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引发了一场反恐怖战争,出生入死的美国大兵顿时成为传媒关注的焦点。然而,谁想到过这些美国军人背后的女人,有谁关注过她们的生活?和其他国家的军嫂一样,她们她既有火热的激情,也有沉着冷静的自制;既有难以忘怀的欢乐时光,也有不堪回首的离愁别恨……
■军嫂,光有温柔是不够的
军嫂,就意味着漫长的等待,在等待当中,她的温柔中就又增添了坚强。“在他离开一个月之后的一天,我收到了他发给我的电子邮件。”美国陆军第10山地师达利少校的妻子雷娜如是说。
达利曾经在过去的四个月里在阿富汗展开对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残余分子的搜索工作。“达利的邮件发得太及时了,你知道,当时,我和孩子的心情糟糕透了,因为当时只要想到那些在那里牺牲的军人,我就感到害怕和担心。”
“9.11事件以后,我怎么还能够报怨丈夫离开我而上前线呢?不管怎么说,他最终还是回来了。更何况,他是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更多的家庭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执行那么危险的任务,所以,怎么说,我也不能拉他的后腿。”诺福克海军上尉比尔的妻子海思说。比尔现在在大西洋舰队驻海外的两栖攻击舰——巴丹军舰上服役,而这是婚后他第一次被派往海外。
“你必须坚强起来,接受所发生的事情,面对现实。”海思说,“我想‘9.11’事件也向孩子们证明了他们的爸爸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性。”
■她们拉起手,形同姐妹
对于远离战争、独守空房的军嫂们来说,她们之间的友谊就像姐妹一样亲密无间。
在阿拉伯海服役9个月即将回归的海军陆战队上校军官安德鲁的妻子珍尼特说,军嫂之间经常是互相照顾的。“作为一名海军陆战队员的妻子,我知道他们随时都可能接到任务,”珍尼特说,“你不能只是顾影自怜,什么措施也不采取。你应当学会处理当丈夫不在身边时,怎样自己照顾自己。”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而在众多的网站当中,有一个温馨浪漫的爱情网站,那就是军嫂网站。在这个网站上,人们可以听到军嫂们讲述的关于自己的爱情故事。她们毫不掩饰地称她们心中的“他”是多么地体贴、多么地勇敢;“他”是她们的骄傲,也是她们心目中最可爱的人。其中有个军嫂,刚刚当上新娘,丈夫就被派往前线,这个才刚刚度过9小时蜜月的新娘早就盘算好了如何庆祝他的回归,还准备好了香槟酒,和他最爱吃的奥利奥奶油夹心巧克力饼干。
■嫁给军人就象嫁给军队
作为军人的妻子,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男人做的事情,她们却不得不自己去做。然而,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为了丈夫所从事的事业,她们从不吝啬对丈夫们的支持,她们是前线美国大兵最坚强的支柱。“我对他是百分之二百的支持,”雷娜说,“而且我们还向那些单身的小伙子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支持,让他们感到生活的温暖。”
“雷娜是个了不起的妻子,要知道,家里有那么多的事情需要她去处理,特别是家里的两个孩子也需要她带,她的确是很辛苦的,可是她却从来没有报怨过,也没有对我发脾气,让我分心,这就使我很放心,我也很感激她的宽广无私的胸怀。”达利不无内疚、而又骄傲地说。
60年代美国有一本畅销书是这么形容军嫂生活的:同军人结婚就意味着不只是同你的那个男人结婚,而是同整个的军队大家庭结婚,同军人的生活方式结婚;军队征召陆军、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同时也努力维持各个军人的家庭,因为,如果配偶心情不愉快,那么,军人就可能受到影响。
然而,当今的军嫂早已不同于过去的军嫂,她们不再只是依靠丈夫而生活的女人。她们是独立的新女性,她们当中的大部分都有工作。据美国军人家庭协会的统计数字表明,在当今的军人家庭当中,有七成以上的军人妻子从事各种社会劳动,而且,她们还大都是受到过高等教育的职业女性,她们认为那种依靠军人的生活是没有出息的,她们把自己看成军队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
“我和丈夫都能想到一块,”雷娜说,“家里的事情,他都很放心地让我去做,而他能够专心去执行分配给他的任务。”
■五角大楼重视军人家庭
家庭的稳定性对于军队的稳定是十分重要的。美国每年都要拿出很大一部分资金用于军人同家属的交流,例如,每半个月每个军人都可以通过电话与家人交谈上几个小时。
