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2月8日国内IT霸主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的代价,将世界知名的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纳入囊中,中国企业2004年海外扩张的大幕在全世界的注目下缓缓地落下。联想只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先行队伍中众多成员中的一支。据著名研究机构汤姆逊金融公司今年初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这支先行队伍业已初具规模:去年海外并购的数量已经达到了2141宗,居亚太区首位,总额达245.4亿美元。而截至2003年底,中国累积的海外投资总额为334亿美元。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是什么样的力量在背后推动着中国企业海外进军的浪潮?企业咨询管理公司罗兰贝格对50家中国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90%的中方企业已经开始或计划进行海外扩张,而当中有56%的企业表示其目的就是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在美国《新闻周刊》采访罗兰贝格亚洲区总裁冯凯乐时,他分析说:“中国的产业和企业有一个比较典型的周期性,就是当某个企业以‘新的技术和低廉的成本’在某个领域获得成功之后,就会有很多公司来投资这个领域,然后这个产业的生产规模很快就会大于市场的需求,从而出现产能过盛,这之后的一个自然而然的步骤就是向海外扩张。中国的电视、空调、冰箱这些家电行业,都已经走过了这个周期。那么接下来就是汽车行业,很快你就能够看到。”专家指出:海外的市场驱动仅仅是动力之一,绕过国际贸易壁垒(如TCL收购法国的汤姆逊)、控制包括知识产权、专利核心技术等在内的上游资源(如盛大收购韩国的Actoz)等原因也是中国企业要加速向海外扩张的源动力。
然而,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向海外扩张的过程中无疑会遇到两个致命的“瓶颈”:文化整合与人才匮乏。
瓶颈一: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超出CEO们的估计。“我们对不同背景下的文化整合的难度估计不够,”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言勇曾公开表示:“合资公司在经历了三个月的正式运营之后,我们发现遇到的挑战和困难要远远超过预想。”从管理的层面上讲,文化的差异会导致中外工作人员无法实现真正的交流、对公司各种制度无法理解而导致执行困难、新公司的战略计划也因难以被认同而无法实施等等。从市场的角度上讲,面对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群体,以往国内的成功经验不可能通过简单的嫁接就直接加以应用。 因此,如何协调好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巨大文化差异,如何让海外企业的员工们接受新的企业文化并能充分地调动起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如何真正把握住众多的市场环节各种要素,成为制约中国海外企业的发展一个瓶颈。
瓶颈二:缺乏全面型复合型的人才。包括在美国达拉斯、印度班加罗尔、瑞典斯德尔摩、俄罗斯莫斯科等地,华为已经在全球建立了30多个分支机构,产品也已进入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将其主打产品“爱国者”系列推向全球,华旗资讯也在新加坡、英国和德国等国设立了分公司……中国企业海外扩展的步伐由此可见一斑,然而众多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却正在为招不到可以派驻国外的“复合型”人才而苦恼。企业的国际扩张需要懂语言、有相关工作经验,熟悉国际运做的综合性人才,但是国内能找到的大多只是有外语专长或是只有国内的销售经验,普遍缺乏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的综合实践经验和法律文化背景。这种状况造成了中国企业在海外扩张中前进中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怎么才能解决这些企业所遇到的困境?仔细分析产生瓶颈的原因,不难找出答案---究其根本还是人的因素。然而,大多数人没有注意到高素质的中国海外移民群体就同时拥有以上几种基本质素:1、移民拥有多年的海外生活经验,也已逐渐融入海外的生活,能充分理解海外文化,可以在企业内起到连接作用。2、技术移民的群体本身就是高素质的专业群体。同时,他们不仅仅对中国企业的运作有着深刻的了解,国外的工作经验也使他们拥有了国外企业运作、贸易惯例、金融体制等各个领域的实践经验。因此,随着中国移民人数的逐步上升,瓶颈问题会随之解决。相应地,中国企业海外军团的增加,对技术移民以及移民的第二代也意味着会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好的发展平台。因此,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的大趋势对移民的发展前景会产生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影响。
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地位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外公司也会进入到中国发展,届时,他们也会遇到象今天的中国企业所面临的这两个瓶颈问题。解决的办法是什么?恐怕他们也一样需要中国移民或者他们后代的帮助。因此,瑞士全球战略经济研究所的J.C博士这样说到:“不得不意识到,在未来的全球一体化经济体系中,现在这些中国移民的第二代将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主角。”
来源:[嘉美国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Email:canmay@canmay.com
网址:www.canmay.com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中国企业”,共找到
82,653,603
个相关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