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出国频道 > 留学专区 > 留学看点

改革开启出国留学新时代 加快走向世界脚步(图)


  >>>进入搜狐出国频道

  扩大派遣留学生是思想解放的标志性成果,也是中国封闭多年后大开放的开端,在那个封闭的年代,它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激发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活力。它带给中国、世界一个重要信号——中国的国门已经开放,中国正在走向世界,满腔热情地学习别人,追赶先进。


  扩大留学,加快了中国走向世界的脚步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个非同寻常的日子:1978年6月23日。这一天,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作出了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打破中国长达10年的封闭局面,扩大派遣留学生成为中国开放的前奏曲。扩大派遣留学人员,是邓小平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设计的宏伟蓝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邓小平的大力倡导下,中国出国留学的大门终于打开,通过派遣留学生的方式,中国教育在与世界隔绝了多年之后正式开启了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新征途。

出国留学很快从细流小溪演变成巨大洪流,我国陆续与英国、埃及、加拿大、荷兰、意大利、日本、联邦德国、法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国政府达成交换留学生协议。

  在1978年后的10年间,以公派生为主流的留学生被派向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美、英、日、德、法,还有北欧、加拿大、比利时等国家,每年派出的数量为3000人。于是,让我们在后来的年代里看到了一批批以“精英”为标记的“海归”们。1985年,国家取消了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从此,中国向外留学的大门完全打开,我们的国家乃至很多人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改变。

  从1872年到1978年的百年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不过13万人。而从1978年到2007年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121.17万人。中国留学人员总数超过百万,遍布世界的中国留学人员群体迅速壮大,“海归”潮汹涌澎湃。留学生们远渡重洋寻求真知,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理想和事业抱负带回祖国。

  扩大留学,让我们这个民族掀起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留学浪潮。学子们远渡重洋寻求真知,“海归”们承载着让中国融入世界的崇高使命,以巨大的热情参与和改变着中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为祖国带来了众多的新名词、新文化、新思想、新技术。

  缤纷“海归”,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大显身手

  “海归”群体是教科文卫领域的创新主力,他们搭建了许许多多的科研平台,促进了国际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海归”群体创建了大批高科技企业,带来了新的管理模式、融资方式和发展理念,他们通过创业促进技术创新。“海归”既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推手,又是推动跨国公司本土化的一线力量。

  林毅夫,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海归”经济学博士。1987年,他辞去耶鲁大学的工作回国,先在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所属机构从事研究,1994年进入北京大学创办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任主任。2008年2月4日,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正式任命林毅夫为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王辉耀,作为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出国留学。从进入跨国公司到高管层,到出任加拿大驻港首席商务参赞,至今身兼14个商会组织的联络人……2002年,在王辉耀的极力倡导和推动之下,欧美同学会商会成立。如今,欧美同学会商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海归”商业精英团体。

  搜狐CEO张朝阳,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同一年获取李政道主持的CUSPEA奖学金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1993年,他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2月25日,搜狐公司正式成立,回国创业的张朝阳成了一位公众人物。

  仅按已回国的留学人员计算,30年培养31.97万人,平均每年培养1万多名高层次人才。广大留学回国人员在各条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几年,国家自然科学奖第一完成人中有60%以上为留学回国人员,国家技术发明奖第一完成人中40%以上是留学回国人员。而在教育部直属高校现任校长中,80%的人具有留学经历。

  归去来兮,我们有能力吸引更多留学生

  1993年,国家提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留学工作总方针。1989年,旨在为“海归”们服务的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成立。教育部、人事部、科技部表彰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设立各种项目吸引留学生,各地留学人员创业园应运而生。国家的支持与服务,为留学生出国留学与回国发展的有效对接创造了条件。

  从2002年开始,我国每年都有超过10万人出国留学,其中自费出国留学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90%以上。目前,有中国学生的留学国家达到109个,同样也有100多个国家的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我国与世界上30多个国家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开始形成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互动的局面,国际人才的流动开始转向中国。

