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哈佛女孩刘亦婷》涉嫌造假的质问与怀疑,该书作者张欣武、刘卫华昨日特意致电本网,对于有关媒体不负责任地称他们在《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中文图书上“涉嫌造假”的说法,给予了严正声明。他们认为,所谓造假一说,纯属诬蔑,是毫无根据的不实之辞。
《哈佛女孩刘亦婷》被指涉嫌造假
(“哈佛女孩”刘亦婷)
3月8日,作为《哈佛女孩刘亦婷》作者之一的张欣武在接受本网记者的专访时说,刘亦婷的妈妈刘卫华(该书的另一作者)在怀孕期间偶然得到一本从日文翻译过来的叫《早期教育和天才》的书,这本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介绍了19世纪初德国“神童”卡尔·威特的培养过程,原著作者是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而木村久一在写作此书时则参照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的主要内容。
刘卫华按照培养卡尔·威特的方法对刘亦婷进行了早期教育。后来,刘亦婷被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
为了与中国父母分享他们的育儿心得,张欣武和刘卫华合作写了这本书,叫《哈佛女孩刘亦婷》,后来交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该书一面世便受到读者欢迎。截止2002年底,该书的发行量高达150多万册。因此,卡尔·威特在中国也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成了早期教育的代名词。一些书商从中很快嗅到商机,接连出版一大批跟风的书,如《哈佛天才》、《哈佛才子》等。
“最后,连我们在书中提到过的教育方式也被抄进中文版《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张欣武说,后来这本书受到读者和媒体的揭露批评。最近,上海《外滩画报》干脆把矛头更直接地指向了《哈佛女孩刘亦婷》。
这篇题为《<哈佛女孩刘亦婷>涉嫌造假?》的报道称,张欣武所提及的《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在哈佛大学没有收藏孤本。那位记者在其网站查询系统输入“Carl Weter's Education Law”(卡尔·威特的教育)和“Carl Weter”(卡尔·威特),结果没有检索到任何资料。
该报道的逻辑是先否定哈佛大学存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接着就以中文版《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的“弓形虫”、“彩色气球”、“打针”等科学细节出现年代与书中描述卡尔·威特出生年代的差距,来否定卡尔·威特的存在,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所谓卡尔·威特式的一些教育方法,没有科学依据,不符合婴儿成长规律,甚至误人子弟”。该报道由此推断张欣武和刘卫华的著作也是造假,“哈佛女孩”刘亦婷从此背上“黑锅”。
卡尔·威特既有其人也有其著
关于“《哈佛女孩刘亦婷》涉嫌造假”的报道在上海《外滩画报》发表之后,立即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的目光纷纷转向了《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的由来。
“卡尔·威特确有其人。”刘卫华告诉本网记者,《卡尔·威特的教育》的英译本是美国学者布鲁斯作序、哈佛大学的斯拉夫语教授维纳翻译的,没有理由怀疑他们搞假。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陶行知、郑宗海和陈鹤琴都看过英文版《卡尔·威特的教育》。但中文版《卡尔·威特的教育》是伪造译著,主要是剽窃《早期教育和天才》。
刘卫华还给本网记者介绍了几种查询方法,即用英文雅虎搜索引擎可键入:Karl Witte, 1800或Karl Witte, Bruce或Karl Witte, 1800,1883等,均可查出很多有关卡尔·威特的资料。本月10号,本网记者根据刘卫华提供的关键词用英文雅虎查出了以下信息:
Selected Readings - ...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Bruce, Addington H., ed. The Education of Karl Witte [1800-1883] ... New York: Arno Press, 1975. ...
www.ncela.gwu.edu/ncbepubs/classics/preschool/selected.htm
翻译成中文,这条查询结果的主要内容为:H. 布鲁斯(序言作者),《卡尔·威特的教育》(书名)1800-1883(生卒年份)……纽约阿尔诺出版社,1975年。……
这条信息足以能够证明:《早期教育和天才》介绍的英文版《卡尔·威特的教育》和小卡尔·威特,确有其书其人,生卒年代也是吻合的。
揭批报道一边“打假”一边“造假”?
