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热:事出有因
正准备参加今年IB(国际文凭)考试的高三学生邓熙媛告诉记者,参加国际文凭考试,学生们往往要放弃学习国内的高中课程,而直接改学IB课程。虽然与国内高中课程一样需要花三年时间,但在课程设置上却与国内课程完全不同,更注重对学生扩展知识能力、创造性思维与社交能力的考察。“参加国际文凭课程学习的学生,大多数都是铁了心要出国念大学的。因为课程不同,所以如果不能考上国外的大学,也同样无法进入中国的大学学习。”
“其实,现在北京也有不少高中毕业生是通过中介到国外念大学,但由于语言问题,他们往往要先在国外念一年预科,无形中耽误了一年时间。之后万一不能通过语言考试,还可能被外国大学拒收。而通过了国际文凭考试,我们的英语水平就等于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这可是我们出国的王牌。”小邓说,希望直接进入国外大学学习是学生们甘愿冒一定风险选择IB课程的原始目的。
IB校:风头渐起
负责IBO(国际文凭组织)亚太地区中国和蒙古事务的王虹女士告诉记者,由于目前国际文凭已得到哈佛、牛津、剑桥等1100余所大学认可,IB文凭持有者可直接进入这些大学学习深造。因此,不少想出国留学的学生已将其当成了通往世界名校的“通行证”。但目前在中国,仅有北京、香港、郑州等地有少量IBO成员学校。
记者了解到,由于IB项目能够吸引大量生源,因此北京汇佳学校、55中等学校都已开设IB班,专门聘请国内外名师教授IB课程。汇佳学校校长王家骏说,目前在该校学习IB课程的学生已不再仅限于北京地区,不少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都从上海、广州等地专程送孩子到该校学习。
IB路:可行,但要小心走好
对于风头正盛的“国际文凭”课程,职业咨询专家认为,IB来到中国学生身边,只不过把许多准备出国读大学的孩子接受西方教育的时间,从18岁提前到了15岁,这是一种不出国的留学。与出国读高中相比,IB在学习费用、文化冲击、亲情损失这些方面所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因此不失为一个可行的选择。
著名教育理论家钟启泉先生认为,由于学生可以根据本国、本校的实际情况在语言、人文、实验科学等6类课程中自选课程,根据自身条件、兴趣选择所学课程的等级标准,并与将要选择的大学专业课程相结合,因此不失为小留学生们跨出国门的理想方式。但钟先生提醒准备学习IB课程的学生,一定要事先考虑好自己是否具备过硬的英语语言基础,一旦语言能力无法过关,可能会荒废三年最佳学习时光。总之,IB之路可行,但要小心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