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Sohu首页 >> 出国频道 >> 留学专区 >> 留学看点
海归怀揣洋文凭求职屡碰壁
2003年12月26日09:34  作者: 邵宁  新民晚报

  洋文凭求职有点“烦”

  在澳洲留学7年获得MBA文凭的小孙最近回上海了,

  他去猎头公司、人才市场、招聘网多方求职,却屡屡碰壁,只能在家待业。看到昔日的中学同学一个个事业有成,他无奈地感叹:原以为自己是一只抢手的“海龟”,没想到却成了一条没人要的“海带”。

  最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海归”成“海带”的现象在沪上并不鲜见。伟业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今年以来已接到了300多份“海归”求职申请,其中约有一半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位。外地还出现了“海归硕士百封求职信石沉大海”的新闻。

  “海龟”库存成“海带”

  “海归”何以成“海带”?首先是因为“海归”不再“物以稀为贵”。上世纪90年代,“海归派”身价很高,国企、外企、民企纷纷以聘到一名“海归”为荣。而现在,出国留学越来越平常。到目前为止,已有13万人学成归国,而且归国人数每年都在不断增长。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归国潮中,许多留学人员发现,“海归”的名片并不能让他们成为招聘市场中的抢手人才。

  “海龟”不如“土鳖”实惠

  一些“海归”对自己的定位不准,对薪资待遇的期望值太高,开口就要月薪8000元、10000元。而现在许多单位更注重实际工作能力,给“海归”的起薪不过3000元左右。另外,国内高校培养的高质量人才也越来越多,许多优秀学生不需要出国就可以拿到国际上认可的资格证书。很多进军中国的国外公司也都加快了人才本地化的进程,面对缺少工作经验而要价颇高的“海归”,宁愿选择有经验的“土鳖”。

  此外,本身素质参差不齐也是海归派求职不顺的一个原因。

  “镀金”“真金”受检验

  其实,部分“海归”变“海带”也是一件好事。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上海集聚人才高地的战略已初见成效,“海归派”多了,市场选择余地大了。同时,也说明国内企业更为务实,“重能力不重背景”,不再以拥有多少“海归”数量往脸上贴金。而对于留学归来的人们,是“镀金”还是“真金”已经到了接受严格检验的时候。“海归”们应该重新估计自己的价值,在市场中寻找合适的定位。

  

 
我来说两句 去相关俱乐部 发短信息
相关连接
  • 预警:慎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12/25 10:22)
  • “海归热”在法升温 回国人数大增(12/25 10:19)
  • 华裔博士澳洲加油站遇害(12/25 03:46)
  • 新西兰出台新措施保护教育出口(12/24 15:04)
  • 英语培训2004年要变脸(12/24 14:56)
  • 英语和法语,较量几百年(12/24 14:55)
  • 中国官员“留学”海外学什么(12/24 09:32)
  • 88名中国人受骗塞班:学生讲述真相(12/23 15:35)
  • 出国留学:银行不是“终点站”(12/23 11:10)
  •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搜狐搜索
    关键字: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上海华申
    双城世达
    第一时间
    ·《第一时间》免费征订
    ·出国·事业大型专访活动
    世纪伯乐留学






    搜狐商城
    英语听说攻略MP3
    新概念英语(新版)
    美国之音特别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