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频道 > 留学专区 > 留学看点

海归带孩子回流成新趋势 教育差异令新移民纠结

2012年01月18日09: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侯振威
  早晨8点,上班族还在路上奔波时,谢勇已经坐在办公室里边喝咖啡边翻看自己的IPAD了。这位无需打卡的公司老总之所以来这么早,并不是因为住得近或者有起早的习惯,而是为了迁就孩子上学而提早出发。

  当众多国内的家长在给子女做着各种留学规划时,像谢勇那样已经入籍的海归却放弃让孩子享受西方免费教育的机会,出于对接触传统文化和掌握中文的考虑而回归。他们希望让子女先不要丢掉中文。然而实际做起来,谢勇们会发现,回流教育并不像他们想象得那样简单,该不该回来?公办学校还是国际学校好?越来越多的移民家长面临着这样的两难选择。

  回流到公立校经历“小升初”压力

  谢勇一家就是回流教育的代表,他们两口子已经移民加拿大8年。因为不想让孩子成为“外黄内白”的“香蕉人”,于是他主动要求调换岗位,陪伴孩子接受国内教育。

  谢勇特意把儿子小谢安排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公立小学,上小学的第一天,几乎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小谢一直在下面悄悄掉眼泪,即使老师过来安慰,他也并不领情,反而哭得更厉害。度过了最初几个月的语言关后,新的问题又来了,在加拿大,小孩子上课不用规规矩矩地坐着,小谢也一样,所以他还经常会在上课时站起来走走,让其他同学目瞪口呆。

  除了语言和上课规矩,教学方法才是对谢勇一家冲击最大的地方,比如说留作业的方式,“作业通常是把字抄很多遍,五遍、十遍等等,不停地写。而我儿子并不喜欢枯燥地写相同的字,他更喜欢接触新的东西,包括一些儿童读物,他学了中文后,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我们觉得这样就很好。”但是学校老师似乎并不这么想,因为连孩子最擅长的英文,他们也要求孩子同样完成和其他同学一样的作业,而这样的作业量在谢勇看来,对于孩子既是一种浪费,也是一种折磨。谢勇曾经尝试和老师沟通减少作业量,但回答都是不行。

  对于这个问题谢勇始终想不通,但是既然学校不通融,孩子也还要学下去,只好屈服。直到明白这是因为小升初的压力所迫,谢勇才释然了。孩子到了三年级,“小升初”的迫近更是让整个学校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作业越来越多,孩子的休息越来越少。而小谢,随后被转到了一所国际学校。

  回流到国际学校遭遇听不懂的英语

  和谢勇为了减少孩子小升初的压力而转到国际学校不同,李雅梅夫妇从一回国就选择了国际学校。

  李雅梅两口子在美国呆了十几年,“回国之前,我理想中孩子的学校是一所中西合璧的,既能教给孩子知识,也能教给他们哲学等方法。可是真正回国找起来才知道,那样的理想化学校其实是不存在的。”她先考察了一家上午教英文下午教中文的国际学校,由于他们夫妇都是华人,而学校却规定父母必须有一方是外国人,被拒绝后,李雅梅找到了现在这所国际学校。

  其实,国际学校也不一定就是孩子的天堂。作为已经上了一年国际学校的孩子家长,王琳很有发言权,她选择了深圳一所小有名气、由美国人办的私立国际学校。教师全是外籍人士,而且只招收外籍学生,完全按照美国教材施教。最让她动心的还是学校会安排中文课教育。然而入学后她发现,学校不大而且条件很一般。女儿的班主任是一名来自澳大利亚的女士,英语带有浓重的澳大利亚口音,班上只有一位白人女孩,其余全是亚裔孩子。没过一个月,孩子从最初的兴奋雀跃发展到沉闷烦躁,闹着要回加拿大。老师对她女儿的评语“内向安静,不爱讲话不合群”以后,她才知道,原来孩子听不懂老师的话,班上的孩子都不怎么会说英文,课外活动时,孩子们在一起各说各的语言。这样的惨痛经历最终让王琳带着孩子回到了加拿大。

  内心纠结派 孩子入籍家长失落

  实际上,对于是否让孩子接受回流教育,很多新移民都很纠结。记者在“澳洲家园”论坛上看到了这样一篇帖子:

  “刚刚生下了我们的第一个宝宝!欢喜的同时又有些担忧,孩子一定是要入籍了,但是心里又有些失落的感觉!因为从此我的血脉,下一代就这样变成了外国籍的人了!也许是犯贱,当初辛苦移民不就是为了这个吗?看看周围的老华侨的子孙们,几乎是讲不了中国话了,似乎看到我孩子的未来。也许是我想得太多,心操得太多了!我觉得,作为我这一代,我有责任让他最起码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能对自己的祖国、家乡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如果可能的话,最好传承下去。因为,不管我们是否真正地成为外籍华人,我们还是无法改变我们黄皮肤的颜色!所以我打算让孩子回去念小学,不知各位爸爸妈妈们有何想法和建议呢?”

  坚决回流派 美国文化干扰学习

  孙明从大学毕业出国到一路读完硕士博士,之后进入主流大公司任职15年。一对儿女先后出生后,举家回到了国内,对于为何不在国外上学,孙明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很多人推崇的西方文化,这让我顾虑重重。我不想让孩子在美国上学最大的顾虑还不是学校,恰恰是美国文化。”

  孙明认为,首先就是美国文化过于强调个性和多元发展,而忽视了最应该注重的一条学习。他举例说,在一些美国的中小学,所有的学生都有的理想是要做cool kids(酷小孩),而不是我们所说的好学生。而酷小孩通常都是不爱学习的,如果你对学习投入太多,同学们会认为你是书呆子,嘲笑你孤立你。其次,美国孩子也要补课,年级越高压力越大,并非国内所宣传的那样轻松。

  另外,社会环境也是一些家长接受回流教育的原因。“在美国,很多孩子从小就有机会接触毒品和性的诱惑,即使孩子自己抵制,还是会不断有同学迫使你尝试,这对孩子健康成长是很大的干扰。”同时,孙明还替自己的女儿担心,“我特别反感美国文化从小就宣传女生要hot(性感),在美国长大,女孩子如果不好看,或者不融入这种氛围,会有很大的压力,被排斥。这对女孩子学习是很大的干扰,这也是我的一大心病。”(侯振威)
(责任编辑:吴焕彩)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中国教育培训库 找学校 找课程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时尚文化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