以学院为单位的集体中找到每个学生的定位和独特贡献,为完成“学院使命”而发动集体智慧和策略性思考,在学院间的学术和体育竞赛中为学院荣誉而战,在积极和富有文化底蕴的竞争氛围中感受哈佛大学数百年生生不息的校园文化。

  明日计划

  做为HSYLC峰会的一部分,明日行动计划(ATVenture)为与会学生提供了一个团队合作,发扬社会企业家精神,制定原创性商业方案的机会。通过此项目,峰会旨在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每个团队将从头脑风暴、收集创意、团队分工、设计方案、制定方案预算到最后的项目展示,模拟真实情景完成整个过程。学生们将开展多次小组讨论,不断完善计划。最后的方案展示大会将沿袭美国大学中常见的项目展示会形式,每个团队设立展台迎接所有参观者的提问和挑战,在评选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展示自己和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哈佛招生办问答

  继去年哈佛大学招生办中国的负责人Jennifer Gandy女士首次成功在峰会与学生进行了交流问答会之后,她将在2012年再次来到峰会,为峰会参与者们介绍真实的哈佛招生流程,解读哈佛大学的招生策略,并且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申请准备。

  Gandy女士于2001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并在中国工作和学习过5年。在2011年峰会中,她向学生们介绍了在美国高校中普遍实行的西方“通识教育”的理念,并展示了哈佛大学的介绍视频。演讲中Gandy女士受到了同学们的踊跃提问,跃跃欲试的申请者们多数对于中国学生有限的课外活动机会和中美迥异的中学教育制度这两个问题提出了疑问。Gandy女士回答说,哈佛大学和大部分美国大学的招生办公室会仔细调查并考虑每个学生的全局背景,并且不会把中美申请者进行直接比较。Gandy女士对峰会学生展现的积极向上的风貌印象深刻,“我们十分喜爱这项活动”,她在峰会后这样说。

  哈佛校园行

  2012哈佛峰会的另一大亮点是峰会的延续项目“哈佛校园行”。这个是哈佛大学目前唯一的能够通过接受哈佛大学官方邀请居住生活在哈佛古老校园里参与各种文化交流活动的高中生项目。2012年哈佛峰会期间,组委会将通过贯穿峰会始终的全方位考察过程从与会学生中选取20-30名优秀学生代表赴哈佛校园参加为期一周紧凑而深入的交流活动。期间中国学生不仅将与哈佛本科学生共同生活和学习,还可以根据兴趣参加所有哈佛大学的公开课程并有机会与哈佛教授面对面交流,参加中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活动等等。哈佛校园行旨在为中国优秀的高中生创造在世界顶尖大学校园展示风采的机会,同时使中国的高中生代表深入了解美国的高等教育,为学生更好地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社会提供宝贵的契机,进一步促进中美学生的思想交流。哈佛校园行是针对中国高中生的在哈佛校园进行交流的唯一同类官方项目。

  附件一:哈佛大学中美国际交流协作机构(HAUSCR)顾问团名单

  Mr. William C. Kirby 威廉.科比先生

  前哈佛大学文理总院院长、现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

  Mr. Anthony Saich 安东尼.赛奇先生

  前哈佛大学亚洲中心主席、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亚洲项目、中国公众政策项目主席

  Mr. Stephen A. Orlins 斯蒂芬.奥林斯先生

  美国美中关系国家委员会主席

  Mr. William R. Fitzsimmons 威廉.菲茨西蒙斯先生

  哈佛大学招生办主任

  Ms. Nancy Sommers 南茜.索默斯女士

  哈佛大学写作中心主任

  Mr. Michael Puett 迈克尔.普埃特先生

  哈佛大学东亚研究系主席

  Mr. Ziwang Xu 徐子望先生

  高盛集团全球合伙人

  高盛(中国)有限公司的前董事,总经理

  Mr. Peter Kelley 彼得.凯利先生

  哈佛-燕京学社执行社长

  Mr. Xiaoqing Liu 刘小青先生

  中新社美国分社社长

  Mr. Thomas Dingman 托马斯.丁曼先生

  哈佛大学新生部主任

  附件二:哈佛中美学生领袖峰会历届嘉宾(不完全)名单

  按姓氏拼音排序

  南茜•芭莉 (Nancy Barry)

  前世界妇女银行行长

  陈伟鸿

  中央电视台知名主持人、记者,《对话》节目主持人

  约瑟芬•格拉夫斯 Joseph Graves

  北京大学外国戏剧与电影研究所艺术总监,曾在世界数十个剧院执导

  何念

  著名戏剧导演,《武林外传》话剧导演

  胡祖六 (Fred Hu)

