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躲避社会压力,已经30岁的她,毅然决然地选择出国工作;每天想家想到哭,一年多才适应饮食上的不习惯……这其中的辛酸只有她自己知道。如今,在国外生活工作了5年的她,最想说——
“在英国生活了5年,我基本上还是保持原来的生活习惯,在国外的日子并不像当初我所想象的那样多彩,我的社会地位也没有因为出国就发生大的转变,其实生活的本质都是相同的,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刘莹(化名),35岁,在英工作5年。提到留在英国的理由,刘莹的态度十分淡然:因为习惯了。在国内,刘莹是一名普通的护士,在英国,她是一名养老院的护理员,两个角色之间的差距并不大。刘莹表示,作为一个普通人,即使变更了国籍,也并不意味着自此之后就过上了悠哉的生活,而身份也不会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外同样要为生存打拼,有时甚至要比国内付出多几倍的努力,如果摆不正心态,最好还是不要轻易选择出国。”
躲避压力 萌生出国念头
“那时听说护士专业在国外很受欢迎,我第一次觉得自己有了出路”
初中毕业后,刘莹服从分配进入护士学校,学习护理知识。在去英国之前,她一直在天津某医院做护士。“那时我总觉得医院的护士没有任何前途,家里缺少门路,我也没别的技能”,由于一直单身,周边的亲友给了她不小的压力,而在事业上,只是一名普通护士的她也自感没有任何优越之处。就在她为来自周边的压力而烦恼时,几名同事的谈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那时听说护士专业在国外很受欢迎,我第一次觉得自己有了出路。”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躲避社会压力,刘莹萌生了出国的念头。经过一番努力,2006年,刘莹最终登上了飞往英国伯恩茅斯的飞机。“刚上飞机,我感觉自己就像个小孩子。”刘莹称,那时她虽然已经30岁了,但从未独自出过远门。在登机前,她刹那间感到,一种难以形容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感觉孤独 没有交流对象
“家里没有电视,房东也不说话,我每天都特别想家,经常躺在床上哭”
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刘莹最终在中介的帮助下,来到了她在英国的第一个落脚地——“寄宿家”。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生活中,刘莹意识到,“寄宿家”只能为她提供一顿晚餐,房东几乎完全不和她交流,每天除了上班、参加语言培训之外,回到“寄宿家”的生活可以说是无聊至极。刘莹的新工作,是在养老院做护理员,每天要与各类老人打交道,由于无需复杂交流,刘莹开口讲话的机会并不多。而回到“寄宿家”之后,她仍旧需要面对冰冷的房间。“家里没有电视,房东也不说话,我每天都特别想家,经常躺在床上哭”,在刘莹的印象中,当时,只有语言学校是最热闹的地方。在此期间,刘莹结识了不少中国朋友,起初的孤独感也有所缓解。
一个月后,刘莹结束了在“寄宿家”的生活,和两名来自广州的女孩一同租下了一间公寓。“我们三人要分担每周100英镑的房租。”刚工作时,刘莹每小时的收入为5英镑,每次值班分为12小时和6小时两种。虽然单人公寓的环境要好很多,但租金高达50多英镑每周,换到中心城区,价格则高达85英镑。“一方面我是无力承受高租金,另一方面我也是想有几个做伴的人”,但是,刘莹很快又意识到,每个人都在为了生计奔波,谁都有自己的工作,事实上,遇到任何问题,每个人都要自己处理,别人只能给予有限的帮助。“有时感觉太孤独了,我就会买张5英镑的电话卡,跟家里通话。”
身处他乡 适应生活差异
“在国内热闹惯了,到了这儿会觉得过分清静,尤其是过节的时候”
说到自己所处的这座城市,刘莹笑称,刚到的那天,她觉得自己就像是在天津的五大道一样。“英国的道路没有那么宽,而且建筑都是小楼,高楼大厦在中心城区才能看到”,另外,当地人的生活节奏并不紧张,一些生活习惯也和天津截然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工作压力,一些岗位也有相应的紧张感,并非每个人都很友善”,刘莹称,这座小城里的商店超市本来就为数不多,而关门的时间大都集中在下午4点半左右,到了傍晚,整个街道都会变得十分寂静。特别是节假日,商店开业的时间会再缩短两个小时,这点和国内完全不同。“在国内热闹惯了,到了这儿会觉得过分清静,尤其是过节的时候。”刘莹称,除了圣诞节,在这里的所有休息日都以平静为主,此外,这座临海城市的天气常年都以阴雨为主,“在这里要学会习惯,小雨不打伞,大雨多备几把伞”,刘莹说,光是习惯这种阴雨的天气,就花去了她一年多的时间。
回家探亲 从未超过15天
“最开始的两年,想家的感觉比较强烈,特别渴望吃点家里人亲手做的饭”
由于尚未取得永居权,刘莹每年探亲的时间至多不能超过4周,因此,她每次探亲,逗留的时间从未超过15天。由于圣诞节、春节都是出行高峰,刘莹就将探亲时间安排在了每年的十一长假。“最开始的两年,想家的感觉比较强烈,而且会特别渴望吃点家里人亲手做的饭!”最让刘莹印象深刻的,就是第一年回家探亲,最想吃的就是涮羊肉。“在国外,也可以自己做饭,但是调料不全,蔬菜价格又高,做出来的味道总不对。”刘莹表示,这种饮食上的不习惯,直到2007年才有所改善。眼下,她独自租住了一间公寓,虽然每周的租金高达65英镑,但距离一家中国超市很近,这给她带来不少方便,做出来的饭菜也更加符合自己的口味。“以前买任何生活用品,我都会自动换算成人民币,但过了几年,这种习惯就会改正,买东西时,也不会觉得太贵。”刘莹表示,自己虽然已经慢慢适应了国外的生活,但每次提起自己的工作经历,她心中仍是百感交集。“出国工作貌似是件很光彩的事,但其中的苦辣酸甜只有自己最清楚”,刘莹坦言,能够成功在国外生活是件挺自豪的事,可一旦接触到了具体工作,面对诸多困难和矛盾时,总需要独自面对,这其中的辛酸也自己才能体会。
说句心里话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移民
说到生活方式,刘莹解释道,中外的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但这并不影响中国人在外定居。很多便利条件,让中国人能够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华人社区,让一些中国人越过了语言的障碍,找到一同聊天消遣的伙伴。“一般来说,春节总有留守的华人,会有些热心人牵头组织大家包饺子,除夕夜的时候,大伙还会聚在一起看看春晚。”另外,储蓄也是中国人一直以来保有的习惯,“在国外,几乎全部商品都能使用信用卡消费,但华人不喜欢透支,更多人都习惯积蓄,而当地人却很少有存款。”
对意识上的差异,做护理工作的刘莹表示,由于长时间与老人打交道,她发现国外老人对于衰老和死亡的看法与国内完全不同。“80多岁的老年人,无论膝下有没有儿女,都会选择自己居住或者住进养老院,这是很普遍的现象。而且,他们觉得死亡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对于亲人的逝去,很多人表现得很平静,很少有人表现出太强烈的情感。”对此,刘莹起初特别不能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也渐渐接受了这种中外文化上的差异。
“移民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你要接受很多差异,要适应国外的环境。”对于未来,刘莹表示还是愿意努力争取永居权,尽管中外的环境差别很大,但她看中的是现有的简单的人际关系和轻松缓慢的生活节奏,“出国不一定都是美好的,主要看你想要什么,因为移民未必适合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