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Sohu首页 >> 出国频道 >> 书籍连载 >> 哈佛新鲜人 >> 学习爱上法律
马不停蹄地工作
2004年6月22日12:05    

9月14日(星期日)

  工作,工作,马不停蹄地工作。

  整个周末都耗在法律技巧课的作业上。要赶紧完成,才能应付周间密集的功课。

  不行,我快崩溃了。怎么一点喘息的机会都没有?精神上,从来不曾如此疲累过。每天紧张兮兮的,全神贯注地应付书本与教授,就连跟同学的交谈都无法放松。到了周末,情况并没有好转;满脑子尽是功课,就连睡觉时也无法安心。仿佛锁在一间小房间,四周墙上写满了“法律”两个大字。

  没错,我喜欢如此,我真的喜欢。但无论如何勉励自己,情绪上的波动还是无法避免。读书当中,感觉好像爬得愈来愈高,欣喜地享受知识与人际网络带来的宽广视野与权力。可是,一想到明天要再见到佩里尼,心情马上跌入谷底。忐忑不安地拿起契约法的书,害怕明天万一被点到名,该怎么办?匆匆忙忙花了45分钟的时间研读个案,演练可能要讲的话。

  匆忙而辛苦地工作,根本无暇深刻反省。感觉好像在雕琢精致的象牙手工艺品,眼睛所见尽是细微的小环节,对整个真实的模样却不清楚。或许手中雕琢的正是自己的生命吧,盲目奋战,疲惫不堪,但究竟完成之后的结果如何,浑然不知。

  也许,渐渐上轨道之后,日子会好过一些。昨晚去参加法学院已婚学生联谊会的迎新餐宴,整晚的话题都环绕在法学院新鲜人刚开始的困境。一位二年级的学长语重心长地说:“这一辈子最难熬的时日,就是刚进法学院的头一周。”

  座位旁的女同学,立刻感慨地说:“阿门!”

  是呀,阿门!

  *** *** *** ***

  星期一时,奥布瑞在走廊上叫住我,问我有没有兴趣参加读书小组。迎新周活动中就遇到过奥布瑞,年近30,与我念过同一所学校。虽然他早了四届,我们还是有些共同的朋友,并且交谈起来相当投缘。城市风格,深色头发,长得一表人才;斯文的谈吐,以及浓厚的文化气息,使奥布瑞在60年代疯狂学潮当中,独树一格。

  “现在还没正式成立,”奥布瑞对我解释读书会的进展:“只是三五个人凑在一块,随便讨论讨论。”读书小组是新生学习过程中的另一个重心。通常由四到八人组成,定期聚会,讨论功课上的难题。进行方式并没有一定的规则,有的小组天马行空地交换意见,有的小组针对指定作业重点讨论,有的则分工整理课程摘要,以便共同准备考试之用。大多数老师都鼓励学生组织读书会。毕竟上课时间有限,不能让每个同学畅所欲言;多了个读书会的管道,更密集地讨论法律问题,对学习帮助很大。除了教育上的功能之外,读书小组还兼备集体治疗的效果,借着互动的过程,彼此倾诉内心的困惑,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会大大地消减。读书会的成员,是你充分信赖的对象,任何问题都可以搬到这儿讨论。

  学习咨询这玩意儿,对于自信满满的我,是想都没想过的;至于读书会,没来到法学院之前,也觉得多此一举。现在的我,成熟稳重,不需要小组的帮忙;况且,向来就是自个儿做自个儿的,早已习惯了。但是从第二周起,眼见读书小组如雨后春笋般迅速蔓延,再加上学长迈克和彼得都极力鼓吹,我也开始心动,于是对奥布瑞的提议大表欢迎。只是有两点需要沟通一下:第一,先前泰瑞就曾提到跟我讨论功课的事,因此希望还有空间让他也加入。第二,我不想增加整理功课的负担,因此不赞成许多读书会轮流指派成员摘要报告的作风。

  奥布瑞点头同意,于是午餐时,我们两人、泰瑞,以及其他七八个还不熟识的同学,聚在一块商量。大家似乎都语带保留,毕竟才开学第二周,要承诺长时间的付出,多少会有所顾忌。不管如何,读书会成立了。安排的聚会时间当中,有一场是排在佩里尼课前一小时,成员都显得颇为紧张,因为佩里尼至今仍保持紧迫逼人的质问态度,没有同学不担忧的。

  第二天首次在佩里尼课前聚会,竟然涌进一大批人,想必是成员招朋引伴的结果。长桌旁坐满了15或16人,奥布瑞大感头痛;而我则对同学只想讨论契约法,专心应付佩里尼的态度深不以为然。

  没多久,我们俩就找了些人脱队,另起炉灶。星期四下午,小组聚在哈克活动中心的交谊厅,讨论马恩指定的刑法作业。成员除了奥布瑞、泰瑞和我之外,还有三名男士。凯尔刚从哈佛大学部毕业,瘦瘦高高的,一头卷曲的金发。他是奥布瑞引介进来的,我先前并不认识。一本正经,讲话有点逢迎拍马,不过幽默感十足,反应敏捷,暑假在爱荷华州的律师事务所工读过,对民事诉讼方面的常识丰富。山帝前不久从麻省理工学院拿到工程学位,留着一嘴大胡子,作风慢条斯理,讲起话来平平板板,丝毫没有阴阳顿挫,但是直接爽快,绝不拐弯抹角。才短短几天,就已成为课堂发言的热门人物;对他而言,恐怕再小的问题都有思索分析的空间。山帝究竟是怎么进来小组的,我根本搞不清楚;不过见识到他精密推理的技巧,没有人不伸出双手欢迎的。

  最后一个是史帝芬,当天下午我才临时邀他参加的。个子矮矮壮壮,契约法课就坐在我后头,一直都想找机会多认识他一些,因为感觉上,我们似乎有很多的共通点。史帝芬拥有社会学的博士学位,跟我一样在大学教过好几年的书。他成长的芝加哥市,我和安娜都待过。

  

 
我来说两句 去相关俱乐部 发短信息
相关连接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搜狐搜索
关键字: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上海华申
双城世达
第一时间
·《第一时间》免费征订
·出国·事业大型专访活动
世纪伯乐留学






搜狐商城
英语听说攻略MP3
新概念英语(新版)
美国之音特别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