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
快速扩张的国际学校:只是“看上去很美”?国际学校和国际班被中国父母视为让孩子避开残酷高考竞争的捷径。位于英国的国际学校咨询集团总经理尼古拉斯布鲁米特表示,最近12年,在中国大陆注册的国际学校急剧增多,从22所增长到338所,入校学生数量增长25倍,达到18.4万多人。这种趋势与中国中产阶层收入增加和强烈的愿望相吻合。 |
![]() |
||
|
|||
|
![]() |
部分国际学校要求学生持外国国籍一部分国际学校原本就是为解决在中国境内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子女教育问题而开设的,因此对于学生入学的首要门槛就是持有非中国国籍。正是这样一条最难的门槛,将许多学生和家长挡在了门外。随着国际教育市场的发展,严格奉行这一规定的国际学校逐渐减少,校门向中国籍学生打开。[详细] 英语水平和文化课成绩要求高目前,高中国际班要求学生必须通过中考并达到分数线,尤其是公办校的国际班,秉持择优录取的原则,从高中名校中选拔适合的新生,报考竞争激烈,因此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比普通高中更高。而因为高中课程需要与国际接轨,外教和英文授课对于学生的英文能力也是相当大的挑战。[详细] 天价学费动辄上十万以深圳某国际学校为例,近年学费从2011年的9.9万元/学年涨到了2013年的12.9万元/学年。每年十万上下甚至高达16万的学费在国际学校和国际班中十分常见,并且还在上涨。国际学校在中国针对的群体十分明确,中产阶级的家长们对于子女教育投资尤其大方,因而国际学校某种意义上也成为了变相的“贵族高中”。[详细] |
国际学校的爆发式增长,一方面带来的是泥沙俱下,各种质量堪忧资质不全的机构为敛财而开设所谓的“国际学校”,另一方面也是监管和政策方面的空缺,使得这个市场一直在“混战”中野蛮生长。 |
多年来,国际学校和国际班一直在政策管控的盲区里,靠吃着免费大餐快速生长。随着各地规章政策的相继出台,门槛逐渐收紧,浑水摸鱼的杂牌军毫无疑问将被驱逐,剩下的又该如何发展?[详细] |
各地区关于国际班及国际学校的相关规定 |
|
上海 |
普通高中试点国际课程班,课程方案、计划及其教材须经审查。公办普通高中国际课程班不得向学生额外收取费用,民办普通高中则按照成本由物价部门核定后向学生收取。普通高中国际课程班招生计划单列,实行自主招生,但学生须参加本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并达到相应的录取线,学籍则纳入本市普通高中学籍管理。
[详细]
|
广州 |
广州市教育局从未批准市内各公办高中开设国际班,但鼓励各校开设国际课程。今年6月,市教育局将出台官方的标准,规范“外国语学校”的办学,并由官方主导、举办“2+1”国际项目,全面推进国际项目合作与计划。 [详细]
|
重庆 |
市教委分别在课程教材、招生、学籍、外籍教师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包括普通高中国际班要实行“阳光招生”,每学年招生人数原则上控制在80人以内;就读期间,国际班学生原则上不应转入普通高中班。
按学期收费,不得跨学期预收或三年一次性预收。 [详细] |
黑龙江 |
必须在规定范围内确定招生标准和方式,坚决杜绝借机异地招生。凡违规招收的学生不得办理学籍注册。同时,不提倡国际班学生取得“双证书”,避免出现国外预科教育冲击国内高中正常教学、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现象。
[详细]
|
安徽 |
聘请的外教时间不少于一年;招收对象必须是设区的市辖区内的学生,不得跨市招生,不得借国际班招生之名招收择校生。其引进的境外课程、学校课程设置、需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国际班学生学籍与普通高中学生同等对待、统一管理。 [详细]
|
江苏 |
普通高中国际班每生每学期收费最高1万元,学历国际班应当按学期收费,不得跨学期预收。
[详细]
|
总策划:许晓书 专题策划/制作:唐瑭
出品:搜狐出国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