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它源自秘鲁,横跨8个拉丁美洲国家,直奔大西洋。直至今日,人类仍然无法自然地置身于这片既是天堂也是地狱的土地。它流出的河水占全球河水总量的1/5。一天的流量相等于泰晤士河全年的流量;亚马孙河里的鱼超过2500种;丛林栖息的飞鸟超过4300种;共有15000种动物。 在这片茂密的丛林中,唯一可以跟它抗衡的人种只有印第安人。也有部分中国人生活在亚马孙河流域。前些时,香港亚洲电视台的摄制人员去那里,拍摄了几位中国同胞的生活。 帆布背后的中国老人 亚马孙河中心有一个岛屿玛瑙斯,是20世纪初世界闻名的富都。 61岁的郑敏求,35年前到达巴西的时候一无所有。今日仍然一无所有。他当初来巴西是观光旅行,在里约热内卢住下来,不知不觉便住了35年,当中有24年漂流在亚马孙河流域,尝尽苦头。香港只是郑敏求记忆的一部分,而巴西已成为他的家。现在,郑敏求与一个巴西家庭住在一起,他的房间,只是用一块蓝色帆布圈着,这亦是唯一属于他的财产。 他到巴西后做过薄荷叶厂工人,做过餐厅工人,亦开过小食店。在玛瑙斯20多年,都是做卖布生意。 他的布行生意有时有些微利,但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入不敷出,修修补补,竟然捱了20多年。 今日,玛瑙斯依然繁盛,电器铺成行成市,成衣店、鞋铺更是市场主导。如果说做生意是靠运气,那么郑敏求显然经常处于下风。 他感叹地说:“经过这么多年,总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老实讲,人生无厌足,现在当然仍未达到当初的理想,惟有继续慢慢做。” 1997年,郑敏求透过教会的介绍,在一间木厂做翻译。他每天早上4时半起床,走10多分钟路,再乘车一小时,7时半准时到公司。辛苦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证明自己的能力。 在这里工作的工人,平均月薪是200多巴西里拉,相当于1400港元,就算是在市区工作的人,平均收入也只有700多里拉,所以郑敏求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 郑敏求两岁的时候,父母在战争中去世,他从小寄人篱下,离开香港,不无原因。虽然他仍有两个姐姐在香港,35年来却没有回去过。对于两位姐姐,他只有遥远地向她们报平安。他已打算在这里终老。 他和亚马孙河一起走过的路 孙华杰,出生于中国山东,4岁随父母到台湾,24岁只身坐最后一班远洋轮到达巴西,多年来在亚马孙河居住,最深刻的莫过于在森林里的经历。 1987年,亚马孙河掀起寻金热,巴西约有4万人涌入亚马孙河,来自台湾的孙华杰在1993年亦加入掘金的行列。 金矿分有两种:一种是河金,要潜入河中掘取;另一种是山金,需要开山劈石掘取。孙华杰掘的是河金,需要的装备只是一艘船和几个入河的土人。他当时请了4个土人帮手,工资是掘出黄金的三成。每日起码要掘100千克的黄金才不会蚀钱。他做了3个月,船却坏了两个月,加上要不停地供应土人食物和必需品,尚未掘到金,他已经亏本。闪烁的黄金,对孙华杰来说只是幻想。 一次的失败,不等于永远的失败。31年来在亚马孙的日子,支持孙华杰坚持下去的是他爸爸的鼓励。他爸爸常跟他说:吃亏就是赚便宜。他起初不明白,但在社会工作久了,被别人骗了,他就会当是一种福气,都不去计较,他觉得天地间总有个安排。他自小就有出国创业的理想。9兄弟姊妹中他排行第7,而他是第一个出国创业的。 孙华杰拥有山东人坚强的性格,台湾人做事的本色,当年虽然不懂得煮饭菜,却有胆识开餐馆。他说,“20年前这里什么都没有,没有豆腐便自己做豆腐!” 现在,玛瑙斯市有几间中国饭店,他的饭店是最早开设和经营最长久的,他还自创中式自助午餐,每位约收70港元,极受当地人欢迎。 甘愿与土人同居的香港人 居住在亚马孙森林里面,人类要面对最大的危险并不是野兽、食人鱼,而是饥饿。冒险闯进亚马孙森林,只会换来大自然微妙的报复,唯一可以跟亚马孙森林依傍而生的只有印第安人。 在亚马孙森林居住的印第安人,由起初的200万人没落到现存大约20万人,住在森林里面的土人受巴西政府保护,外人不可接近。 土著人家的屋内往往一件家具也没有,他们睡觉的地方,是只有他们才能睡得惯的吊床。 在玛瑙斯市一个印第安贫民区,住了足足几千人,四周都是垃圾,生活环境亦相当挤迫,孩童裸着身、赤着脚乱跑。距离这个环境的不远处,住着一个香港人,他叫李树良。 李树良为什么会来到玛瑙斯呢?他说:“我来这里是因为爸爸一个在巴西的同学寄来一封信,世叔问我有没有兴趣来见识一下,当时年轻天不怕地不怕,一时冲动,便决定过来了。” 一时冲动,李树良付出的代价也不少,18年前的玛瑙斯,生活不仅原始,卫生环境亦很差。在亚马孙河区,已分类的蚊有218种。 李树良在一间台湾人开的进出口店铺打工。华人来到玛瑙斯多数都是开杂货铺的,李树良在这里工作七八年,主要是负责记账和收钱,工作时间非常长,每天早7时便开铺,直到晚上很晚才关铺。李树良的月薪是900巴西里拉,约6000港元。他在1980年到玛瑙斯,认识了一个年纪比他大两岁的姑娘。她是土人后裔,之后不到一年他们同居了,怀了儿子就结婚。 在这里生活虽然单调、清贫,街上没有24小时开放的便利店,假日没有卡拉OK可消遣,晚上更没有午夜场电影,别人眼中可能觉得无聊。不过,李树良却觉得自己生活得轻松自由,和几个巴西人相聚,喝啤酒吃烧肉便过一个星期日,天南地北又一天。 习惯了玛瑙斯生活方式的李树良,虽然曾经回过香港几次,但还是留在玛瑙斯。因为巴西政府规定外国人离开巴西超过两年,就会丧失居留权,所以李树良每次回香港居住,都不会超过一年半。 不管是天涯海角,抑或绝地蛮荒,中国人在他乡的日子,不一定要扬名立业,但必须过得无悔,这样路才可以走得更远,生活更有意义。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