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少外国人非法滞留在韩国,韩国政府对外国人的入境处理得比较谨慎。他们把入境签证分成诸多种类,按时间可分成:短期签证(90天以下)、长期签证(90天以上)等。按入境事由可分成:公务、短期商务活动、旅游、探亲、访友、参加非专业性的会议等。 应韩国韩贝公司的邀请,我应邀去韩国考察市场并享受一下"世界杯"盛况和其间的韩国风情。然而随着中国出入境管理机制的改革,原先持有的"因公普通护照"已发挥不了效用。按照规定,我必须申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即常说的因私护照)。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签证了。 怀揣着对"世界杯"的向往,和肩负韩中两家公司长期精诚合作的重任,我必须获得签证。 因公签证的手续虽然烦琐,但我个人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只是公司的同事忙着向组织部申请,向外经委申报等等。而如今,当我的材料被递进领事馆签证处时,却被告知:必须本人申请,而且须提交韩法务部出具的邀请函公证书。眼看着"世界杯"开幕在即,我心急如焚。 等到外方将公证书万般火急地速递过来,领事馆的签证小姐认真地翻看每一封材料:邀请函、公证书、韩公司的企业登记证明(营业执照)、在职证明、中方营业执照、贸易往来记录、护照、照片、申请表,一一点名过卯之后,通知我去交费,并告知5个工作日后取证。 "5个工作日后"犹如一张入场券,一时间,我好像坐上了足球场的看台。出了国贸中心,加大油门,顷刻之间,驶出虹桥开发区。上海,远远的落在我的车后…… 就在材料递进去的第二天,我被通知去面试。如此繁杂,我顿时感到一种气愤,然而,转念一想三年前去韩国的情形,感慨油然而生。当时在一个韩国农场,我说学过韩国语和了解韩国文化时,那位金老先生感到很诧异。在他看来,向来是他们韩国人向汉族人学来很多东西,竟有汉族人向他们学语言…… 5月的上海,如果不下雨,就让人感到有点燥热。经历过很多场合的我,丝毫无所惧地走进领事馆,就存一个念"fate"。 我面对着签证官,右手边是一个翻译。由于"世界杯"对韩国的重要性,于是问题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详细。 第一个问题竟然是:你的家乡到上海有多远? 真是莫名其妙,要不是我做外贸业务,跑遍了沿海大部分城市,还真让人不知所云。 第二个问题是:你对世界杯了解多少? 这个问题我早已料到。由于我的入境理由是商务活动,我想,不应该谈这方面太多的话题。于是,我说:"一点点,不过,我是一个商人,更关心的是我公司的利益……" 最后一个问题是:韩国邀请公司的电话号码是什么? 当我眨眼之间说出号码后,他认真地对照我在申请表上填的内容,随即拨通韩方的电话。片刻之间,一阵咕噜之后。他的身体微微向后一仰,叹了一口气,说:明天下午四点钟取护照。 长长的我也叹了一口气,感到一种轻松,说了声谢谢之后,我走出了国贸中心,外面下着细细的小雨。我呼吸到一种舒心的空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