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赴英留学急功近利只为挣钱乎?
| 2002-06-11 09:14:35 来源 : 环球时报 |
近年来,中国学生赴英国留学的热潮不断升温。“9·11”事件后,美国政府对留学生加强了签证限制,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纷纷转向英国。英国文化委员会日前公布的统计表明,目前中国已成为除欧盟国家以外的第二大外国学生来源国。 处处可见中国学生 根据英国鲁顿大学权威统计数字显示,几年前每年来英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只有3000人左右,2001年这个数字几乎翻了五六倍。从著名的牛津、剑桥大学到英国新兴的华威、莎瑞、鲁顿大学,甚至很多中学,中国留学生的身影无处不在。这充分反映了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崛起。这些中国学生,像一个个活体广告提醒英国人,中国开始有点像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了。当时,日本人蜂拥来英国学习,这几年随着日本经济的持续不景气,来英国的日本人明显减少了,消费能力也明显下降。居住在伦敦北部鲁顿市的英国居民深有感触地说:“中国人很有钱,看他们的学生穿得多时髦。” 不惜重金去留学 到英国最贵的女子贵族中学读书,大概每年的学费是2万多英镑,相当于一般英国公民的全年收入。原来在这些贵族中学里面,日本小学生最多,其次是富裕的中东国家。然而近几年,中国孩子的数量迅速超过了他们。最新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学生已高达1200人,比日本学生人数多出3倍!《泰唔士报》发表文章说:“日本已经衰落,中国才是一个新的传说。” 记者日前专门就此问题走访了英国鲁顿大学,其远东中心主任王海向记者介绍说,英国教育可谓全球闻名。例如,在全世界最著名的前10所大学中,只相当于美国一个州面积的英国就占4所。英国长期以来秉承严谨、求实、创新的教育宗旨,因此校园里总是充斥着浓郁的学术氛围,这一切始终令其他国家的学生向往。另外,英国社会风气严谨保守,中国的家长普遍认为,英国社会稳定、治安良好,孩子来英国能够培养他们的文明礼貌与道德素养。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不容易学坏,他们对孩子来英国学习感到比较放心。 大多选择金融专业 不过,王海也承认,在持续升温的留学热潮中,有不少隐忧值得重视。最突出的问题是,一些留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缺乏认真和严肃的考虑。英国大学的普遍看法是,中国学生和家长往往把未来能否“挣钱”与选择专业密切挂钩。这种急功近利的态度,是浮躁心理的一种反映。他说,不少留学生选择专业很单一,几乎清一色集中在金融、贸易、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上,而选择理工、法律、医学、生物、文科等专业的中国留学生寥寥无几。例如,2001年,选择英国排名第五的著名华威大学本科生物专业的中国留学生,只有一个人。在英国各大学中,凡是与金融相关的专业,中国学生人数几乎占到了一半。 作出这样的选择,学生家长负有相当的责任。例如,英国某大学有一位来自中国四川的留学生,其家长以停止提供学费相威胁,逼迫孩子选择自己毫无兴趣的专业。孩子很痛苦,学习起来非常吃力。英国人认为,中国留学生选择专业非常浮躁,有很强的“经济考虑”,钱字当头,对英国大学课程设置缺乏了解。 其实,根据《泰唔士报》报道,英国大学15个最主要专业中“工商管理硕士”收入最低,找工作也最难。因为,“工商管理”在英国是一个培养一般商业人员的专业。所以,一般英国公司都不喜欢接收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认为其专业性不够。 同时,中国留学生选择专业还有“赶时髦”的现象,相互攀比,想当然地认为某个专业“很有用”或者“没有用”。例如,前几年信息技术和因特网十分普及,许多人不顾一切地选择了这些“时髦”专业,但现在,不少人在就业时感到了被动。 寻找改变身份的渠道 由于在英国读硕士研究生只需要一年时间,而美国相同学历需要三年才能完成。因此,极少数中国留学生把在英国一年读硕士当成“改变身份”的渠道,这种实用主义的动机使他们在入学后很难全身心投入学习。甚至有少数中国女留学生一到英国,就与国内原来的配偶离婚,马上开始寻觅新的对象,一般都瞄准英国人。英国人风趣地说,“他们真佩服中国的一些女留学生,在读研究生的短短一年时间里,离婚、结婚、生孩子、拿学位,效率实在太高了!”这些人影响了绝大多数勤奋上进的中国留学生在英国人心目中的形象。 目前,大多数来英的中国留学生都是品学兼优的,受到了英国教育界的普遍好评。但是,留学生大潮中“贬值现象”也初露端倪。伦敦大学一位在中国考察过的英国教育专家说,一些留学生的素质其实远不如在中国国内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