据美国防部的统计数字表明,美国约有130万名现役军人,而军人家属人数则高达200多万人;在已婚的55%的军人当中,有45%的军人都有孩子,而且这些孩子当中有几十万名在11岁以下。美国的军人驻地随时都有可能轮换,因此,每个军人家庭几乎每三年都要搬一次家,而文职军官轮换则更频繁一些,几乎每两年就要搬一次家。
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美国防部一直都在努力与军人家庭保持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以便军人能够更好、更有效地执行任务。美国各军种部都制定有自己详细的“家庭战备”计划,其目的就是,在军人部署或者执行危险任务时,确保军人家庭对军人的支持。
“这些都不是走形式,也不是搞花架子,玩花点子。国防部官员清楚地明白,军人家庭在保证命令顺利贯彻执行方面所起的作用。”一位国防部官员最近明确指出。
要想做到使军人家庭满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每个军人家庭都有自己实际的生活困难,而这正是导致军人家庭破裂的主要原因。有一个叫戴维的下士,由于经济拮据,只好把家安在一个距离基地30多公里的拖车内,与他的妻子和3个孩子过着流浪般的日子。面对这种情形,美国防部家庭政策办公室采取了一个全军种“整体规划”措施,以改善军人家庭的生活状况,即:征召,训练,部署和保持。家庭政策办公室决定对现有的计划政策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各种各样的措施,帮助军人家庭解决困难:基地指挥官可以创造任何条件与机会,可以采用任何可以使用的方法,解决婚姻、复杂配置、财政困难或者儿童的特殊需求等家庭问题。一位国防部分析人士指出:“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提高及保持军人的战备和快速反应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军嫂困难仍多多
军人生活方式对于婚姻及家庭来说都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实际的问题。美国陆军在海湾战争之后对曾经派遣军事人员部署海外的三个军事基地所做的一次调查表明,军人家庭的离婚率上升到56%;美国防部最近所做的一次调查表明,美军各军种在过去20年里,酗酒军人的人数不断增多,在接受调查的1.7万名现役军人当中,有六分之一的军人承认自己曾饮酒过量。
几乎美国各军种部门都向年轻的军人夫妇提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诸如如何理财、就业技巧、家庭维修及其他的一些防止出现家庭危机的方法。美国空军最近提交了一份长达80页的军队部署指南,以解决滞留军人家庭的实际问题,其中包括分离与重新相聚等详细条款;海军也提供一支“家庭团聚小队”,帮助海军官兵在与家人分离期间保持相互联系。
文职军官也许对作战军人复杂的经济问题并不理解,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作战军人有基本工资,还有各种住房及住房补贴、服装及各种生活补贴;如果他们执行危险任务,包括在飞行甲板上执勤、飞行、下潜、跳伞、潜水、海上执勤等,还可以享受特别津贴,这样的话,他们就会有足够的钱养家了。
但是,执行危险任务并不能收到大笔的津贴。如,根据国防部现在公布的数字,“执行即将到来的危险任务,或者遇到即将到来的敌对攻击”每月可以获得150美元的特殊津贴;而飞行员每月也不过多拿150-250美元的津贴。
对于收入最低的下士来说,在经济方面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2002年1月,每名下士每月可以拿到1022.7美元的基本工资,再加上每月241.6美元的生活津贴和429.6美元的住房补贴,他的收入也就这么多了,即使你带有家属也不过如此,所以,对他来说,生活是艰难的。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国会去年通过了一项决议,根据这项决议,将有一部分资金用来解决军人家庭面临的问题。例如,驻海外军人将得到更高的工资,住房补贴及搬迁费用都将得到增加,提高妇女医疗保健,为军人配偶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就业机会,并向地方学校追加3000万美元的投资,为军人的孩子提供入学的机会。
“军人家庭问题非常突出,而且永远有解决不完的问题。”国家军人家庭协会负责人坎南说。她为现役及后备役部队军人提出了更基本、具体的社会解决方案;她还为军人提出了解决孩子在学校方面的问题:“军人子弟学校更加需要关心这些孩子,满足他们一些敏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