  美国高盛投资银行经济研究执行董事

  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

  林洸耀(Benjamin Lim)

  北京路透社社长,中国首席记者

  李开复

  Google中国创始人、前总裁,创新工厂董事长

  刘远立

  哈佛大学中国社会发展论坛主席,公共卫生学院中国项目主任

  马竞驰

  敦煌研究院原接待院主任,副研究员

  马云

  阿里巴巴CEO

  宁财神

  著名编剧导演,《武林外传》电视剧编剧

  约翰•帕尔弗雷 (John Palfrey)

  哈佛法律学院博克曼社会与网络中心执行长

  理查德•.斯坦利(Richard Stanley)

  花旗银行大中华区总裁

  李云迪

  著名钢琴家

  劳伦斯 • 萨默斯 (Larry Summers)

  哈佛大学第27任校长

  孙哲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外交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特邀顾问

  许戈辉

  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

  徐子望

  高盛集团全球合伙人、高盛(中国)有限公司的前董事总经理

  易中天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央视《百家讲坛》著名讲师

  袁岳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第一财经频道《头脑风暴》主持人

  张军

  当今昆曲青年演员领军人“昆曲王子”,国家一级演员

  张子欣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前总经理和首席财务执行官

  周云帆

  空中网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ChinaRen 创始者之一

  附件三:哈佛中美学生领袖峰会历届课程选题集锦

  现代世界中的糖尿病Diabetes in the Modern World

  俄罗斯古典音乐作曲家Russian Classical Composers

  老龄化现象The Aging Effect

  领导力与团队工作Leadership and Teamwork

  黑洞、时间和光子的奥秘The Mystery of Block Holes, Time, and the Photon

  通过镜头看世界The World Through a Lens

  名声、命运和财富Fame, Fate, and Fortune

  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s

  谈判与冲突的管理Negotiation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贫穷问题的困境The Poverty Dilemma

  影响力和说服力Power, Influence, and Persuasion

  音乐中的数学The Mathematics of Music

  人类神经系统探秘A Journey Through the Human Nervous System and its Maladies

  气候变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Climate Change

  探索西方儿童学及童话:从格林童话到迪斯尼Exploring Western Childhood Lore and Fairytales: From Brothers Grimm to Disney

  舞台与笔:文化与历史存留的两种艺术形式The Stage and the Pen: Preserving History and Culture through Two Different Art Forms

  成为小考古学家:通过考古重构历史Become mini-archaeologists! : Reconstructing the past through archaeology

  美国科幻故事American Science Fiction

  世界未来领袖必知的物理学Physics for Future World Leaders

  从布莱克到碧昂丝:通过民谣看社会和文化From Blake to Beyonce: Capturing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Movements through the ballad

  绿色城市:未来的都市设计Green Cities: Metropolitan Designs for the Future

  嘻哈乐:节拍、韵律、舞蹈、艺术与生活的研究Hip Hop:A study of Beats, Rhymes, Dance, Art, and Life

  天花的历史与未来Variola: 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Smallpox

  体育,一个全球性事件——从棒球到2010世界杯Sport as a global entity - from baseball to 2010 World Cup

  解读西方音乐大师和他们的名作Interpreting Western Musical Masterpieces

  数字革命:新科技在中国与美国的发展及影响The Internet Revolution: Uses and effects of new technologies in the U.S. and China

  伦理哲学研究的三个出发点Approaches to Ethical Reasoning – Three Primary Standpoints

  通过阅读戏剧了解法国思想French Thought: A Dramatic Reading

  生活的艺术:摄影、蒙娜丽莎及国标舞The Art of Living: Lessons from Photographs, the Mona Lisa and Ballroom Dancing

  航海时代的海盗历史International Piracy: Past and Present

  通识教育与美国大学General Education and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对美的不同定义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Beauty

  博弈论Game Theory

  欧洲文艺的浪漫主义历史Romanticism in Europe

  字,词汇,语言Words, Words, Words

  概率、悖论与现实世界Probability, Paradoxes, and the Real World

  非洲的公共卫生问题与未来HIV/AIDS in Africa, and its future in the world

  人脑的三大奥秘Mind Busters: 3 Mysteries of the Brain Revealed

鍙戣〃缁欏姏璇勮锛佺湅鏂伴椈锛岃涓ゅ彞銆�圈主招募ING
Ctrl+Enter蹇嵎鎻愪氦
鍒嗕韩璇勮鍒帮細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

Texte alterna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