  出国留学带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开放,带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地位的大提升,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出国留学工作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改革开放伟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走向世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标志。

  留学与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相关联,与国家的社会发展相关联。扩大派遣留学30年,中国的学历教育、中国的教育资源和综合国力受到全世界关注。有学者提出,对于出国留学工作在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价值和贡献,无论怎样评价都不过高。

  扩大派遣留学30年来,中国教育界同国际教育界的合作交流日益加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形成。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进行,我国出国留学教育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培养造就更多的各种类型的优秀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卓越的贡献。

  【30年记忆】留学工作的重要转折

  1978年,一系列对中国具有开创意义的大事相继发生。这一年的6月23日,邓小平作出了扩大派遣出国留学人员的指示。当年12月26日,改革开放后的首批中国访问学者启程赴美。

  1978年6月23日下午的中南海,邓小平同志听取教育部关于清华大学工作汇报时说: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当时出席会议的有方毅、蒋南翔、刘西尧、刘达等。根据小平同志的指示,教育部于1978年7月11日即向中央报送了《关于加大选派留学生数量的报告》。

  “文革”耽误了整整一代人,人们都想争分夺秒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中国驻温哥华、墨尔本、渥太华前教育参赞郭懿清女士,是参与选拔、派遣赴美留学生的人员之一,她表示,当时得知了邓小平的讲话后非常激动。此前,国家派遣留学生主要集中在语言生方面,而此次提出要大量派出学习自然科学的学生,这是留学工作的重要转折。

  她回忆说,中央作出扩大派遣留学生的决定后,随即派出了一个访美代表团。当时中美关系还处在互派联络处的阶段,中国教育代表团是以民间面貌出现的。

  谈判之初,双方意见差距较大。我们提出,1978年至1979年派遣500人。美国人觉得太多了。对于中国留学生学习的科目,美国方面提出了很多限制,特别是一些高精尖的学科不想对我们开放。

  最后,经过反复争取,双方达成了11项“口头谅解”,明确了“在1978至1979学年美方接受中方500名至700名留学生、研究生和访问学者,中方接受美方60名留学生、访问学者”;同时议定,“双方鼓励两国的大学、研究机构和学者之间进行直接接触”。

  1978年12月26日上午,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北京接见了首批赴美访问学者团全体成员。当晚,周培源和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亲自到首都机场为他们送行。如此高的规格,让大家感到此行意义非同寻常。

  1979年年初,邓小平率团访问美国,在与美国总统卡特所签的协议中,将中美关于派遣留学生的口头谅解作为正式协议加以签署。此后,中国政府和民间教育代表团纷纷出访日本、加拿大等国,同时也接待了各国访华代表团,商谈互派留学生事宜,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定和执行计划。

  【我与30年】1978,命运因留学而改变

  1978年,我在山东的一个小县城里工作。那一天,劳动休息时,我偶然从地头的一份旧报纸上读到国家要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消息。和大多数国人一样,我当时并不清楚这个消息所具有的历史意义乃至对我个人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初选上榜

  8月14日大清早,领导通知我参加第二天在省城举行的“教育部1978-1979年出国预备生、研究生和进修生考试”。我开了介绍信,借了差旅费,凭出差证明领了粮票匆匆挤上了去济南的火车,到达山东大学校园内的考场时,已是华灯初上了。

  由于选派手续十分复杂而时间又相当仓促,我们直到第二天临考前才在考场门口拿到“准考证”。“准考证”都来不及盖骑缝章,仅仅用圆珠笔在照片上画了两道线。

  为什么搞得如此匆忙?后来才听说鉴于以往政治可靠是第一位的“老规矩”,单位原定人员都是“根正苗红”的党团员。原以为这次也和以往一样,只要政治好,再经过培训就能出国。后来听说要通过考试选拔,才临时替补我们3个毕业于1965年的技术员。

