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挪威游学感受
| 2001-11-15 13:43:40 来源 : 出国在线 | 第一次走出国门,就去了这样一个“远在天边”的国度。 在参加AFS国际文化交流组织的面试时,我就把挪威排在最后一位。家里人也说,随便去哪儿都行,就是别去挪威,因为那儿“太冷了”。可后来偏偏就挑我去了挪威,据说还是因为他们认为我“能力挺强”。 这以后我就开始关注关于挪威的一切,可是在中国人的眼里挪威实在是一个陌生的、遥远的、甚至还有那么一点儿神秘色彩的小地方。直到临去时,我对这个国家的了解还只是停留在格里格、易卜生和“山妖”上。 我的“头衔”是“文化交流学生”,AFS要求我在整个一年里都要多长一个心眼儿——从文化的角度去审视一切。于是我住进了当地人的家庭,并在当地高中插班上课。 内向的挪威人 挪威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安静,无论走在哪里,都不会听到类似上海小菜场的嘈杂声。除了奥斯陆和卑尔根,在别的城市,街上行人一般不多。公共汽车上即使坐满了乘客也听不到说话声,就是熟人之间谈话也尽量压低音量。 在欧洲,挪威人的内向是出了名的,他们不太愿意和陌生人接近,似乎更喜欢和大自然打交道。挪威地广人稀,每个相对独立的地区中居住的人口一般不多,不论哪个人或哪个家庭发生了什么事很快就会尽人皆知。为了尽量保守自己的隐私,人们在社交场合总是相互保持一段距离,尤其是对陌生人。因此挪威人总给人一种冷漠、排外的感觉。 挪威二战时曾经被德国占领,战后一贫如洗。于是政府采用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国家控制一切生产和销售,目的是能更好地分配产品,做到人尽其能、按需分配(所以在美国人的眼中,挪威是个地道的社会主义国家)。直到六十年代末,挪威在北海上发现了油气田,从此经济迅速腾飞,今天已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也许富有造成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通病,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便少了许多。这对于本来就性格内向的挪威人来说无疑是件“好事”,然而我这个外国人就有些不适应了。挪威人最平常的见面礼节是握手,这对于我这个中国人来说很平常,但对于那些来自其他欧洲国家或南美的人们来说,这简直是无法忍受的,因为在那些国家,见面时最起码得拥抱。 冷漠、排外对于挪威的青年人来说已经不是刻意为之的了,而是成为了性格的一部分。在学校里,年轻人的本性使每个班级都能融为一体,然而一旦有新的成员中途加入,便很难真正被集体接受。在学校里,每个人对我都很友好,但是我发现,老师和同学一般都不会主动来和我进行交流。如果我有什么问题,他们都会热情地回答我,但如果我不采取主动,很多时候就会陷入尴尬。记得刚到挪威时,我对挪威语还一窍不通,有一次上课铃响后,我发现教室里所有人都拿起书本往外走,转眼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抓起书包跟上他们,问了才知道,原来上节课老师已经通知过了:这节课换教室。我很纳闷,在国内如果学校里来了外国学生,同学们一定会用最大的热情,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适应这里的学习生活。而在挪威,如果我不主动向他们询问这该怎么做、那该怎么做,就会尝到“与世隔绝”的滋味。 正因为如此,挪威的教育便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和合作观念。记得我参加了一次班级组织的野营,两天的活动就是围绕着“团队精神”进行的。营地的每一个活动设施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完成每一项任务都需要队友的全力帮助。其中有一条似曾相识的“勇敢者的道路”,只是这里的独木桥和秋千都不是固定的,如果没有全队的通力合作,就不可能到达终点。 当然,时间长了,相处久了,彼此也多少会产生感情,在临别之际,班里的女孩子每人送了我一枝玫瑰花。 学会学习 作为一个学生,我在这一年里体验了挪威的教学方式,感受颇深。最值得一提的是“Prosjekt arbeid”(project work)。记得我第一次是在社会课上接触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的。老师给我们小组安排的课题是“Wai?pi印第安人”——这就是所谓“prosjekt”。那时我还不怎么懂挪威语,所以查资料、写报告之类的工作就都靠别人了,我的任务只是画一张南美洲印第安人聚居地的示意图——这我还是拿手的。全部工作完成之后,我们还要在课堂上展示我们的“成果”,我拿着别人替我写好的挪威语解说词“照本宣科”了一番,另两个男生还打扮成土著人的模样“现身说法”。 