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眼中的加拿大与美国
美国号称是文化的大熔炉,表示美国文化的极端开放。大熔炉的意思,是不管你们原来是什么文化,到了这里都在熔炉里化一化,然后大家都变成了熔炉里的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美国对外来文化的态度是,我不压制你,也不鼓励你,随你自生自灭。不过外来文化要在美国生存,就不得不调整自己来适应这里原有的文化。所以去中餐馆吃饭,最常见的菜是柠檬酸甜鸡。在号称正宗的川菜馆里吃麻婆豆腐吃出甜味来也不稀奇。而近十年来世界各地的移民每天一飞机一飞机地涌向加拿大,使得加拿大比美国更称得上是一个移民国家。对于外来文化,加拿大的政策不是熔炉策略,而是多元文化政策。加拿大政府事实上鼓励外来文化保持原有特色。多伦多有北美恐怕最大也相对比较现代的中国城,在那里可以吃到与国内一样正宗的中国菜。在加拿大除了冬天,几乎每个月都有各种文化节:希腊,塞尔比亚,爱尔兰……最有名的是传统的德国的啤酒节,每年十月份持续整整的一个月,很多外地人开车跑来这里痛饮最正宗的德国啤酒。德国传统的十月啤酒节在德国恐怕正是时候,庄稼丰收了,秋高气爽,气候宜人,正是享乐的时候。可是在加拿大的这里已经进入冬天,啤酒节上街头露天表演砍木材的人还得脱成只剩单衫,两个假装争执的木匠还得假装不小心掉进装满水的大木桶里以制造喜剧效果,而观众穿着棉衣站在那里还要打颤呢。 文化策略的不同造成了美国和加拿大对新移民态度的不同。美国现在的移民政策已经是非常保守。即使有幸移民到美国,新移民也只能自己靠自己,不要指望从政府那里得到什么特殊的帮助。而加拿大对新移民却是积极主动,热情有加。几乎每个社区都有加拿大政府为新移民所办的工作中心。那里有专门的人员开训练班指导新移民怎样写简历,怎样面试。新移民在那里可以用电话,可以用计算机,可以用传真机。而所有的这些都是免费的。 美国和加拿大虽然比邻而居,文化传统也大体相近,但是很多方面却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体会其中的不同。 在美国每天要工作九、十个小时,上班已是很紧张,下了班回到旅馆,电视都不想看只想睡觉。而在加拿大,工作就要舒服得多。因为法律规定每周的最大工作时数,而且每周每人都要填工作时间表存档,所以我们很少加班。下班时到了五点半钟公司里的人已经廖廖无几。 美国人会说加拿大人懒,而加拿大人会说美国人不懂生活。 美国是个积极的和竞争的社会,像个莽撞而精力充沛的小伙子;而加拿大是个舒缓和更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像一个有阅历的平和的中年人。 二百多年前美国为了独立和宗主国大打出手,而加拿大却一直和宗主国保持良好关系,实行了和平演变。直到现在,加拿大为表示对英国女王尊敬的“维多丽亚”节还是正式的国家假日;渥太华驻有女王委派的总督;在魁北克城每天的升旗仪式上一只山羊是代表女王来检阅的,气质颇有皇家风范。 加拿大对美国的感情很微妙。加拿大人很强调自己的“Canadian Identity”。餐馆宣称自己是真正的“Canadian Food”,虽然我从来不知道什么算“Canadian Food”;商店说自己是“Real Canadianstore”,大概指自己的商品全由加拿大制造;而一种在加拿大非常有名的啤酒就叫“Iam Canadian”。虽然生活在美国阴影里的滋味有点酸酸的,但依赖着美国,实惠却也是大大的。作为一个大国,加拿大只有少量的军队,陆军更是象征意义上的。反正美国是不会和它翻脸的,那要军队干什么?可万一有什么别的国家攻击加拿大怎么办?加拿大人很想得开:“Wecry to American”,美国是不会袖手旁观的。所以美国的军队就是保卫加拿大的子弟兵。没有庞大的军费开支,加拿大就可以把钱用在别处,发展福利事业。所以加拿大人人都有政府支付的医疗保险,我觉得有病得到平等的治疗才是基本的人权;在加拿大也很少见无家可归者,不像在纽约,一面是摩天大楼,一面是地铁暖气口冻得哆嗦的穷人。 看看美国,再看看加拿大,美国朝气蓬勃,加拿大成熟稳健;美国给人机会和梦想,而加拿大给人平等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