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青春
美丽人生
出国首页  留学专区 - 移民专区 - 专家视角 - 急诊室 - 在线评估 - 留学论坛 - 精彩专题 - 留学美国 - 留学英国 - 校园 - 约会
受假结婚影响 赴美结婚申请绿卡耗时久
经济低迷:美国大幅削减H1B签证
大马州议员吁华裔子弟多学华语
创业论坛旧海归解答新海归疑虑
新加坡高级公务员要留学中国
山西2004年公派留学申报展开
2003留学市场走向理性出国
2003年留学新闻大盘点
塞班受骗中国留学生得临时工作签证
专家解读:留学预警为何频发
 
自费留学所需要的手续
自费出国读硕士的开销
32岁因婚变急欲出国
职大毕业想去英国读书
网上广告是否真的可信
想去荷兰留学怎么做?
34岁女士想今年去英国
        更多
2002中国国际教育展回顾! 2002中国国际教育展参展国家选介
Sohu >> 出国频道 >> 最新资讯
10万海归弄潮中国经济
2002-10-20 13:36:02 来源:[ 人民网 ]


  12年前,采访中关村的研究生们,谈话总摆不脱两个主题:穷困、出国。12年后,这些人则时时把另外两个词挂在嘴边:回国、创业。实际上,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已经踏海而归,正在创造着财富神话。这常常使人联想到半个世纪前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一个场景:大批在海外求学和工作的同胞成群结队,回国参加新中国经济建设。

  ■回国创业

  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派出各类出国留学人员45.8万,其中13.5万人已经学成归国创业或为祖国服务。近10年来出国留学工作发展迅速,出国留学人数迅速增加。1992年至今,出国留学人数累计达30多万人,学成回国工作的有8万多人,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

  为吸引和支持优秀留学人员长期回国工作或短期回国服务,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1990年制定了《回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管理规定》,截至今年6月,共资助21批2万多回国留学人员,资助总金额达4亿元人民币。全国创办了50多个留学人员创业园,园内企业有1300多个。为了支持留学人员短期回国讲学、学术交流、合作科研等活动,教育部于1996年制定了《春晖计划》,到2001年共资助了3000多人回国服务,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对此,国家人事部部长张学忠评论:“中国正以蓬勃的姿态,迎接新一轮留学人员归国创业热潮的到来。一个潜力无边、大有作为、足以让留学人员展示才华的舞台正在呈现。”

  田溯宁、丁健这两位被称为“中国因特网建筑师”的“海归”人员,1995年初首次将Internet带到中国。丁健坦陈自己的心迹:“在美国的大学里,我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演讲说,当你和一个领域共同成长的时候,你的成功几率会特别大。我选择回国发展Internet这条路,从来没有犹豫怀疑过。中国政治稳定、政策开放、政府部门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投资环境处于一个非常好的时期,这是吸引我回来最主要的因素。”

  据有关部门介绍,截止到8月底,我国已建立60多家留学人员创业园,“海归派”创办企业近4000家,去年总产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从1998年起,海外留学人员归国人数年均递增13%。

  ■抢购“海归”

  为了发展本地经济,北京中关村、上海、深圳等地近年来纷纷筑巢引凤,抢购“海归”。

  “到目前为止,中关村科技园共吸引海外留学人员4000多人,而近3年进驻科技园的海外留学人员是前10年的3倍。”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人力资源处处长王立平向记者披露说。

  据王立平透露,今年以来,中关村平均每天诞生两家“海归派”企业,截止到9月底,科技园区共有1357家“海归派”企业。其中,34.5%的创业者是博士,48.4%为硕士。

  正在建设人才高地的上海,更是“海归派”首选的城市。2001年,上海吸引海外留学人员比上年增长了95%。在此落户的近2000家“海归派”企业,几乎占据了全国“海归派”企业的半壁江山。到今年9月,上海已吸引海外留学人员3万多人。

  目前上海市最受欢迎的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原创性技术和产品的中国海外留学人士归国创业。上海市政府对于吸引海外归国人士创业提供多种政策优惠,当中包括最近公布的向软件开发企业每投资50万元,市府则无偿提供10万元资助。此外,上海市今年中也为近300名留学归国创业人士发出“绿卡”——上海市居住证,持有人除了出入境便利之外,还可享有医疗和其它的社会福利。上海市政府现已设立了多个留学生创业园区,并给予优惠政策。例如外资企业注册资本最少需要30万美元,但回国留学生创办的信息型公司注册资本只需12000美元,生产型企业只需约6万美元,贸易型企业为10万美元。

  ■预防“水土不服”

  “海归”派高科技新军在取得骄人业绩的同时,也有不少的隐忧:少数“海归派创业不那么顺利,他们创办的一些企业“水土不服,是什么阻碍了海归派在国内的创业?

  有关专家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一方面我们的“孵化器”功能不够到位。许多创业园只考虑到硬件设施的建设,忽视了软环境的优化,还不能针对高技术创业企业的特点提供关键性的资源支持。外部环境也存在制约留学人员发展的因素,如缺乏有效的投融资体系,特别是风险投资体制不健全;缺乏鼓励冒险、容忍失败的创新氛围;法律体系也不够健全等等。

  ■创业经验不足也是少数“海归”创业失利的原因之一。

  而缺乏资金是“海归”们普遍头疼的问题。为了争取人才,各地纷纷推出优惠条件。北京市规定,归国留学人员在京创业最高可获得20万元人民币创业资助。深圳提出,出国人员个人到深创业,前期费用补贴采取无偿资助形式;从事科研工作,经认定属高科技项目的,可获一次性科研启动经费10至15万元人民币。南京除设专项资金吸引留学人才外,对急需的留学人员的户口指标编制不受限制,配偶随迁,未成年子女和父母可在南京办理入户。一些地方的新技术开发区还为归国创业者提供10万元到30万元的创业基金,但对于前期投入很大的高科技企业,这些钱仍不足以支持到项目的产业化发展。

  如何让留学生尽快打开局面、度过企业成长转型期?有关专家指出,一要扬长避短,不必都挤创业独木桥;二要既重“外练”又重“内修”,继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三要团结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回国创业,形成创业团队,营造一个高科技创业的良好氛围。

去相关论坛 订制搜狐短信新闻
发手机短信,推荐此新闻给我的朋友
 相关内容
  • 回国创业 对国家个人双赢
  • 我们这一代留学生是很幸运的
  • “海归”连遇黑心中介
  • “海归潮”溅起的浪花
  • 聚焦中国的海归派
  • “海归派”创业为何难
  •  我要发言

    留言:(共0条)
    [参与评论……]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