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 “网络公司的CEO,一定要有留洋背景的归国MBA担任,他的副手最好也是国外著名商学院的MBA……当然,还应有一个最重要的商业计划书,内容大都是如何用融来的钱擦亮牌子,然后到美国NASDAQ上市……” 这是一名大学生在2年前的日记中对当时北京一家典型的电子商务公司的描述。 曾几何时,伴随着“·COM”高潮在国内的兴起,挂着金字招牌的“海归”们曾一度炙手可热。而如今,笼罩在他们头上的光环正逐渐褪色,“海归”们面临着成为“海待”的尴尬。 在北京近期举办的一次留学人员招聘会上,中关村有家软件公司报出月薪2500元的条件居然引得“海归”硕士争相竞聘,这与以前几十万元年薪的行情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人才市场上“海归”求职趋难、身价贬值的现象十分明显。 调查显示,在过去的20年里,新中国有60万人留学海外,到目前为止,已有16万人学成归国。而且,近两年归国人员还在以每年40%的速度递增。如今,随着MBA的增加,不仅国内对洋文凭的认识逐渐趋于理性,而且越来越多的洋博士、硕士也必须得降下身段迎接国内日益增高的用人要求和不断降低的薪金标准。 在国外学习两年,学费、生活费至少也要花掉20万,可回国后月薪却挣两三千元,这样的投入产出比,让很多“海归”们心里产生了巨大落差。 “在北京中关村大街上大喊一声:‘我是海归!’看有几块板砖砸过来?你还以为当‘海归’有多吃香啊?”从英国读完硕士回来的小张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笑话。 新东方文化研究院院长徐小平认为,“海归”的大量涌入和各地对留学生归国创业的鼓励使创业的门槛降低,竞争更激烈了,自然就业成功率也会下降。当前“海归”求职难,是市场机制作用下的正常的回归。他分析指出,三大原因是造成当前留学生待业的主要原因: 一是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空白的“海归”。拥有比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开阔的国际视角是“海归”们独特的优势,但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都需要转化为实践的知识运用。泰来猎头公司负责人纪云介绍,无论是向企业推荐还是企业前来招聘的人才,有工作经验、特别是海外工作经历的“海归”都是首先考虑的人选。不少企业更愿意选择国内的高级人才,因为他们在薪酬上不会像“海归”那样动辄上万的开价。 二是混水摸鱼的“方鸿渐”。一些从国外“野鸡”大学甚至是短期培训班拿到一个洋文凭的人,很难说有什么真才实学,更别说能征服用人单位了。 三是浮躁的“淘金者”。一些“海归”人员没有在祖国扎根的思想准备,抱着回国内捞一把就走的心态,这样导致决策短期化。 近年来,中央、地方政府为鼓励留学生回国,出台了多种优惠政策,各地还争相创办各种为留学生服务的特区,土地、资金、税收等优惠政策竞相出台。虽然有众多优惠,但“海归”一旦工作不顺利,容易怨天尤人,抱怨国内环境不尽如人意,无人赏识他们的技术和理念,但从来没有对自己的心态做深刻反思。 南开大学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刘秀茹认为,水土不服也是造成“海待潮”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时间在国外学习、工作的“海归”,对中国的发展现状不熟悉,难以适应现实情况。在外国不讲人情,只讲规则,但国内是讲关系、凭人脉,留学生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适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归”人员迅速发挥出自己的才智。 “随着国内教育逐渐与国际接轨,可替代‘海归’的人才逐渐增多。同时,国内企业对‘海归’的认识日趋理性,更加看重真才实学,不再盲目追求洋文凭。” 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白春礼说,“‘海待潮’的出现并不奇怪,它实际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