在我的印象中我做得最好的一次“prosjekt”是在英语课上。这次是自由选题,我的小组没多考虑就定了“上海和斯塔万格”这个课题。上海是我的家乡,斯塔万格是我在挪威居住的城市,我们决定对两个城市进行历史和文化的对比,从而体现东西方不同文化的特点。我们设计了一个情节:一群上海的中学生应邀来到斯塔万格,在当地中学和学生家庭参观访问。写报告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我们通过图书馆、档案馆和Internet搜集了许多关于两个城市的文字、图片和数据资料,再融入了我们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和分析,用英语写出了一份报告,然后在计算机上排版,配上插图和封面,再装订成册——这样任务才算完成,可以交给老师评分了。当然,报告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演讲、小品、电视短片和多媒体等。 “Prosjekt arbeid”之所以在挪威的教育中被广泛应用,我认为关键在于它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除了能学到许多课外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学习。 社会一瞥 挪威可能是世界上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挪威家庭一般都是“双职工”,“职业家庭妇女”很少见,在家里丈夫和妻子一起做家务——这在其他欧洲国家似乎不多。挪威的内阁成员中,妇女撑起了半边天。前首相布伦特兰女士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她现在担任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颇有威望。挪威的政要大多平易近人,无论是国王、首相还是党派领导人,在公众场合出现时都很随便,没有那种前呼后拥的排场。那天布伦特兰在书店签名售书,我用生硬的挪威语向她问候,她很友好的让我拍了一张照片。 这一年里,我一直觉得挪威的孩子比较任性,家长管得也不严。我的养父母有两个孩子,经常听到他们对大人“怒吼”。法律特别强调儿童应该拥有和成人平等的权利,如果家长动手打孩子,严重的可以被剥夺抚养权——也许这也是造成挪威的孩子“不羁”的原因之一吧。德国女孩Sabine说,挪威的父母对他们彻夜不归又屡教不改的孩子一点儿都没辙,要在德国,这样的孩子早就被爸妈关禁闭了。 挪威人很重视历史和文化,到处都有博物馆。我一直把博物馆当作我了解挪威的窗口之一,只有一次例外。这是卑尔根市中心的一家美术馆,听说里面常年展出一批中国文物,于是我慕名前往。一楼的大厅的进门处陈列着一些佛像,好像是唐朝的。再朝里走,展厅一隅的墙上赫然挂着“圆明园”三个大字。几座石墩静静地站在那里,上面摆着中文和挪文的介绍,大致是说圆明园曾经如何气势恢弘,这些文物艺术价值如何高之类的。和我一起去的一个比利时女孩很赞赏墙上的书法,可她不知道这三个字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二楼有一幅巨大的照片,是“把这些珍宝带回挪威”的一位将军在北京的留影。我不想回忆历史,却又感到心头被那石墩压着,好沉。 宜人的景色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挪威的美丽风光。挪威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可以称得上是楷模了,他们骄傲地认为,挪威有一条世界上最好的法律:每一寸未经耕种的土地,无论是国有的还是私有的,都必须向所有人无偿开放,这使得挪威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旅游胜地。 这里的美,美在不加任何修饰,美在静谧而广阔。 在挪威的西部,有一条沿着海岸而建的“Nordsj?veien(北海之路)”,离我“家”很近。我很喜欢这条小路,尤其是夏天的傍晚(这里夏天的太阳到夜里十一点才落山),我经常独自漫步在这夕阳下的小径上,耳际只有海浪轻轻拍打岸礁的声音。爬上路边的岩石,看见不远处的几栋木屋,外墙的红漆披着金色的余晖,射出迷人的光彩——屋子的主人想是已经休息了。时而有海鸥从海湾的对岸懒懒地滑翔过来,停在浅滩上。脚下的岩石显出斑驳的颜色,那些地衣和苔藓在冰川过后一定世世代代都快乐地生活在这里,从不被打扰。而我的思绪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飞越自我,一如天马行空,陶醉于自然之中…… 挪威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但决不能一辈子生活在那里。(文:远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