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出国前,听人谈到大陆留美学生生活时说,在美国再丑的女的都有人追。又读过一篇文章,说是单身女子赴美,还没下飞机就被接走了。我来美国后,发现事实就是如此。 8月份在北京美国大使馆排队领签证时,环视厅内的半边天,感觉是在西北的黄土高原,怎么也搜寻不到一点江南的亮丽。到了美国中西部这座不大不小的城市的这所不大不小的大学后,发现那一半还不如在北京见到的黄土高原。细想一点也不奇怪。这年头在大学里稍有一点姿色的哪能静得下心来啃“托福”,“纪阿姨”。于是,那些被遗忘的人们暗中发奋,面壁数载,在天姿国色们纷纷南下深圳、海南时,这些人反其道而行之,不依不靠,飘洋过海来到了美利坚。 有道是,上帝是公平的。在美利坚这块土地上,从大陆来的单身男子俯拾皆是,未婚女子却的的确确属:“珍稀”类。于是,这些人那么多年的冷清、寂寞都无一例外地加倍得到了补偿。我认识的一位女生,看一两秒没有问题,再长了非得下一番决心不可。 但仍然有男生围着她转。至于接站,一位女生还没下飞机,已经有四辆车等着,车主自然都是清一色的上几届男生。而男新生往往等上几个小时才见到接站的人,有的左等右盼不见人来,只好咬牙叫出租,尽管他们早就给中国学生会联系过要求接站。 单身男子们全在如饥似渴的年龄,又处在一个自由开放的文化环境中,让人面红心跳的刺激无处不在。于是一个个欲火难耐,蠢蠢欲动。但问题是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太少。周围当然不乏金发碧眼的妙龄女郎,而且在中国人看来差不多个个都赛过天仙。与我同年来美的马亦坦陈做梦都在想着洋妞。但想归想,到头来中国男留学生们大多只能“望洋兴叹”。 语言、文化上的沟壑几乎难以逾越。哪怕你“托福”考满分,要与洋妞谈出恋爱来却还差得远。况且洋妞都是在“购物文化”中长大的,过惯了有一百花两百的日子。大都靠奖学金勉强度日,连教科书都舍不得买的留学生们,又哪里与洋妞谈得起恋爱。 于是,眼光都盯向了同种同文的单身女。对许多单身汉来说,此时此地乃是有总胜于无,按流行于男留学生中的一句话说,“只要是女的就行”。 未婚女们自然是如鱼得水。郑冉来自中国北方一所著名的学府,细眯的双眼,小巧的身子,胸部总是撑得高高的。刚来不到两个月就与一位香港来的已婚男生甜蜜得胜过夫妻。但听她调遣的还有好几个,大陆来的未婚男子居多,也偶有老美,间或有身份不明的五六十岁老头。据她的室友说,经常是甲刚把她送回,乙的车已在门口等着,连那位香港男生也常常找不到她。 即使已婚的,只要丈夫不在这边,也会有人盯着。 在北京办签证时遇到四川来的徐虹,那时丈夫还跟她在一起。两个月后在美国问她何时办丈夫过来,她回答说“那已是过去式了”。有一段,见她与一位学工程的男生一块进进出出,后来又听人说她有另一位男生的房门钥匙,半夜开门时哗拉拉常把整屋的人都吵醒。又后来,见虹在街上与一位陌生男子拥吻,原来那是她送别住在外地的男朋友。
暑假同学会举办新生座谈,明里是帮新生了解学校,暗里是检阅军容筛选美女。九月开学前,同学会会长开始分封诸侯划定疆域,学长们则摩拳擦掌准备先驰得点。虽然在国内大学迎新,学长们也会抢著照顾漂亮学妹,但现实残酷的程度绝无法和留学生相比。窈佻淑女君子小人都好求,漂亮宝贝一下联合航空飞机便有三位壮丁抢著搬行李,平凡学妹在机场苦候却不见约定好了的学长的踪影。最不幸的是男同学,除非你长得像刘德华或马英九,否则学长会大义禀然的告诫你:男子汉大丈夫,出国就是要学习独立!]其表情比岳母刺字时还要严厉。唉,此等性别歧视,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