  我父亲毕业于东北大学经济系,“大跃进”时下放车间劳动至退休。他和我奶奶得知我要出国留学的消息后,激动异常,但不敢张扬,面孔的皱纹也平展了,腰板也直了。两位老人家直到去世对改革开放给我们家带来的恩惠还“念念不忘”。

  考场百味

  那次考试,考场上不乏头发灰白的教授和副教授,我们算是年轻的。这是粉碎“四人帮”后全国第一次公开选拔留学生的考试。数十年的闭关锁国,我们大多数人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对“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正在受苦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的教导记忆犹新。

  中学时我的英语成绩不错,所以考前自我感觉非常好,简直有点志在必得的劲头。但考卷一发下来我就傻眼了。考卷上有一种选择题,其中供选择的4个答案看来都不错,但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如今这种出题形式大家已经司空见惯,但当时确实难倒了不少“英雄汉”,面对考卷我迟迟不敢下笔。

  20世纪50年代,中学上英文课连电唱机都没有,家里买不起收音机,上课只能照本宣科跟老师读,英语的听说训练根本谈不上。我当时一心把“宝”押在笔试上。谁知道笔试竟是如此“惨不忍睹”。要不是怕回去不好交账,我连口试都不想参加了。而面对3位“铁面判官”时,我结结巴巴差点连舌头都不听使唤。

  走出国门

  此前我总认为自己没碰到施展“才华”的机会。而机会来了,面对着一大张密密麻麻的考卷,悔恨、遗憾交织在心头。大概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我没想到自己竟通过了这场考试。1979年,我踏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土地。那年,中国政府向世界派出3000名留学生。

  初出国门的我,在彷徨和惊奇中在美国度过了700多天。在地球的另一端,我对祖国从来没有那么热爱过,对祖国的每一个细小的进步都狂喜不已,甚至连看到“MADE IN CHINA”的商品也会高兴好久。

  30年来,我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我一直在努力。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参与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能献身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是我莫大的幸福和光荣。 (孟国庆)

  【30年数字】  

  关键词


  【背景】

  1978年6月,“文革”结束不到两年,人们的思想还受着“左”的束缚,6月23日,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派遣留学生问题时坚定地指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教育部研究一下,花多少钱,值得。今年三四千,明年万把人。这是5年内快见成效、提高中国科教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

  【内容】

  在邓小平作出扩大派遣留学生数量的指示后,教育部不到20天就拿出了《关于加大选派留学生数量的报告》,对扩大派遣出国留学的各项具体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当年12月26日,中国派出了改革开放后的首批52名赴美访问学者。随后,赴英、日、德、法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国留学生陆续踏上求学征程。

  【意义】

  邓小平同志作出扩大增派出国留学人员的指示后,中国留学史掀开了新的一页。由此,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留学潮”逐渐形成,留学教育为中国的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推动了中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与全球经济全面交融。截至2007年年底,留学回国人员已达32万人,他们在我国教育、科技、经济、国防、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影响】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达121万人。而自1872年清政府派出首批官费赴美留学生至1978年,106年间中国出国留学生总数只有13万人,30年来出国留学人员派遣的规模和力度,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曾经预言,“一个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新时代必将很快到来”。今天,小平同志的期望已经变成现实。

  【30年弄潮人】

  闵维方:现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1983年考取国家公派留学生,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深造。他在斯坦福大学4年内拿下“两硕一博”。获得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学位后,闵维方曾到德克萨斯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并担任该校的校长助理。当北大原校长丁石孙、教务长汪永铨越洋千里出现在他面前时,闵维方感受到了一种振兴中国教育的使命感。他毫不犹豫地作出了回国的选择。他说:我属于和新中国一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想到我们这一代人对国家、民族应尽的责任。

(责任编辑:许晓书)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奥运 珠峰 福娃 母亲节 印花税 火炬 日本 赵薇 外遇 股票 金晶 陈冠希 谢霆锋 CNN 中国足球 张柏芝 姚明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邓小平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