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试卷上画大娃娃要紧吗?”
考试大楼外的空地上,那边厢,篮球场上生龙活虎;这边厢,一群考G的人却有点“死气沉沉”:大多数人捧着复习材料在“抱佛脚”,还听见有人埋怨“苏格拉底”的名字怎么拼得这么怪。也有“另类”的考生:一个高一就考出托福637 分的高中生,报了机考又放弃,特意来参加笔考测“真金”;还有男友为女友助阵的:“给她壮胆,她考我也考……”
过了几分钟,考生陆续进考试大楼……突然,大家夹道行注目礼,原来是监考老师来了,右手抱着久违了的大包考卷,左手还拎着个“弹眼落睛”的大钟——提醒考试时间用的。一个学生开了个蹩脚玩笑“自我减压”:“在试卷上画个大娃娃要不要紧啊?”
8:15,考生一字排开,准备进考场。只见老师把着门,一边查准考证,一边报出考号——好让里面的老师指引座位。大概看得太仔细,老师隔一会儿就揉几下眼——第一次笔考,可马虎不得!排在后面的考生连大气都不敢喘,只是突然报到一个考生叫“戈玲”的,队伍里才发出一阵轻松的笑声。
“中国考生老‘精’的!”
8:30正式开考,记者被客客气气地请到大楼门口。干脆和那里一位工作人员聊天——问才知,这位老伯已经在这里工作了20年!“80年代初,才20多个人来这里考 GRE ,稀奇啊!取消笔考前,已经‘涨’到每年五六百人,不过这次——”他指指门口的考场安排表,一看,总共也才200 多个考生,这才想起,刚才那个40人的考场,靠窗一排全部空着,竟然还“临阵脱逃”了10个!
聊着聊着,老伯就开始“揭秘”:“考卷什么的,都是今天早上监考刚刚取到就直送考场——没来的考生,考卷上的封口绝对不能弄破——外国人最怕泄密了……中国考生老‘精’的,以前笔考,有人喜欢先在试卷上填答案,再抄到答题卡上,还没抄完,已经到时间——结果和老师争起来。后来ETS派人来调查了,说是有人写信反映:你们这里监考态度不好。”
正说着,突然走过来一个小伙子,张口就问:“考GRE是在这里吧?”本以为他是个睡过头的“马大哈”,谁知他语出惊人:“我明年考,想来感受一下气氛——会不会报不到名啊?”等他走了,老伯又“点评”道:“这些考生都太紧张了,那次填报名表,有人把生日填成了当天的日期,还有人连自己叫什么名字都忘记了,照着样表就填了‘李四’!”
10:30左右,趁考试中惟一的一次10分钟休息时间,记者溜到考场门口,瞄见不少考生大嚼巧克力,然后喝各种颜色的液体;也有人出来“望风”;上完厕所,甩着手又赶回考场;还有人吹了两声口哨,却又戛然而止。回到大楼门口,老伯笑笑:“现在好多了,以前笔考休息还可以出大楼,就看见很多人围在外面查词典———靠这能捞到多少分?有啥意思啊……”
“ Game is over !”
过了12:00,大楼外又有了点人气,都是来等考生出场的。还有一个GG捧着一大束鲜花,抢占有利地形,等待女友的出现……
12:30,4楼的一个考场“呼啦”一下出来好几个人——考完了!冲在最前面的两个人,一个对着走廊尽头的那个她喊:“累死了……”一个往厕所方向赶:“憋死了……”
接下来是一阵沉寂。每个考场的考试进度由主考老师掌握,其他的考场还没动静。好不容易捱过12:40,剩下的考场终于全面“解放”:刚出来的人十有八九耷拉着脸,目光“呆滞”———毕竟刚刚经历了一场4小时的“持久战”!然后又开始寻找“慰藉”:要么掏出手机闷头发短信,要么冲出场外找熟人来一个拥抱——连互相打招呼都带了“洋味”:“ Congratulations!”“My God ! Game is over !”
“捉”了几个人问对笔考的感觉,结果都说“没感觉”,还有人反问:“平时练习我都用笔的呀——你倒说说‘机考’是什么感觉?”又问一个戴眼镜的男生都考了些什么,谁知他猛拍脑门:“脑子缺氧了……”好不容易问到几个还算“清醒”的,回答也有点出人意料。“作文最简单了,都是从 ETS 公开的题库里抽的呀——那个‘牡蛎’!”“数学倒比平时练习难,不过,最难也就考个整除……”
不忍心再谈考G的话题,于是“换频道”:“现在最想干什么?”答案五花八门:“打游戏!”“剪头发!”“钓龙虾!”更多的人“什么也不想干”。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作皮球泄气状,脑袋一歪,有气无力地挤出一个字:“困……”
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