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洋打工”到创业,创立万联
安博(Anders Johnson),是一个喜欢过有挑战性生活的瑞典人。1995年,毕业于瑞典隆德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安博(Anders Johnson)放弃了在国内平静安逸的生活,只身一人来到北京,为瑞典商业协会工作,开始了他的中国生活。从“洋打工”到自身创业,在十年的时间里,安博在中国拥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由他一手创办的万联教育机构已经成为一家在全球范围内提供语言培训的专业机构。
谈起万联的创立,源于安博和朋友的一场闲聊。当时有很多来中国的外国人对于学习汉语都有非常强烈的需求,朋友提出如果有一个专门教外国人说汉语的机构该多好,这样可以令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融入中国的生活。朋友的话使安博灵光一闪,就是这场谈话,引发了安博开办一个语言学校的想法。1997年,经过精心筹备的万联终于成立了,公司的主要定位是对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外国员工和来自国外的留学生提供中文学习服务。现在万联在欧洲、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共有17个分校,仅在中国,从万联毕业的外国学生就已达几千名,万联在学汉语的外国人圈里已经是非常的有名气。
机会总是垂青于勇于尝试的人。在把给外国人培训汉语的培训中心做起来后,安博又开始琢磨起教中国人学英语的事情。经过十年的发展,万联已经拥有了成千上万的来自欧美国家的学生,这些学生中大部分的母语都是英语,安博认识到这对于万联来说,是很宝贵的资源。因为这些资源,安博又萌生了把学英语的中国学生和学汉语的外国学生拼凑在一起,让他们互相学习交流的想法。于是在建外SOHU硝烟弥漫的CBD英语城里又迎来了一个“新鲜”的英语培训机构---瑞来。“瑞来的理念就是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鲜活的英语”。安博如是解释瑞来的理念。而瑞来的这种学习英语的新鲜模式如今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学生参与其中,“任何一家公司,如果你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有好的产品,创新的产品,对顾客有用的产品。但是不能急于求成,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瑞来的建立是和万联发展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资源有莫大关系的”。安博这次有计划的尝试使万联实现了另一个华丽的转身,从此,万联又多了一片发展的新天地。
在中国,必须遵守每一个规则
在来中国之前,安博在瑞典国内就已经有了两次自身创业的经历。而中国的创业经历让他感受更深。
很多在中国创业的“洋老板”都会抱怨在中国办营业执照是件很麻烦的事情。他们在自己国家创业可能会是件非常容易的事:只要在网上填写电子表格形式的营业执照申请单,写上自己的电子签名,然后就等着政府部门把营业执照寄到家里。而在中国他们得手里握着厚厚的一摞文件,去相关部门挨个排长队,跑上两个月才能办完这些事。更头疼的是还有朝令夕改的规章制度。而且对于在中国办企业的外国人来说,也许还要面对着比一般审批更严格的审查。这种转变使一些在中国创业的外国人感到很苦恼。
对于这个被很多“洋老板”所抱怨的问题,安博却有不同的看法。“创业当然不容易,每一个国家都会有制度和规则来限制你。”安博坚持认为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遵守规则很重要。在异国创办自己的企业的确很难。但他认为,只要遵守每一个国家的法律和规则做事就会相对容易,“遵守中国的规则不见得就比别处更难。有人告诉我说,你有那么多的事要做,你没必要遵守有些规则。但我觉得最好是遵守每一件事。因为那经常会让你在未来有一个很好的立足之地。”
“开始的时候总是会比较难,但关键是你怎样看待困难.如果把困难当成挑战,去享受挑战的过程。它就会成为你成长中一段宝贵的经历”。
提倡开放的企业文化
能够在中国取得成功的企业家都是很能坚持自己想法的人。安博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虽然是在中国,但是安博还是倾向于原来在瑞典企业那种开放的企业文化氛围。对此,安博的同事深有体会。“就拿向他请示工作来说。如果以中国人的思维出发,也就是上司告诉下属怎么做就完了,而安博则会反问你会怎么做,要你自己做出一个可行计划,然后再让你去实行这个计划。”安博的这种开放式文化使得公司的职员都能尽量发挥自己的潜能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实现个人的价值。
我喜欢中国,我会一直呆在这里
一转眼,安博到中国已经有十年了,从“洋打工”到“洋老板”,从当初只身一人到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安博笑言他实现了“家庭和事业的双丰收”。
“来中国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里我找寻到了自己新的事业,成了一个幸福的丈夫和父亲。还有令人愉快的美食,比如说宫保鸡丁”,安博风趣地说着,幸福之情溢于言表。“我的孩子们如果回到瑞典呆几天就会闹着要回北京,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中国,我们会一直呆在这里”。
对于安博而言,也许从创立万联的那一刻起,中国对他而言就已不再是一个匆匆而过的工作场所,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奋斗的地方。而也许从他最初遇到现在的妻子那一刻,中国就更成了他不可能割舍的地方。
作者:周周
(责任编辑:出国频道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