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新西兰梅西大学校长 △记者:听说您将辞去新西兰梅西大学副校长一职,到江西出任网大国际学院院长。作为一个德国人、新西兰政府的经济顾问,您作出这种选择有什么样的考虑? ■克雷莫:1982年起,我先后在同济大学、澳门大学、中欧工商管理学院工作,1992年起在新西兰梅西大学任教。可是我对中国的关注没有停止,我个人非常愿意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尽绵薄之力。 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还有沿海许多地区,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可我常想,如果中国能将重点向内地转移,那将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两年前,我有机会接触到了网大公司和东华理工学院的领导人,我发现他们是一群具有现代意识与理念的年轻人。我感觉,我们在一起能做出一些成绩。 △记者:中国学生赴海外留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克雷莫:国际化的教育,并不意味着改变体制,而是知识的扩大化,是借用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先进知识,丰富本国、本校的教育内容,使学生的技能与国际接轨。中国教育有两个明显不足。一是教育资源不足,供不应求,特别是好的学校。二是教育体制还不能为国际化教育的进入提供方便,至少不顺畅。这种状况可能会持续相当长时间。 从经济学角度看,送学生出国留学,是“出口教育”,其成本很高。中国政府和许多家庭都得付出高昂的代价。如果中国能提高国际化的教育水平,建立自己的国际化教育基地,改变接受国际化教育只能依赖“出口”的状况,高昂的成本就可望降下来。 国际化教育最重要的是以学生为核心 △记者:您认为中国怎样才能提高国际化教育水平呢? ■克雷莫:中国政府已作出明智选择,提高名牌大学的能力,使它们能快速进入世界大学的先进行列,这是长期的方针。同时,各地政府还应该给一些大学更灵活的办学自主权,让他们有权自主进行国际合作办学。 △记者:这种国际合作办学,在许多高校已经开展了。 ■克雷莫:是的,中国的联合办学很多。但是,据我所知,它们大都是短期项目。真正要使国际化的教育在中国扎根,重要的是创造一种环境,选择那些有热情、愿为中国工作、踏踏实实的外国教师,让他们真正融入中国。 现在,中国的一些国际合作办学,引进了国外课程,而教育方式并没有改变,大都是填鸭方式。推进国际化的教育,教学方式也要改一改,要允许灵活多样。从管理者的角度看,要注重教育的质量,而不要太注意教育的过程。只要结果好,应该允许过程的多样性。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感受最重要。一所大学,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是学生,一切工作都应从学生角度出发,而不是领导的角度出发。 邀请国际的知名人士与知名学校合作也很重要,这有助于创造长期的合作模式与体系。关键在于找到有效的方法,留住优秀人才。 国际化教育不等于照搬国外的东西 △记者:国际化的教育或教育国际化,如何做到既保持自己的优良传统,又学习接纳他人的长处? ■克雷莫:这个问题很复杂。中国教育有许多长处,值得国外学习和借鉴。引进国际化不等于把已有的好传统统统扔掉,完全去照搬国外的东西;也不能把两者捏在一起,取一个“中间值”。如果是这样,可能两方面都不会认可。 我认为,国际化的教育不是创造西方化的中国。在国际化的学校里,应该保留中国的教学内容,同时又大量增加国际化的东西,这才能体现国际化教育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