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非典疫情的好转,被重创的旅游业也看到了一线曙光。近日,旅游局已宣布有限制地恢复国内游,那么近年才刚刚初具规模便横遭此劫的出境游呢?对于“复苏指日可待”的说法,业内专家仍有不同分析。
相比其他行业来说,旅行社行业即使恢复,各项业务也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次第顺序。而出境游业务所涉及的因素远比国内游、入境游更为复杂。
■目的国态度
目前国家批准的中国公民出境游目的地约有28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地区)对“曾经疫区”的中国游客态度,可能会大不相同,比如对中国游客可能采取“特殊关照”。
首先,这些国家不会与WHO(世界卫生组织)的解禁令同步恢复中国游客的签证与接待。设置观望空间,诸如在WHO解禁后一段时日再行宣布解禁,将中国游客强制集中在特别的酒店、规定只能在指定的餐厅用餐等等,都是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例如中国游客最为集中的泰国,其卫生部关于非典问题的第四号通告就有这样的规定,来自中国内地的游客,在泰国逗留期间必须戴口罩。
因而,出境游的恢复,并不意味着前往国家批准的中国公民目的地的业务会一如从前。由于非典而变化了的世界需要我们用变化了的方式去应对,而稳妥之举,是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目的地为启动地,取得经验,然后再分期分批、由点及面开展全面的恢复。
■游客心理
讨论出境游的复苏,一定离不开作为出境游主体的游客。
在非典渐渐远去后,憋闷得够呛的游客会大批涌来。这是部分乐观人士所作的“推迟消费”的分析。
过于乐观的估计,会使人们的认识产生偏差。在这样的分析中,一项事实则被忽略:出境游作为一种奢侈消费,其实并不是百姓衣食住行所必需的。在经历了非典危机之后,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值会有多高?这是一个尚需观察的问题。不论怎样,旅游,尤其是花费高昂的出境游,可能会被很大一部分人暂时放弃。
出境游复苏初期,游客大量出现的情况是很难出现的,这由目前出境游消费人群的构成状况所决定。目前出境游的参团游客大致有三类:第一类约占15%,选择高价位的休闲类旅游团;第二类约占55%,选择中价位的新奇特旅游团;第三类约占30%,选择低价位的常规型旅游团。
从中分析,真正不会受非典影响的游客,可能只是第一类消费群的少量人群。出境游恢复后,这些少量的游客会最先回到旅行社来。人数虽少,但却是有效客人,出行的可能应是最高。出境游的第二、三类消费群均是在非典后有所变化的群体,他们何时能重返旅行社的柜台,取决于诸多因素,如他们对前景的预测、预期收入的稳定、旅行社的促销手段等等。
复苏期出境游游客会与以前有许多变化,隐性的狐疑心理出现就是一个方面。这样的一种心理,直接表现在他对周围的人或场地的卫生评价中。他如果要参加旅行团,那旅行社的门脸、接待人员的仪表、导游领队的卫生习惯等等,许多以前不太成问题的问题,都会成为他关注、确定出行的因素。
此外,在出境游恢复期中国游客的心理承受能力可能面临一些始料不及的“考验”———比如出国玩儿7天,可能要戴7天的口罩。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做好解释工作、调节好游客的情绪,对旅行社来说,也是一门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