英文版《卡尔·维特的教育》确有其书,并多次由国外出版社再版。《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的作者张欣武、刘卫华向本网记者介绍,任何人只要在网上查阅The Education of Karl Witte这个书名,即可证实。他们从未推荐过伪造的中文书《卡尔·维特的教育》,伪造译著的问题应由假译者及假译著的出版社负责任。
他们说,在《哈佛女孩刘亦婷》出版近一年后,中文图书《卡尔·维特的教育》才出版,这本伪造的“译”作,根本不是上述英文原版的《卡尔·维特的教育》的翻译作品,而且还成段成段剽窃他们的书。京华出版社未经他们同意,就盗用他们的名义“推荐”该伪作,他们保留向侵权者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这些败笔究竟是职业道德问题,还是职业水平问题?”刘卫华女士还指出了《外滩画报》的另外两个与事实严重不符之处:①、明明伪造译著的问题应由出版社负责,《外滩画报》非要把文章做成《<哈佛女孩刘亦婷>涉嫌造假?》。②《哈佛女孩刘亦婷》推荐的是河北人民出版社的《早期教育和天才》,《外滩画报》非要说《哈佛女孩刘亦婷》推荐了京华出版社的伪造译著。
而更有意思的是,从张欣武和刘卫华转来的邮件中,本网记者发现,2月12日,他们在接受《外滩画报》记者许凯的电子邮件书面采访时,曾事先把英文版《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的英文名The Education of Karl Witte告知对方。但是,该报记者明知该书的正确英文名,却不在文中提及正确书名查询的结果,只提用错误书名Carl Weter搜索的结果,以此证明该英文著作并不存在,暗示是张欣武和刘卫华在“造假”。
本月10日,本网记者采访了《外滩画报》采写这篇报道的另一记者杨晓杰,她说,他们知道正确的查询方法,故意采用中文版的《卡尔·维特的教育》里所提到的错误的方法去查询,目的是为了揭露中文版的《卡尔·维特的教育》是伪造的译本。
“这种文章无异于一边支持扫黄打非,一边自己在卖淫嫖娼。”北京的一位新闻记者说,在《<哈佛女孩刘亦婷>涉嫌造假?》的报道中,不难看出,文章是分两个逻辑层次,第一个逻辑层次是拿着伪造的《卡尔·维特的教育》中文版中的错漏之处来证明该书是伪造的。第二个层次却是通过对假译本的否定来否定《卡尔·维特的教育》原著一书和卡尔·维特本人存在的真实性,由此来推断《哈佛女孩刘亦婷》作者也在造假。先以假打假,再以假打真,这实质上是一边打假一边造假。
刘亦婷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卡尔·威特的教育》中文版系伪造译著的事实,在读者中引起哗然。有人进而怀疑,哈佛女孩刘亦婷真的是按照卡尔·威特的教育方法培养出来吗?对此,刘卫华的解释说,刘亦婷0-3岁的教育是用《早期教育和天才》中介绍的方法进行的,其中包括了卡尔·威特的方式,并收到良好效果。这是个事实,以凭空猜想来否定这个事实是不负责任的。
她说,《哈佛女孩刘亦婷》记录的是对一个孩子的培养过程,当然是个案。同时,它又是有意识地根据人的成长规律来培养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成功个案。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过渡时期,这样的个案自然容易引人注目,因为它有人们感兴趣的新观念和新信息,而且传递的是正面社会价值。
刘卫华还强调,他们的目标是把孩子培养成“素质优秀、人格健全、有能力创建幸福生活的人”;他们的培养方法是“顺应天性,积极引导,个性化培养,自主发展”。她认为上述目标和培养方法也适合于每一个孩子。
自从《哈佛女孩刘亦婷》出版后,确有很多媒体自发地报道刘亦婷的成长故事和这本书,这说明当今的媒体也很重视读者对各种教育信息的需求。因此,在中国社会逐步走向多元化的过程中,多一点有特色的个案,多一些参照系,也就意味着多一些选择和自由。而人们对刘亦婷的评价又是如何呢?
“刘亦婷是个非常优秀的女孩。”曾经担任《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责任编辑、作家出版社的杨葵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刘亦婷现在哈佛大学就读大四,成绩非常好。
杨葵还说,他第一次见到刘亦婷时,才十几岁的刘亦婷思想的敏锐程度和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就表现出惊人的成熟。此后,在一些与读者见面活动中和刘亦婷每次从回国来与他的交往中,他发现刘亦婷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事先准备,做完之后就马上进行总结。
“她出生在普通家庭,也不是属于天资聪明的那种孩子,但是她母亲采用的一些早期教育方法的确是起了关键作用。这套教育方法对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杨葵说。
相关链结:“哈佛女孩”是怎样培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