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外留学归国的人被称为“海归”。曾几何时,“海归”身价颇高,年薪动辄数十万,但如今,人们无论从实际生活还是媒体中得到的信息是,在一些地方“海归”昔日风光不在,不仅身价在跌,而且,不少“海归”“滞销”成为“海待”。一时间,“海归”又成为全社会一个关注的话题。 “海归”现象不禁使笔者想起了2001年曾在德国工作期间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位从西安来柏林留学的女孩,经人介绍找到笔者请求帮助。女孩当时18岁,在柏林已学了一年德语。来德国前,女孩已拿到了国内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在国内某中介机构的鼓动下,她居然舍弃了这一在国内上大学的机会,与数十名同龄高中毕业生一起来到德国留学。学生们后来发现上了当,根本无法像中介机构所说的那样注册上德国大学,无奈纷纷回国。但他们所在德国学校为了阻止他们回国,竟然向德国移民局发出要求,不要给这些中国学生发证明,因为只有移民局的证明才能解冻他们在德国银行所存的保证金。笔者于是带着女孩到学校和移民局交涉,也许是德方看到中国记者出面,移民局出了证明,女孩从银行取出钱后黯然回国。 类似西安女孩海外留学被骗的事例不胜枚举。而近年来留学潮滚滚向前的势头不可阻挡。这不免使笔者想到了当时问西安女孩一个也许是非常可笑的话题:为什么非要到海外留学呢?回答这个问题的理由很多,但大家想必都听说过这个经常被挂在嘴上的理由“镀层金嘛!”。诚然,我们鼓励大家出国留学,更鼓励大家学成归国为中国建设出力。但市场是无情的。当越来越多的“海归”回国时发现,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的竞争已异常激烈,是不是“海归”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4个字——真才实学。“海归”与人才并不能完全划等号,“海归”价值回归市场,只有那些真正学到了本事,有着丰富经验的“海归”才是真正的人才。 在2003年底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主席阐述了我国的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他强调,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他说,要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要建立以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拔任用机制。温家宝总理则指出,机遇难得,人才难得。不论资排辈,不任人唯亲,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不拘一格选拔和任用人才。 中国的人才强国战略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在“海归”问题上,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留学观。留学不是为了留学而留学,而是为了真才实学而留学,要心系国家的发展,把自己的创业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留学是一条好的出路,但不是唯一的出路,因为“海归”应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应分清是“留学归国人才”还是“留学归国人员”。人才证明其素质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人员不过说明其有过留学经历而已。只有当高素质与留学经历合二为一时,这才算是“留学归国人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归”,这样的“海归”就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上脱颖而出,而不会成为“海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